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4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东江下游惠州河段鱼类群落组成变化特征

      2011, 46(2):1-11.

      摘要 (3034) HTML (0) PDF 928.17 K (3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2010年先后5次对东江下游惠州(剑潭)河段鱼类群落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69种,分属于8目20科58属,主要以鲤科(39种)、鲿科(7种)、鳅科(5种)为主。鲮(Cirrhina molitorella)、 NFDA1 (Hemiculter leucisculus)、鲤(Cyprinus carpio)、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该河段优势种。除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外,在该河段新采到4种外来鱼类,分别为罗非鱼(Tilapia sp.)、露斯塔野鲮(Labeo rohita)、麦瑞加拉鲮(Cirrhina mrigala)和下口鲇(Hypostomus plecostomus)。与20世纪80年代调查资料相比,目前东江下游惠州河段定居性、杂食性鱼类比例升高,洄游性、肉食性鱼类比例下降。通过个体生态学矩阵(autecology matrix)分析,东江下游河段鱼类群落中肉食性、喜砂砾底质的底层急流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程度较大。从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s 均匀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及G-F指数看,剑潭坝上下游河段鱼类群落多样性已开始显现出差异性。大坝建设、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是影响东江下游河段鱼类群落变动的重要因素。

    • 中华鲱鲇年龄鉴定及生长特征

      2011, 46(2):12-21.

      摘要 (2547) HTML (0) PDF 1.06 M (2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09~2010年采自澜沧江下游的188尾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is)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采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胸鳍棘4种材料对全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耳石年龄鉴定最为准确,4~5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渔获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以1~4龄个体为主。体长与耳石半径呈线性函数关系。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采用Von Bertalanfy生长方程描述中华鲱鲇的生长特性。中华鲱鲇肥满度随年龄增长逐步升高,在3龄形成高峰。综合中华鲱鲇性成熟系数的变化状况分析中华鲱鲇繁殖期应处于4~8月期间。

    • 3种无尾两栖类肾形态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011, 46(2):22-31.

      摘要 (2771) HTML (0) PDF 1.12 M (2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以及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史氏蟾蜍(Bufo stejnegeri)、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和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肾实质,尤其是肾单位的结构特点。3种动物在非繁殖期活动于不同的生境类型,黑斑侧褶蛙属于水生类型,而史氏蟾蜍和中国林蛙属于偏陆栖类型。结果表明,3种动物在肾小体的分布格局、肾单位的数量、肾小管的长度、肾小球相对滤过面积、近端小管和远端小管基底面质膜迷路及质膜内褶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史氏蟾蜍肾具有最大的滤过和重吸收能力。说明3种无尾两栖类肾的形态结构多样性和特点是由于长期适应不同生境所造成。

    • 喀斯特生境中猕猴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

      2011, 46(2):32-38.

      摘要 (2560) HTML (0) PDF 909.50 K (2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以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为切入点,探讨猕猴对喀斯特石山生境的行为适应策略。结果表明,猕猴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这可能与白天的温度和日照强度的变化有关。猕猴一天中有37.3%的时间觅食,29.6%的时间用于休息,25.2%的时间用于移动,5.5%的时间用于玩耍,2.2%的时间用于理毛,其他行为的花费时间仅占0.2%。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表现出季节性变化。与旱季相比,雨季里猕猴明显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猕猴每月用于玩耍的时间分配与果实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也表现出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成年雄猴花费更多的时间移动,而成年雌猴花费更多的时间理毛。

    • 广西黑熊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2011, 46(2):39-45.

      摘要 (2568) HTML (0) PDF 1008.91 K (3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2008年采用样带法实地调查和分布区社会调查对广西的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的黑熊资源仅分布在桂北、桂西北和桂西南的部分山地林区,数量在112~157只左右,分布区面积约为5 629 km2。栖息地的丧失以及破碎化和大量的捕杀是野生黑熊资源长期生存的最大威胁。

    • 吉林珲春自然保护区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调查

      2011, 46(2):46-52.

      摘要 (2856) HTML (0) PDF 958.04 K (2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数量已降到了极低的状态,及时开展有关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野外调查,对了解东北虎生存现状和制定保护策略都具有重大意义。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现存东北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为了解该保护区的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状况,2009~2010年冬季,采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东北虎及其猎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在1 182 km2的调查范围内至少有3只东北虎活动,确认性别的为2雄1雌。以新鲜足迹链遇见率表示的猎物相对密度(条/km)分别为: 马鹿(Cervus elaphus)0.09、狍(Capreolus pygargus)0.43、梅花鹿(Cervus nippon)0.12、野猪(Sus scrofa)0.03;实体密度(只/km2)分别为: 马鹿0.11、狍0.76、梅花鹿0.07、野猪0.01,都低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猎物资源量。人为活动(林蛙养殖场、采集山野菜、季节性采伐和放牧)、栖息地破碎化、盗猎等是造成东北虎及其猎物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尽快停止保护区周边的采伐、控制林蛙场的数量、打击盗猎、限制放牧范围是恢复东北虎栖息地和保护猎物资源的重要措施。

    • >珍稀濒危动物
    • 半散养状态下斑嘴鹈鹕繁殖期行为的初步研究

      2011, 46(2):53-58.

