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48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我国鱊头槽绦虫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

      2013, 48(6):817-823. CSTR:

      摘要 (2405) HTML (0) PDF 2.77 M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报道了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在我国感染的鱼类宿主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鱊头槽绦虫是一种世界性广布鱼类寄生绦虫;它起源于亚洲地区并伴随着宿主鱼类向外引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扩散。在我国鱊头槽绦虫广泛分布于从北至南的自然水域或养殖水体中(辽河、海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珠江等流域);感染宿主鱼类达31种,其中鲤科(Cyprinidae)26种、鳢科(Channidae)1种、塘鳢科(Eleotridae)1种、慈鲷科(Cichlidae)1种、胎鳉科(Poeciliidae)2种。在调查的各水系野生鱼类中,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各大流域池塘养殖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几乎都有鱊头槽绦虫的寄生。作者根据鱊头槽绦虫的流行特征认为马口鱼和赤眼鳟可能为该绦虫在自然水体中的主要宿主。

    • 广东长潭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2013, 48(6):824-833. CSTR:

      摘要 (2666) HTML (0) PDF 3.01 M (2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潭水库是广东梅州市重要的备用水源地,属于国家一类水源保护区。2010年7月,通过分析长潭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和水体理化指标,揭示长潭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结果显示,长潭水库鉴定出55种浮游植物,隶属于6个门,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栅藻(Scenedesmus sp.)、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和伪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隐藻门的隐藻(Cryptophyta sp.)以及硅藻门的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针杆藻(Synedra sp.);藻类密度范围1.71×106~2.44×108 cells/L;浮游动物共检出44种,包括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其中轮虫是主要类群。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长潭水库部分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溶解氧、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是影响长潭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

    • 荒漠破碎化生境中长爪沙鼠集合种群野外验证研究

      2013, 48(6):834-843. CSTR:

      摘要 (2704) HTML (0) PDF 1.13 M (27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人类活动和自然干扰,导致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生境的破碎化,出现了长爪沙鼠在不同斑块间的不连续分布,每一斑块内可能存在一个局域种群,而集合种群建立的前提条件,是局域种群斑块状分布在离散的栖息地环境中。2002~2012年每年的4~10月,在阿拉善荒漠区禁牧、轮牧、过牧和开垦4种人为不同利用方式形成的生境斑块中,采用标志重捕法对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种群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长爪沙鼠种群动态,计算各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种群动态的空间同步性,同时以种群周转率对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进行评估,以检验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空间结构是否具有经典集合种群的功能。结果表明:(1) 不同生境斑块可被长爪沙鼠局域种群占据,11年间捕获长爪沙鼠2~7次不等;(2) 长爪沙鼠所有局域种群均具有灭绝风险,在轮牧区和禁牧区灭绝率高达1.000 0,开垦区灭绝率最低,也达到0.333 4,而本研究期间最大局域种群(2008年过牧区,26只/hm2),在2010年发生了局域灭绝;(3) 不同生境斑块间没有明显的空间隔离而阻碍局域种群的重新建立,长爪沙鼠扩散能力较强,绝大部分月份的种群周转率在50.0%以上,特别是周转率达到100.0%的月份较多;(4) 不同生境斑块间仅轮牧区和禁牧区中长爪沙鼠种群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他生境斑块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 >0.05),长爪沙鼠局域种群整体显示出明显的非同步空间动态。阿拉善荒漠区长爪沙鼠种群满足作为经典集合种群物种区域续存的4个条件,具有作为研究小哺乳动物集合种群的潜在价值。

    • 新疆哈密山区天山马鹿种群数量和冬季生境选择

      2013, 48(6):844-851. CSTR:

      摘要 (2714) HTML (0) PDF 3.59 M (2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新疆哈密山区,采用截线抽样法和遥感技术,对野生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种群现状和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栖息地共布设了28条样线,样线总长度达60.1 km。其中,16条样线上发现马鹿共233头,调查区域平均种群密度(2.83±1.01)头/km2,种群数量(1 684.56±379.71)头,与1993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所上升。雌雄性比为2.24:1,幼体和亚成体总数多于成体和老体总数,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根据野外考察GPS数据并解译天山马鹿分布生境2006秋季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将生境要素分为山地针叶林、草甸、灌木丛、农田和戈壁5种类型,其中,草甸与山地针叶林为天山马鹿冬季适宜生境。

