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4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小地老虎UV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012, 47(1):1-8. CSTR:

      摘要 (3225) HTML (0) PDF 1.01 M (3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视蛋白是感光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动物感知周围光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3日龄成虫为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末端扩增技术克隆得到小地老虎UV视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小地老虎视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1632 bp,包括一个114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架,编码379个氨基酸,理论蛋白分子量(Mw) 41.50 ku,等电点(pI) 7.56。GenBank登录号为JN185654。UV视蛋白包括7个跨膜拓扑结构和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第107位赖氨酸与UV视蛋白的紫外敏感性有重要关系。同源性分析显示,小地老虎UV视蛋白基因与其他昆虫的UV视蛋白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本研究对深入探究UV视蛋白在动物夜行生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凹耳蛙消化道组织学和嗜银细胞形态观察

      2012, 47(1):9-15. CSTR:

      摘要 (3039) HTML (0) PDF 1.05 M (3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凹耳蛙(Odorrana tormota)消化道的基本特征,运用石蜡切片法和龙桂开银浸法对凹耳蛙消化道组织学结构及嗜银细胞的形态与分布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凹耳蛙的胃壁具明显的纵行皱襞和胃小凹,胃腺发达,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和回肠,杯状细胞分散在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之间,十二指肠中未见十二指肠腺分布。2凹耳蛙嗜银细胞见于消化道全长,呈毛笔头样、锥体形、梭形、椭圆形和长条形等;幽门腺上皮和十二指肠绒毛上皮中的嗜银细胞具指向腺泡腔或肠腔的突起,提示其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胃幽门部最高,十二指肠和胃体其次,食道最低。据此认为胃既是凹耳蛙的主要消化器官,也是消化道中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十二指肠是凹耳蛙消化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同时也具有内分泌功能;消化道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的功能,还可能具有腔分泌的功能。

    • 藏羚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核型分析

      2012, 47(1):16-24. CSTR:

      摘要 (3001) HTML (0) PDF 1.25 M (27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在高海拔低氧环境下,具有高原生物的细胞遗传特性。实验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后经差异贴壁法联合消化排除法纯化,成功构建了藏羚羊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不同代次细胞的形态、生长动力学、染色体核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得到的藏羚羊细胞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第7、10、15代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6、48、50 h。细胞的生长均为"S"型。染色体中二倍体染色体(2n=60)占主体,所占比例为65%~91%,包括性染色体X、Y在内均为端着丝粒类型,染色体组的总相对长度为193.45,平均相对长度为3.22,未发现随体、次缢痕等特殊标志性特征。

    • 藏羚羊PGC-1α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分析

      2012, 47(1):25-35. CSTR:

      摘要 (3174) HTML (0) PDF 1.38 M (2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及同海拔分布的藏系绵羊(Tibetan Sheep)的心肌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基因编码区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经转化、扩增培养、鉴定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显示,藏羚羊和藏系绵羊的PGC-1α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2 349 bp,编码79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F449959和JF449960);与其他脊椎动物PGC-1α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其包含RNA/DNA结合位点、RNA识别基序(RRM)、与核呼吸因子1(NRF-1)及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相互作用的区域、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结构域、负调节功能结构域、LXXLL模体以及TPPTTPP和DHDYCQ两个保守序列,14个氨基酸差异性位点位于以上部分功能结构域中;此外,磷酸化位点的预测提示藏羚羊可能存在一个潜在的蛋白激酶G的磷酸化位点(第329位的苏氨酸)。本研究成功克隆出了藏羚羊PGC-1α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为从能量代谢角度深入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黑麂肝、小肠和大肠的组织学结构及Ghrelin的分布

      2012, 47(1):36-43. CSTR:

      摘要 (2960) HTML (0) PDF 1.30 M (3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成年雌性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肝、小肠和大肠的组织学结构及Ghrelin的分布。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学结构,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并结合DAB显色技术确定Ghrelin的分布。结果表明,黑麂的肝组织分为被膜、肝小叶、肝中央静脉、门管区等结构。被膜为浆膜结构,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血窦的形状不规则。肠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小肠、盲肠和结肠的黏膜肌层很薄,管壁皱襞与肠绒毛等形态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细胞中有Ghrelin阳性细胞的表达;在肠道,免疫阳性细胞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均有分布,尤其在肠绒毛上皮和黏膜下层分布较多。黑麂肝、小肠和大肠结构与哺乳动物基本相似,但无十二指肠腺;Ghrelin阳性细胞在肝、小肠和大肠均有分布,这表明Ghrelin可能对消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技术与方法
    • 环境因子对养殖条件下出蛰的东北林蛙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2012, 47(1):44-50. CSTR:

      摘要 (2906) HTML (0) PDF 992.56 K (2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验通过在设施环境下和控制条件下,研究出蛰温度、湿度及风速3种环境因素对林蛙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目的在于探索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适宜的出蛰环境。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东北林蛙出蛰存活和生长的重要因素,当出蛰温度低于16℃,东北林蛙有较高的成活率,而出蛰温度高于20℃,则会引起70%以上的东北林蛙死亡,出蛰期间温度缓慢提高有利于东北林蛙生长和存活。东北林蛙出蛰期间适宜的湿度在80%以上,湿度低于60%则对东北林蛙不利。出蛰环境以无风为好,有风会造成东北林蛙的死亡。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可依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来进行出蛰。出蛰当日平均温度宜在15℃以下。

    • >自然保护区
    •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及属种海南新纪录

      2012, 47(1):51-61. CSTR:

      摘要 (3773) HTML (0) PDF 1.01 M (5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3~2008年,多次对海南省中部山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进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39种两栖动物 (有尾类1种,无尾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23属。其中,包括海南属种新纪录小姬蛙属的德力小姬蛙(Micryletta inornata)和新纪录种马来棱皮树蛙(Theloderma asperum)。另外,还采集到2个待定种,分别为小蟾属物种(Parapelophryne sp.)和一种大型的棱皮树蛙属物种(Theloderma sp.),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鉴定。鹦哥岭调查中共记录到39种(88.6%)已知在海南有分布的两栖动物,包括11个海南特有种,占海南13种特有两栖动物的84.6%,这说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在海南岛两栖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 >基础资料
    • 山西临汾市郊土壤动物生态分布特征

      2012, 47(1):62-70. CSTR:

      摘要 (3123) HTML (0) PDF 987.00 K (2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临汾市郊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2009年4~10月间对山西省临汾市郊7个类型生境中(林地、农田、果园、道路绿化带、汾河滩涂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及林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共捕获土壤动物个体5842只,隶属4门9纲25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蜱螨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14种,稀有类群8种。结果显示,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因季节不同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秋季>春季>夏季。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非污染区的1、2、3号样地表聚性明显,中度污染区的4、5号样地表聚性不明显,重度污染区的6、7号样地出现了逆分布现象。在群落多样性指数方面,夏季除了均匀性指数外各项指数的波动比较大。在功能团方面,临汾市郊腐食性动物比例最高,尤其是在重金属污染区,腐食性动物占到了很大比例。而在绿色植物比较茂密的2号样地,植食性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

    • 三峡库区重庆段钉螺孳生条件

      2012, 47(1):71-77. CSTR:

      摘要 (2893) HTML (0) PDF 1023.69 K (2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峡工程的修建使得长江水生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水库的阶段性蓄、放水使得阶段性淹没的江洲滩增加,更加有利于挺、浮水植物的繁殖,从而可能形成适合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的惟一中间宿主-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的生长环境。本文在钉螺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和相关的气象资料以及水库的蓄放水规律,从气候、淹没时间、植被、水库的蓄放水时间等角度对三峡库区钉螺孽生条件进行了分析。从气候上看,阶段性淹没区能够满足钉螺生长的需要;然而,水库冬季蓄水、夏季放水的周期与钉螺生长需求并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冬季的高水位对钉螺生长十分不利。因此,水库的修建并不一定会造成钉螺的孽生和血吸虫的流行。