      摘要 (3162) HTML (0) PDF 921.14 K (2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自由生活的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繁殖期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期间雄性的活动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1)。在昼间节律上,斑嘴鹈鹕有3个活动高峰,分别为6:00~7:00时、10:00~11:00时(雄性)或11:00~12:00时(雌性)、14:00~15:00时。取巢材主要由雄性承担,雌性几乎不外出取巢材(取巢材时间仅占0.4%);雌雄共同筑巢,但雌性用于筑巢的时间明显大于雄性(P<0.01)。雌雄配偶通过换孵的方式共同孵卵,白天雌性的孵卵时间显著高于雄性(P<0.01),换孵频次为(1.62±1.08)次/d。繁殖期间斑嘴鹈鹕雌雄个体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工与合作。

    • 鄱阳湖保护区白琵鹭越冬种群分布

      2011, 46(2):59-64.

      摘要 (2591) HTML (0) PDF 963.65 K (2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3个冬季的调查显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种群数量在12月或1月达到峰值,3个越冬期最大种群数量分别为4 757只、10 385只和7 268只。大湖池、沙湖、常湖池是白琵鹭主要的栖息地,每个越冬期在这3个湖泊栖息的白琵鹭种群数量占保护区总数量的比例超过85%。ArcGIS分析显示了白琵鹭在各湖泊的空间分布特点,白琵鹭昼间集群栖息,且多以500只以下相对较小的群体进行栖息。目前白琵鹭在保护区的栖息仍存在一定威胁,文中同时讨论了三峡工程对该物种以及其他鸟类栖息的影响。建议对白琵鹭及其他候鸟进行长期监测,加强候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 >基础资料
    • 阔口尖毛虫纤毛器微管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2011, 46(2):65-69.

      摘要 (2442) HTML (0) PDF 961.65 K (26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显示经荧光紫杉醇标记的阔口尖毛虫(Oxytricha platystoma)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的微管类细胞骨架。其口围带基部含小膜托架、托架间连接微管和小膜基部微管束,波动膜基部含发达的微管骨架网,口围带和波动膜后端的汇合处含有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含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横微管束或周围微管束。结果表明,阔口尖毛虫的纤毛器基部微管具有其种的特异性,尤其是波动膜在其特长的纤毛列基部形成发达的微管骨架网,这种巨大型波动膜及其基部微管骨架在尖毛科乃至其他腹毛类纤毛虫中未见报道;且本文所见的纤毛虫口底托架及口后微管束可能是腹毛类纤毛虫中普遍存在的口纤毛器基部微管结构。

    • AChE及M1 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 幼虫中的免疫组化定位

      2011, 46(2):70-76.

      摘要 (2425) HTML (0) PDF 971.44 K (2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兔抗鼠抗体研究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M1受体在柄袋沙蠋(Arenicola brasiliensis)胚胎和幼虫的分布。结果表明,AChE及M1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中分布非常广泛,从未受精卵开始,直至研究的5刚毛节幼虫均有分布,但不同发育阶段分布的情况不同。卵裂期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核的周围,幼虫期主要分布于头区、纤毛着生处、刚毛着生处和消化道等部位。另外,实验结果显示,M1受体的分布与AChE的分布呈现出对应一致的特点。AChE及M1受体在柄袋沙蠋胚胎和幼虫中分布的广泛性,表明乙酰胆碱可能参与柄袋沙蠋生长发育的调节。

    • 金乌贼染色体核型分析

      2011, 46(2):77-81.

      摘要 (2532) HTML (0) PDF 943.49 K (31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受精卵及发育的胚胎为材料,采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经Giemsa染色,镜检细胞分裂相。结果显示,金乌贼染色体数目2n=92,核型公式为2n=44m+32sm+10st+6t,染色体总臂数NF=168。

    • 粤东海域口虾蛄遗传多样性

      2011, 46(2):82-89.