    • >技术与方法
    • 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2013, 48(6):852-858. CSTR:

      摘要 (3041) HTML (0) PDF 12.78 M (12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以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管理技术,构建了黑龙江省野生东北虎调查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和ArcGIS Engine嵌入式组件技术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并构建东北虎调查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野生东北虎调查数据的图形可视化操作管理。同时,结合研究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调查资源进行动态的空间分析,及时准确地反映出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和空间变化规律,并制作出相应的分类专题图及野外分布信息统计图表等。该管理信息系统将有助于野生东北虎种群及栖息地调查数据与资料的科学管理,对于推动我国野生东北虎就地保护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基础资料
    • 皇甫川流域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

      2013, 48(6):859-867. CSTR:

      摘要 (2234) HTML (0) PDF 1.06 M (27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选择皇甫川流域人工松树林、人工杨树林、人工锦鸡儿灌木林、人工沙打旺草地和撂荒地等不同水土治理措施植被为采样地,以耕作农田为对照,研究了中小型土壤动物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14 747只,隶属于5门7纲10类。优势类群为线虫,占群落总个体数的比例为95.53%,常见类群为螨类和弹尾类。不同水土治理措施样地中,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较农田有提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 >0.05);螨类和弹尾类个体数显著提高(P<0.05);线虫个体数在人工沙打旺草地中显著高于农田(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垂直分布的表聚性较农田增强,并以地表凋落物覆盖显著的人工林最为明显。RDA分析表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螨类和弹尾类个体数与凋落物厚度、树(草)高和土壤有机质的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说明,研究地区采取的几种水土治理植被均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恢复;相比较,地表凋落物层显著的人工松树林、人工杨树林更加有益于螨类和弹尾类的恢复。

    • 淮河克氏原螯虾种群遗传结构

      2013, 48(6):868-874. CSTR:

      摘要 (2263) HTML (0) PDF 1.37 M (29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水域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其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种群扩散过程。本文测定了淮河流域自然水体中9个地理种群共151个野生克氏原螯虾线粒体COⅠ序列,获得624 bp的有效基因片段,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AMOVA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的克氏原螯虾种群内的变异占主导地位,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为中等水平,各地理种群间平均遗传差异较小(Fst=0.078),遗传差异不显著。系统发生树并没有按地理位置形成对应族群,表明克氏原螯虾各地理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流,各地理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种群遗传分化。

    • 龟足消化系统形态和组织学特点

      2013, 48(6):875-883. CSTR:

      摘要 (2490) HTML (0) PDF 14.61 M (2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龟足(Capitulum mitella)消化系统的形态和组织结构。龟足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腺和消化道。消化腺一对,呈长囊状,含有分泌细胞(B细胞)、吸收细胞(R细胞)、储存细胞(F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4种类型细胞。消化道呈U型,由口、食道、胃、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各部分的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口器为咀嚼型,包括一片上唇、一对触须、一对大颚以及两对小颚。食道细短,具几丁质层但无基膜,管壁向腔内突起形成明显的纵褶突;食道前段的环肌特别发达,同时独有放射肌。胃略呈球袋状,肠较长;胃和肠的组织结构相似,没有几丁质层,上皮细胞都有发达的微绒毛。直肠细长,外膜分布有16组纵肌;直肠前段的组织结构与胃、肠相似,而直肠后段有几丁质层覆盖,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渐退化,16组纵肌渐发达。肛门16组更加发达的纵肌挤入上皮细胞下方,在外膜外另出现一层明显的环肌。龟足消化道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反映了它们功能的差异。

    • 不同月龄虹鳟肝显微及超微结构特征

      2013, 48(6):884-893. CSTR:

      摘要 (2608) HTML (0) PDF 11.32 M (2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同一生长条件下8月龄、20月龄及30月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肝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龄虹鳟肝被膜均为单层扁平上皮,厚度变化明显;肝细胞为单核,8月龄细胞排列不明显,20月龄及30月龄形成完整双层管式排列,胆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随月龄发育尤为明显,血窦分支吻合成网状,窦壁内皮细胞扁平,胞质孔较多,窦腔内巨噬细胞具有典型胞质突,但并没有观察到Kupffer细胞;各月龄组肝星状细胞发育完善,胞突彼此相连;汇管区分为胆管孤管型、胆管动脉型、胆管静脉型、胆管动静脉型4种,8月龄以胆管孤管型为主,20月龄以胆管动脉型为主,30月龄以胆管动脉型、胆管动脉静脉型为主。因此,性成熟前虹鳟肝组织结构与其生理发育密切相关,胆管系统结构形式随月龄变化明显,肝细胞排列逐渐完善,Disse间隙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含量逐渐增加,与被膜、中央静脉及汇管区结缔组织互相延伸,构成肝完整骨架,有利于调节肝细胞正常生理功能。

    • 奥利亚罗非鱼髓样分化因子(MyD88)的克隆及其在组织中的表达

      2013, 48(6):894-904. CSTR:

      摘要 (2775) HTML (0) PDF 2.39 M (2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RACE-RCR技术克隆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MyD88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JN032017)。序列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 基因全长为1 611 bp,其中包括155 bp的5’非编码区,589 bp的3’非编码区和867 bp的编码区,编码288个氨基酸残基。MyD88蛋白N端具有死亡结构域,C端具有TIR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氨基酸序列与鳜鱼(Siniperca chuats)相似性最高,为85.8%,与其他鱼类相似性为70%~82%,与哺乳动物相似性为63%~6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奥利亚罗非鱼MyD88与同属鲈形目的鳜鱼、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聚在一起。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yD88在奥利亚罗非鱼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yD88在所有被测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是卵巢,其次在小肠、脾、肝、肾、鳃和血液中有较高的表达量,肌肉、精巢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MyD88在奥利亚罗非鱼TL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 异育银鲫GABAB受体1亚基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3, 48(6):905-911. CSTR:

      摘要 (2342) HTML (0) PDF 1.21 M (2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γ-氨基丁酸B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GABABR)基因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本实验分别对异育银鲫不同组织中GABABR1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在与GenBank基因库中已知GABABR1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的基础上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异育银鲫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经克隆获得异育银鲫GABABR1基因CDS区序列383 bp,编码127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BABR1基因在异育银鲫脑、肝、肾、心、肠、鳔、鳃、肌、尾鳍、脾、卵巢、精巢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脑>尾鳍>精巢>心、肠、鳔>卵巢、脾、鳃、肌>肝、肾。本研究证实了GABABR1基因在异育银鲫各组织中表达的广泛性,且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 花背蟾蜍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2013, 48(6):912-918. CSTR:

      摘要 (2732) HTML (0) PDF 7.85 M (2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花背蟾蜍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食管、贲门、胃体和幽门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肠道各段,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胃体部其次,直肠部最低。消化道各个部位5-HT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变化范围为2.48~4.71。消化道各段均以开放型细胞为主,大多呈锥体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为闭合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花背蟾蜍5-HT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两栖动物相似,但分布密度有自身特征,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摄取活动性小的食物的生活习性有关。

    • 江西省两栖类动物多样性与地理区划

      2013, 48(6):919-925. CSTR:

      摘要 (2554) HTML (0) PDF 1.68 M (37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整合近年来江西省两栖类动物物种分布新纪录,对江西省两栖类动物多样性进行编目整理。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省新增23种两栖类物种分布新纪录,两栖类动物累计达2目8科58种,包括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和40种中国特有种。江西省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无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54种,占总种数的93.1%,广布种4种,占总种数的6.9%。生态类型以流水型最多,陆栖-静水型次之。对13个保护地两栖类动物物种组成的聚类分析将其分为4个聚类群:赣北、赣东北、赣南、赣西。聚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早期江西省两栖动物地理区划,我们建议将罗霄山脉划为单独的赣西(罗霄)山地省。