    • 投喂不同油脂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免疫、代谢及耐低氧性能的影响

      2012, 47(1):78-87. CSTR:

      摘要 (2552) HTML (0) PDF 867.16 K (29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鱼油和豆油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生长、免疫、代谢和耐低氧性能的影响,配制了添加不同比例鱼油和豆油的3种蟹用饲料,添加3%鱼油饲料组、3%豆油饲料组、3%鱼油和豆油混合组(1∶1,质量比),将其分别投喂中华绒螯蟹115 d后测量蟹体重、壳长和壳宽的变化,再将其放入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为(9.06±0.06)mg/L和(2.57±0.44)mg/L的水体中,测定其免疫、代谢指标及耐低氧性能的变化。结果发现:投喂添加3种不同油脂饲料的中华绒螯蟹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低氧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代谢指标影响较大;添加鱼油和豆油混合油饲料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都为最高,说明鱼油与豆油混合添加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和抗氧化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增加其耐低氧能力。

    • 珠江口棘头梅童鱼耳石的生长特性

      2012, 47(1):88-95. CSTR:

      摘要 (2998) HTML (0) PDF 965.49 K (2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耳石的形态参数、生长特性及其与鱼体生长的关系,选用左矢耳石为研究对象,用直线、对数、多项式、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矢耳石各参数的生长关系式,依据耳石日轮鉴定了日龄。结果表明,体长范围为29.8~104.0 mm的棘头梅童鱼矢耳石的长直径随鱼体生长而增大,但短直径与长直径的比值以及长直径方向上的短半径与长半径的比值则基本稳定。矢耳石的长、宽和重之间,以及长半径和短半径之间均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矢耳石生长与鱼体生长的关系中,矢耳石长、宽、厚、重与长半径和体长、体重之间的关系,除了体长与耳石厚的关系为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外,全部呈显著的幂函数相关关系。

    • 建鲤IGFBP 3 基因多态性对生长的影响

      2012, 47(1):96-104. CSTR:

      摘要 (2979) HTML (0) PDF 1.03 M (2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3)是调节动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基因。本实验查找了建鲤 (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IGFBP3s基因上的SNP位点。使用PCR-RFLP检测了其中5个位点 (IGFBP3a-I3_G-253T、IGFBP3b-I2_G30T、IGFBP3b-I3_A-341G、IGFBP3b-E4_C54T、IGFBP3b-E4_C72G)在931尾 (485,446♀)建鲤中的基因型分布。基因型与增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位点均与雌性鱼种阶段增重呈极显著 (P<0.01)或显著 (P<0.05)相关,增重快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TT型、GG型、AG型、CC型和CG型;与雄性鱼种阶段增重显著 (P<0.05)相关的只有G30T,其中GG型个体增重显著较TT型快;C72G和A-341G两个位点与雌、雄成鱼增重呈极显著 (P<0.01)或显著 (P<0.05)相关,C72G的CG型增重显著快于CC型和GG型个体,A-341G的AG型和GG型雄性个体增重显著 (P<0.05)较AA型快,但雌鱼中增重最快个体的基因型为AG型;此外,与雌性成鱼增重相关的位点还有G30T,其GG型和GT型增重显著 (P<0.05)快于TT型个体,在雄性成鱼中也是GG型鱼长得较快,只是不显著;G-253T的GT型雄性成鱼增重极显著 (P<0.01)快于GG和TT型个体,但在雌鱼中没有这种趋势。在雌雄鱼中均增重快的个体是G30T的GG型、A-341G的AG型和C72G的CG型,可以作为今后分子育种的标记。分析表明随富集标记个数的增多,增重也随之增大,这与数量性状特性相符。

    • 4种鲟鱼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2, 47(1):105-111. CSTR:

      摘要 (3036) HTML (0) PDF 858.77 K (2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鲟鱼人工繁殖技术促进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但在选育初期未对后备亲鱼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为了抑制种质资源退化和防止近交衰退,繁育场需要对现有后备亲鱼进行遗传背景分析。本文利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部分序列对4种养殖鲟鱼后备亲鱼群体(共120个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种鲟鱼D-loop部分序列长度不同(451~469 bp),种间存在1~18 bp的插入/缺失,种内无插入/缺失位点。每个群体至少包含4个单倍型,序列相似性大于98%。不同单倍型间有4~12个简约信息位点,遗传距离0.002~0.024。核苷酸多样性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最低(π=0.002),小体鲟(A.ruthenus)最高(π=0.010),单倍型多样性则以俄罗斯鲟(A.gueldenstaedtii)最低(H=0.352),西伯利亚鲟(A.baerii)最高(H=0.706)。通过分析认为,4种鲟鱼后备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建议在利用这4种鲟鱼后备亲鱼进行种质保存和繁殖时要充分注意遗传距离及近交繁殖的影响。

    • >研究简报
    • 黑带腹链蛇:贵州省蛇类新纪录

      2012, 47(1):112-115. CSTR:

      摘要 (3201) HTML (0) PDF 909.13 K (3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7月,在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2号游蛇科蛇类标本,经鉴定确定为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a),为贵州省蛇类新纪录种。此新纪录能为研究黑带腹链蛇的形态变化和地理分布提供基础资料。

    •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双全白环蛇

      2012, 47(1):116-118. CSTR:

      摘要 (3527) HTML (0) PDF 913.90 K (3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9~10月,分别在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和始兴县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游蛇科(Colubridae)白环蛇属 (Lycodon) 标本3号,经鉴定为双全白环蛇(L.fasciatus),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 贵州省翼手目一新纪录-大山蝠

      2012, 47(1):119-123. CSTR:

      摘要 (3294) HTML (0) PDF 1.19 M (3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0年8月在贵州省从江县进行翼手目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中,于从江县加鸠乡采集到2只雌性山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22 mm,59.72 mm;耳屏明显,短而厚,呈肾型;第5指最短,第3指最长;体被黄棕色;有距缘膜;头骨宽而粗壮,人字脊显著;上齿列长9.12 mm,9.28 mm。外门齿大于内门齿;第一上前臼齿(P2)弱小,被挤入齿列内侧;第二上前臼齿(P4)发达,犬齿与P4紧密接触。下齿列长7.70 mm,8.14 mm。经鉴定,该蝙蝠为大山蝠(Nyctalus aviator),属贵州省新纪录。该种的分布由中国的东北部向西南延伸。标本现保存在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综述
    • 耳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2, 47(1):124-132. CSTR:

      摘要 (2749) HTML (0) PDF 847.52 K (31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耳螺(Ellobiid)是一类特殊的原始有肺类软体动物,大多嗜盐,主要分布于海陆过渡区的高潮带和潮上带。耳螺在软体动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并且因其对环境变迁和人为干扰十分敏感,可作为环境评估的重要指标种。过去2个多世纪,众多学者已经对耳螺的形态学、解剖学、分类学和生态学等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概述了耳螺研究的3个阶段:起步阶段(18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和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最后总结了耳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我国扬子鳄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现状

      2012, 47(1):133-136. CSTR:

      摘要 (3612) HTML (0) PDF 799.71 K (4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爬行动物,现阶段野生扬子鳄的分布区域进一步萎缩,成为彼此孤立的点状,残存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野生鳄数量估计为120~150条,老年化程度高。扬子鳄的保护管理依据现实状况及时加以调整,加大了野外保护力度,逐步改善野生鳄的栖息生境,实施野外放归工程,初步遏制了野生鳄数量迅速下滑的局面。人工饲养种群数量已逾10000条,当前人工饲养繁殖的重点是管理好有限的遗传多样性资源。扬子鳄的研究主要涉及形态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态学、生理生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人工饲养繁殖技术等方面。营养生理和保护遗传学的应用研究有待加强。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