- 摘要
|
- 图/表
|
- 访问统计
|
- 参考文献
|
- 相似文献 [20]
|
- 引证文献
|
- 资源附件
|
- 文章评论
相似文献
- [1]李复雪.鹦鹉贝[J].动物学杂志,1959(5).
- [2]李健沧.鸡尾鹦鹉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志,1985,20(3).
- [3]尤仲杰.麻痹性贝毒[J].动物学杂志,1985,20(2).
- [4]羽然.鹦鹉胜利大逃亡[J].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1(9).
- [5]凡间.你斗不过非洲灰鹦鹉[J].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2019(1).
- [6]赵喜进.东北首次发现鹦鹉嘴龙[J].化石,1974(1).
- [7]蒋锦昌 徐慕玲.虎皮鹦鹉声行为的研究[J].动物学报,1992,38(3):286-297.
- [8]邢立达.龙史记——鹦鹉嘴龙列传[J].生命世界,2005(2):21-25.
- [9]杨晓君,文贤继,王淑珍,杨岚,杨红军.笼养大紫胸鹦鹉取食活动[J].动物学研究,2000,21(2):115-120.
- [10]冯锋 龚少宇.我国一种鹦鹉新病毒的分离[J].Virologica Sinica,1996,11(4):384-386.
- [11]徐慕玲 陈浩.虎皮鹦鹉的振动敏感性研究[J].动物学报,1994,40(3):274-280.
- [12]中美科学家发现戈壁鹦鹉嘴龙[J].生物学通报
- [13]杨晓君 杨岚.笼养大紫胸鹦鹉的活动时间分配[J].动物学报,1998,44(3):277-285.
- [14]李雪.牡丹鹦鹉的品种和饲养繁殖方法[J].生物学通报,2000,35(3):11-13.
- [15]科学家发现5500万年前鹦鹉化石[J].生命世界
- [16]江华,李洪文,吴孔菊,刘选珍.人工育雏大紫胸鹦鹉生长发育的观察[J].四川动物,2008,27(1):79-81.
- [17]王强,李洪文,石凌,鄢萍,刘选珍,郑涛.环境丰容对圈养灰鹦鹉日常行为的影响[J].四川动物,2009,28(3).
- [18]谢麟阁.道贝线虫的组织化学研究[J].动物学报,1984(3).
- [19]杨红振,李东风,蒋锦昌.牡丹鹦鹉(Psittacula agapornis)的鸣声发育[J].生物物理学报,2006,22(2):101-109.
- [20]李刚,金启增,姜卫国,魏贻尧.合浦珠母贝和长耳珠母贝的生化遗传变异[J].遗传学报,1985(3).
引用本文
李复雪.1959.鹦鹉贝.动物学杂志,3(5).
复制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