    • 跨种扩增筛选大鳄龟微卫星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3, 48(6):926-932. CSTR:

      摘要 (2769) HTML (0) PDF 3.12 M (29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跨种扩增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物种微卫星标记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在近缘种中已发表的微卫星DNA引物,对大鳄龟(Macroclemys temminckii)进行跨种PCR扩增,在合成的69对引物中获得8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统计,得出观测杂合度(Ho)的范围是0.041 7~0.954 5,平均为0.384 8;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为0.041 7~0.811 8,平均为0.479 1;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040 0~0.759 2,平均为0.423 2;经过卡方检验后,部分微卫星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总体来说,这些位点是研究大鳄龟遗传结构的良好分子标记。

    •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鸟类区系特征及群落结构

      2013, 48(6):933-941. CSTR:

      摘要 (2454) HTML (0) PDF 2.01 M (30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采用样带法和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5种生境的鸟类区系特征、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24种,隶属于15目34科。其中,留鸟19种,夏候鸟72种,旅鸟29种,冬候鸟4种。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有82种,东洋界种类仅9种;在地理型上主要特征为中亚型的种类多,共有13种。从群落的空间格局来看,5种生境的区别也很大,林地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居民区最低;从时间格局来看,不同季节的差异显著,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冬季最低。

    • 白眼潜鸭秋季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2013, 48(6):942-946. CSTR:

      摘要 (2324) HTML (0) PDF 969.02 K (3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年7~11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在乌鲁木齐近郊水域白湖,对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秋季行为进行实地观察研究。制定出白眼潜鸭行为谱,各种行为有取食、保养、运动、休息、警戒、其他,共6类14种。昼间各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取食(56.7%)、运动(13.8%)、保养(11.8%)、休息(11.2%)、警戒(5.1%)、其他(1.4%)。其中取食、休息、运动行为有明显的节律性变化。休息行为以家庭为单位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行为则分开进行。7~9月份7:00~8:00时、18:00~19:00时休息行为出现峰值,10~11月份8:00~9:00时、17:00~18:00时出现峰值;7~9月份取食行为在8:00~9:00时、17:00~18:00时有明显的峰值,10~11月份在10:00~11:00时和15:00~16:00时出现峰值;7~11月份运动行为均在中午达到峰值。白眼潜鸭7~9月份与10~11月份觅食行为、休息行为和保养行为差异极显著(P<0.01),运动行为无显著性差异(P >0.05)。迁徙前(10月中旬),白眼潜鸭有集群现象,数量最多达到37只,10月下旬种群集体迁徙。秋季白眼潜鸭主要时间用于取食,意图为了迁徙或越冬积累能量,集群迁徙有利于种群防御天敌。

    • 暗腹雪鸡与海兰褐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2013, 48(6):947-952. CSTR:

      摘要 (2444) HTML (0) PDF 2.79 M (2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暗腹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正常血液生理生化特性,本文对暗腹雪鸡21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海兰褐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var. Hyline)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暗腹雪鸡的红细胞纵径及横纵径乘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大于海兰褐鸡(P<0.01);暗腹雪鸡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海兰褐鸡(P<0.01)。其他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两禽种间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暗腹雪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家养蛋鸡之间有一定差异,暗腹雪鸡对高原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能与其红细胞体积较大、平均红细胞容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

    •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中华姬鼠及社鼠肥满度的年龄和季节变化

      2013, 48(6):953-957. CSTR:

      摘要 (2687) HTML (0) PDF 878.17 K (2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肥满度被广泛用于动物生长状况与环境、生存、繁殖等方面的研究。为揭示横断山脉森林环境中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肥满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原因,我们于2008年4~11月对四川省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中华姬鼠和社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及不同季节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姬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其变化趋势为老年组>成年组>亚成年组>幼年组;亚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在各季节间无显著差异,而在成年组则差异明显,以春季中最高。社鼠肥满度在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亚成年组肥满度在各季节间差异显著,在夏秋季中最低,同时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在季节间无显著差异。中华姬鼠和社鼠亚成年组、成年组及老年组肥满度与海拔无显著的线性关系。分析认为,中华姬鼠老年组个体可能在应对外界环境方面要强于幼年个体而具有最高的肥满度,成年个体肥满度的季节变化可能受食物资源季节差异和繁殖能量需求的影响;社鼠成年及老年个体能通过相应的季节性调节维持肥满度的稳定,而亚成年个体在调节方面较弱,故其肥满度在夏秋季最低。