      摘要 (2628) HTML (0) PDF 903.78 K (2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对粤东汕尾和深圳2个海域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分析的口虾蛄mtDNA COⅠ基因(592 bp)共检测到21个变异位点,占总位点的3.55%。转换和颠换位点数分别为18和3个,碱基替换的饱和性分析表明,口虾蛄COⅠ基因碱基替换未达到饱和,COⅠ基因适合作为分析口虾蛄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所检测的个体一共有15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7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 55。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47 6~0.428 6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14 1。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36,群体单倍型之间的UPGAM聚类以及NETWORK亲缘关系网状图并未显示明显的地理聚类结果。粤东海域口虾蛄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分化小。

    • 横纹金蛛多次产卵生物量分配初步研究

      2011, 46(2):90-96.

      摘要 (2694) HTML (0) PDF 1.01 M (2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卵袋是雌蛛产卵、若蛛孵化等繁育后代的保护性场所。常见农林蜘蛛横纹金蛛(Argiope bruennichi)一般一生产卵3~6次,织制卵袋3~6个。本文对横纹金蛛的体重、卵袋生物量、卵粒数与卵粒重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卵次数增加,产卵间隔时间更长,但雌蛛产卵后至下一次产卵前生物量的增量在减少,而对卵袋生物量的投入却逐次增加,直至超过自身增加的生物量;随着雌蛛对卵块投入的增加,对卵袋丝的投入也增加,把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后代及对后代的保护中;随着产卵次数增加,卵粒数也增加,单粒卵重减少。横纹金蛛的产卵策略为随着产卵次数增加,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后代及对后代的保护中。

    • 齐口裂腹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

      2011, 46(2):97-101.

      摘要 (2492) HTML (0) PDF 918.15 K (27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直接测序法对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了测序,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齐口裂腹鱼线粒体控制区碱基组成中碱基A和T的含量明显高于G和C的含量,所有类型碱基组成中碱基G的含量最低,这与其他硬骨鱼类控制区碱基组成一致。通过与哺乳类和鲤形目鱼类控制区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在齐口裂腹鱼线粒体控制区中识别了相应的保守序列,包括终止相关序列、中央保守区的F、E、D、B盒,以及保守序列区的CSB1、CSB2、CSB3序列。

    • 瓯江彩鲤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蛋白及 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

      2011, 46(2):102-107.

      摘要 (2531) HTML (0) PDF 901.31 K (2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消耗利用的规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胚胎发育过程中7个发育期的主要生化成分。结果表明,(1)瓯江彩鲤受精卵期水分含量达70%以上,随着发育的进行,胚胎的含水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胚胎发育过程中脂质的利用主要集中在胚胎发育的晚期,总脂中磷脂的含量低于中性脂,且磷脂含量随胚胎发育进程明显下降,而中性脂含量趋于稳定;(3)胚胎发育过程中粗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降低;(4)胚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其中胚胎发育早期含量最低,至神经胚期含量又出现回升。

    • 食物供应量对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 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2011, 46(2):108-113.

      摘要 (2507) HTML (0) PDF 912.87 K (26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雄性杂合子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简称:转基因唐鱼)与雌性非转基因唐鱼交配产卵,出膜7 d后,在水温(25.0±2.0)℃条件下,选择健康仔鱼进行饱食(食物供应量高)、半饥饿(食物供应量中)和饥饿(食物供应量低)3种处理,结果显示:(1)出膜后7~72 d的唐鱼饱食组与半饥饿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饥饿组唐鱼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饱食组和半饥饿组(P<0.01),表明食物供应量影响唐鱼的生存能力;(2)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唐鱼体内表达,肉眼观察,最早出现在出膜后第30天。在出膜后的72 d,对3个处理组中没有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唐鱼进行PCR验证,均没检测到沉默表达个体,此时3个处理组转基因唐鱼与非转基因唐鱼数量比均接近1 ∶1,符合经典的孟德尔单显性基因遗传模式,说明食物供应量多寡对转基因唐鱼与非转基因唐鱼生存影响效应是一致的;(3)出膜后28、42、57和72 d,对3个不同处理组的唐鱼幼鱼体长进行比较,结果均是饱食组>半饥饿组>饥饿组,且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而对72 d唐鱼幼鱼3个处理组内转基因唐鱼和非转基因唐鱼体长进行统计分析表明,3个处理组内转基因唐鱼和非转基因唐鱼体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食物供应量多寡对转基因唐鱼与非转基因唐鱼生长影响效应也是一致的。综上所述,食物供应量对唐鱼生存和生长是有影响的,但对转基因唐鱼和非转基因唐鱼影响效应是一致的,可见转基因唐鱼在食物供应量缺乏条件下并没有生存竞争优势。

    • 禁食对东方蝾螈胃肠道嗜银细胞形态 和分布密度的影响

      2011, 46(2):114-119.