    • 塔里木兔与家兔胰腺水通道蛋白表达的比较

      2013, 48(6):958-963. CSTR:

      摘要 (2396) HTML (0) PDF 6.45 M (2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检测塔里木兔(Lepus yarcandensis)胰腺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和4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以探讨水通道蛋白在塔里木兔适应干旱缺水环境中的作用。采用常规 H.E染色观察塔里木兔胰腺组织学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1和AQP4在胰腺中的分布位置及表达,并与家兔(Oryctolagus curiculus)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QP1在胰腺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细胞、泡心细胞和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均有表达;AQP4在小叶间导管基底膜和胰岛细胞膜上有表达。与家兔相比,AQP1 在塔里木兔胰腺外分泌部的表达较弱,而在小叶内导管的表达较强;AQP4在塔里木兔胰腺内分泌部的表达较低。以上结果说明,AQP1在塔里木兔胰腺小叶内导管的表达上调,推测可能加强了浓缩胰液的能力,以尽量保住体内的水分,这是塔里木兔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性调节。与家兔相比,塔里木兔胰腺AQP1和AQP4的表达均较低,说明塔里木兔胰腺水液代谢能力比家兔低,这可能与塔里木兔所食食物营养匮乏有关。

    • 中国美利奴羊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部分肉质性状的相关性

      2013, 48(6):964-970. CSTR:

      摘要 (2429) HTML (0) PDF 4.63 M (2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检测中国美利奴羊(Ovis aries var. Merino)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外显子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的相互关系,为该品种绵羊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H-FABP基因外显子2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AA型和BB型在778位均发生了C缺失,939位均发生了A→G转换,BB型还在789位发生了T→C转换,该突变导致所编码氨基酸发生了缬氨酸→丙氨酸的替换;BB型为IMF的优势基因型,与AB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AA型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BB型对肌纤维直径存在负相关。结果提示,中国美利奴羊H-FABP基因外显子2具有多态性,该基因可能是中国美利奴羊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者与控制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 >综述
    • 涡虫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3, 48(6):971-978. CSTR:

      摘要 (2745) HTML (0) PDF 1.00 M (42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涡虫由于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而成为发育生物学及再生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此外,其在有性生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也备受人们关注。目前,涡虫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主要围绕两个热点问题开展工作:1.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转化的诱因及机制的探讨;2.生殖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有关生殖转化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涡虫的性化相关事件以及性化物质的本质探索;截至目前已克隆并对其表达和功能进行探讨的涡虫生殖相关基因主要有DjPTK1、vasa-like 基因、DeY1、Drygnanos相关基因以及Drpiwi-1等。此外,本文也对有关涡虫生殖生物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 >动态与其他
    • 云南发现小滨鹬

      2013, 48(6):833-833. CSTR:

      摘要 (2221) HTML (0) PDF 692.29 K (2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北京发现凤头鹰和黑翅鸢

      2013, 48(6):851-851. CSTR:

      摘要 (2227) HTML (0) PDF 710.77 K (2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动物学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

      2013, 48(6):904-904. CSTR:

      摘要 (1860) HTML (0) PDF 698.52 K (2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豹猫

      2013, 48(6):952-952. CSTR:

      摘要 (1997) HTML (0) PDF 691.69 K (2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动物学杂志》征稿简则

      2013, 48(6):979-980. CSTR:

      摘要 (1795) HTML (0) PDF 736.41 K (2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动物学杂志》2013年第48卷总目次

      2013, 48(6):981-981. CSTR:

      摘要 (1911) HTML (0) PDF 925.05 K (3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