      摘要 (2343) HTML (0) PDF 1000.83 K (2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改良的龙桂开浸银法,比较了喂食和禁食15 d后的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胃肠道的长度与重量、嗜银细胞的形态及分布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禁食后动物的肠鲜重下降,胃长度缩短。禁食处理对嗜银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影响,呈圆形、椭圆形、楔形、锥体形、毛笔头状和蝌蚪形等。喂食组的分布密度高峰为幽门,低谷为十二指肠;禁食组的分布密度高峰为贲门,低谷为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除幽门和十二指肠外,禁食组其余胃肠道各部位的密度都高于喂食组。禁食使东方蝾螈胃肠道前、后端嗜银细胞的密度增加,这可能与东方蝾螈的摄食习性和能较长时间耐受饥饿的生理特性有关。

    • 安徽宿州山地麻蜥卵孵化温度效应

      2011, 46(2):120-125.

      摘要 (2772) HTML (0) PDF 931.34 K (2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3个恒定温度(27、30、33℃)和波动温度(14.0~37.5℃)孵化山地麻蜥(Eremias brenchleyi)卵。结果表明,各温度处理下卵孵化成功率差异不显著,但温度对孵化期、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及疾跑速度有显著影响;27、30℃和波动温度下孵出幼体的SVL、重量及躯干干重比33℃的要大,33℃孵出幼体的运动能力比其他3个温度处理弱。波动温度处理下山地麻蜥卵虽短期经历潜在致死的极端温度,但对孵化成功率、孵出幼体表型特征和运动表现均无负效应。

    • 内蒙古乌海市鸟类区系特征及群落结构

      2011, 46(2):126-136.

      摘要 (2414) HTML (0) PDF 955.64 K (31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对内蒙古乌海市的鸟类区系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32种,隶属于17目37科。其中留鸟26种,夏候鸟71种,旅鸟27种,冬候鸟8种。繁殖鸟有97种,其中古北界鸟类有83种,占繁殖鸟类种数的85.6%。研究发现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中的鸟类群落特征差异较大。春季的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湿地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本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对乌海市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建议。

    • 山羊悬雍垂组织学结构观察

      2011, 46(2):137-141.

      摘要 (2345) HTML (0) PDF 1.09 M (2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对健康山羊(Capra hircus)的悬雍垂组织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与人(Homo sapiens)悬雍垂的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山羊悬雍垂主要由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组成。其中,黏膜层由未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黏膜下层含有大量的腺体、弹性软骨、骨骼肌纤维和脂肪细胞,骨骼肌和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悬雍垂后2/3处的口咽面。山羊与人悬雍垂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山羊含有弹性软骨。

    • >研究简报
    • 湖北省两栖动物新纪录——尾突角蟾

      2011, 46(2):142-143.

      摘要 (2538) HTML (0) PDF 865.18 K (2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3年7月,在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批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其中一只为尾突角蟾(Megophrys caudoprocta),系湖北省新纪录种,分类上隶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角蟾属。

    • 湖北省两栖类一新纪录——大绿臭蛙

      2011, 46(2):144-145.

      摘要 (2448) HTML (0) PDF 879.43 K (2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年8~9月及2010年7月,在湖北省宜昌市高家堰镇采集两栖类标本,其中,部分臭蛙标本被鉴定为大绿臭蛙(Odorrana graminea),属湖北省新纪录。要确定中国大绿臭蛙各居群的关系、澄清其分类问题,有必要进行适度的资源考察和深入的系统地理学研究。

    • 北京4种鸟类分布新纪录

      2011, 46(2):146-147.

      摘要 (2529) HTML (0) PDF 823.22 K (3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斑鱼狗(Ceryle rudis)、白斑军舰鸟(Fregata ariel ariel)、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 schach)、乌鸫(Turdus merula)4个北京鸟类的新分布记录。以上鸟类未记载于《北京鸟类志》、《北京脊椎动物检索表》和相关文献中,为近年来北京地区新发现的鸟类,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的分布地区中未列北京。生境改善、气候变暖、相关调查深化与观鸟活动的普及是北京鸟类新纪录增加的主要原因。

    • 湖南省蝙蝠新纪录——大足鼠耳蝠

      2011, 46(2):148-152.

      摘要 (2418) HTML (0) PDF 909.49 K (3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湖南省永州市铜岩洞采集到14只蝙蝠,经鉴定为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为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报道了该物种体型和头骨特征,并与浙江和安徽样本进行比较。大足鼠耳蝠发出典型的下扫调频声波,其低峰频、短时程的声波特征以及强壮的后足和锋利的爪等形态特征与其在水面"拖网式(trawling)"捕食鱼类的捕食行为密切相关。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