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4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发现藏酋猴分布

      2014, 49(6):793-797.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1 CSTR:

      摘要 (2829) HTML (0) PDF 3.31 M (28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8月下旬至2013年12月上旬,在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首先通过走访询问确定预调查区域,然后采用“V”型路线法进行调查。发现保护区内茶园附近山体中部陡峭悬崖区域向阳侧的落叶阔叶林带(107°38′~107°39′E, 32°62′N, 海拔: 1 424 m~1 589 m)至少有1群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分布,共有个体约35只,并按年龄结构组成初步预测该群体处于增长中。

    • 浑善达克沙地三趾跳鼠体重与年龄划分

      2014, 49(6):798-803.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2 CSTR:

      摘要 (2428) HTML (0) PDF 2.39 M (2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哺乳动物的年龄划分始终是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同时鼠类年龄划分方法在害鼠的预测和控制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于三趾跳鼠的生态、疫病、进化等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有关该鼠种年龄鉴定的研究和鼠类年龄组划分与鼠种的实际年龄对应的研究尚属空白。2002年到2003年间,我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采用常规夹线方法对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的种群年龄进行调查,对每只捕获的三趾跳鼠样本进行了体长、体重、胴体重、繁殖特征进行记录,利用胴体重为标准,参考样本出现的时间(月份)及繁殖特征,将三趾跳鼠划分年龄组。结果表明,捕获到的三趾跳鼠可划分为3个自然年龄组,1龄组(胴体重≤71 g),2龄组(71<胴体重≤90 g),3龄组及以上(胴体重>90 g),三趾跳鼠最大年龄至少3龄。鉴定三趾跳鼠年龄运用胴体重法相对简便准确。

    • X射线对小鼠胰腺组织结构及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014, 49(6):804-810.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3 CSTR:

      摘要 (2261) HTML (0) PDF 2.62 M (24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X射线对小鼠胰腺组织和血清胰岛素含量及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将成年小鼠随机分为1Gy ,3Gy,5Gy实验组和0Gy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小鼠给予对应剂量X射线辐射(连续3d,每d一次),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胰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双抗体夹心法和比色法测定胰岛素含量及胰淀粉酶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X射线辐射引起小鼠胰腺组织肿胀,细胞核变大,细胞变性、坏死;1Gy辐射组小鼠胰岛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Gy和5 Gy辐射组小鼠胰岛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3Gy辐射组小鼠淀粉酶活性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5Gy辐射组小鼠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X射线影响小鼠胰腺组织结构及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血清胰淀粉酶活性。

    • 杂色山雀繁殖期与非繁殖期食物组成及利用

      2014, 49(6):811-819.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4 CSTR:

      摘要 (3265) HTML (0) PDF 2.96 M (27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物资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研究鸟类不同时期的食物选择和利用对于了解该物种取食行为的可塑性和生态适应性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2年4月至2013年10月,通过取食行为观察、育雏分析和投食实验来研究杂色山雀(Parus varius)繁殖期与非繁殖的食物组成及利用的差别。结果发现,杂色山雀繁殖期与非繁殖期存在显著的食物差别,繁殖期完全取食动物性食物,而非繁殖期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少量昆虫。繁殖期成鸟取食的食物主要为鳞翅目、蜘蛛目、鞘翅目、双翅目以及少量的直翅目、异翅亚目以及膜翅目动物,育雏的食物资源主要为鳞翅目幼虫(67.86%),其次为蜘蛛目、鳞翅目成虫、膜翅目以及鞘翅目幼虫和少量直翅目,但与成鸟的食物存在显著区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的比例极高。非繁殖期的食物主要以植物种子(48.91%)和浆果为主(51.09%),其中,浆果的比例较高,对16种潜在食物资源的取食选择也证明对浆果类食物具有较明显的偏爱。杂色山雀不同时期的食物差别和食性的可塑性可能是由于食物供给和能量需求的季节性变化造成的,但对于自然生境中各种食物资源丰富度的季节性变化,及对杂色山雀取食选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 云南蒙自坝区湖泊越冬水鸟组成和变化趋势初报

      2014, 49(6):820-829.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5 CSTR:

      摘要 (2641) HTML (0) PDF 2.41 M (24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264号国际重点鸟区位于云南蒙自坝区,但缺乏系统的鸟类数据。2006-2014 年,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蒙自坝区的三个湖泊长桥海、大屯海和三角海(简称“三湖”)进行水鸟调查,累计记录到水鸟12科33属63种。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1种(黑鹳Ciconia nigra),国家II级保护动物2种(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彩鹮Plegadis falcinellus),极危(CR)鸟类1种(青头潜鸭Aythya baeri),近危(NT)鸟类4种。在长桥海记录的水鸟种类和数量最多,但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在三角海记录到的鸟类种类较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在大屯海记录到的鸟种和数量都很少。分别对三湖越冬水鸟种数、数量和雁形目、骨顶鸡和鹳形目水鸟数量变化趋势进行了Man-Kendall检验,发现调查期间,三湖越冬水鸟种数和数量无显著变化,骨顶鸡数量无显著变化趋势,雁形目水鸟略有下降趋势,而鹳形目水鸟有显著下降趋势。鉴于三角海记录到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鹳形目水鸟数量,建议扩大第264号国际重点鸟区范围,将其纳入。

    • 白头鹎的的体温调节与蒸发失水

      2014, 49(6):830-840.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6 CSTR:

      摘要 (2598) HTML (0) PDF 1.98 M (24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开放式呼吸测定仪和数字式温度测量仪,在环境温度为5.0~35.0℃范围内,测定白头鹎的体温、代谢产热和蒸发失水(EWL),并计算其热传导等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白头鹎的热热中性区为25.0~32.0℃;基础代谢率(BMR)为(3.67±0.03)ml O2 g-1 h-1,是体重预期值的64%。平均最小热传导为(0.15±0.00)ml O2 g-1 h-1-1,是体重预期值的124%。蒸发失水与产热的比率(EWL/RMR)在5.0~35.0℃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35℃时达到峰值,为(1.71±0.07)mg H2O/ml O2。代谢水和蒸发失水的比率(MWP/EWL)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下降,在16.4℃时,MWP/EWL为1。这些结果表明了白头鹎具有较低的基础代谢率和高的热传导,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高寒草甸常见雀形目鸟类的卵壳特征

      2014, 49(6):841-851.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7 CSTR:

      摘要 (2420) HTML (0) PDF 2.18 M (2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胚胎发育的屏障,卵壳特征如卵壳厚度和气孔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研究了高寒草甸繁殖的7种代表性雀形目鸟类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小云雀(Alauda gulgula)、黄头鹡鸰(Motacilla citreola)、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粉红胸鹨(Anthus roseatus)、黄嘴朱顶雀(Carduelis flavirostris)、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的卵与卵壳特征,以探索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不同科鸟类的适应性调节。结果发现,7种鸟类中,除小云雀和角百灵之外,其他鸟类的卵与卵壳特征均有显著的种间差异(除卵壳厚度和气孔直径之外);对7种鸟类卵壳厚度、气孔密度、卵体积、卵重之间的线性拟合显示,卵壳厚度、卵体积与气孔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卵壳厚度:P = 0.11,卵体积:P = 0.09),卵重、卵体积与卵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卵重:r2 = 0.46,P < 0.001;卵体积:r2 = 0.44,P < 0.001);对7种鸟类卵的数据与繁殖期雌鸟平均体重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平均卵重、卵壳厚度的差异与雌鸟体重成正相关(卵重:r2 = 0.66,P = 0.03;卵壳厚度:r2 = 0.92,P < 0.01);对6种鸟类(缺乏粉红胸鹨窝卵数数据)卵的数据与孵卵相关变量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卵壳厚度及气孔率与窝卵数成负相关(卵壳厚度:r2 = 0.64,P = 0.056;气孔率:r2 = 0.87,P < 0.01),6种鸟类(缺乏树麻雀巢杯指数数据)气孔率与巢杯指数或巢型无显著相关性(巢杯指数:P = 0.49,巢型:P = 0.435)。卵表面积和总气孔数解释了大部分气孔率差异(87%),卵重和气孔率与孵卵期无显著相关(P = 0.77),气孔率显著低于预期气孔率(P<0.001)。这些结果表明,种间的遗传性(如成鸟的形态、窝卵数等)决定了大部分卵与卵壳特性的差异,但是为适应高寒低氧的气候特征,不同种的鸟都具有相对厚的卵壳和低的气孔率特征,说明环境因素同样影响卵的进化。另外,单纯的卵特性(卵体积和气孔率)并不能决定孵卵期的长短,亲鸟的孵卵行为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角百灵虽然离巢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孵卵期却相对较短,这可能与其较高的气孔率有关。

    • 长江上游江津和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估算

      2014, 49(6):852-859.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8 CSTR:

      摘要 (2627) HTML (0) PDF 1.97 M (2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种群数量及分布,2007~2009年对江津和宜宾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和渔获物组成进行了调查,根据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对该江段的年渔获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FISATⅡ渔业评估软件中体长股分析模块对圆口铜鱼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2007、2008和2009年,江津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267 850、689 975和586 575尾,宜宾江段鱼类年总渔获量分别为485 100、108 075和169 950尾;其中,江津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56 932、98 323和100 620尾,宜宾江段圆口铜鱼的年渔获量分别为66 099、16 952和32 812尾。渔获个体主要分布在80~220mm体长组。估算出2007~2009年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319 416、905 715和1124 470尾,年均值为783 200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25.33、129.72和244.48 t,年均值为133.18 t。宜宾江段圆口铜鱼年资源量分别为469 395、191 207和200 197尾,年均值为286 933尾;以质量计,年资源量分别为60.18、43.11和15.14 t,年均值为39.48 t。以上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江津江段圆口铜鱼年均资源量大于宜宾江段;2007~2009年宜宾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下降趋势,而江津江段圆口铜鱼资源量呈上升趋势。

    • 青鱼逃逸过程中的疾冲-滑行游泳行为

      2014, 49(6):860-866.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09 CSTR:

      摘要 (2434) HTML (0) PDF 2.55 M (2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实验以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了通过电击实验鱼受到惊吓而产生的快速逃逸游泳行为,并定量分析了其疾冲游泳过程中加速度、最大疾冲游泳加速度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在自然光照下,保持实验水温为(20.0±1.0)℃。青鱼的3种不同体长规格分别为稚鱼(9.21±1.89)cm(n=30)、幼鱼(17.83±2.67)cm(n=30)和亚成体(61.45±0.80)cm(n=10)。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鱼逃逸游泳行为主要以疾冲-滑行的游泳方式进行,即实验鱼到达最大疾冲速度后身体保持固定直线不变的形式减速。3种实验体长的青鱼,其对应的最大绝对逃逸速度分别为(1.261±0.279)m/s、(1.542±0.280)m/s和(2.292±0.567)m/s,到达最大逃逸速度的时间分别为(0.249±0.089)s、(0.293±0.067)s和(0.216±0.024) s,对应的最大相对逃逸速度(实验鱼每秒内游泳距离相对于体长的倍数)分别为(13.694±3.032)BL/s、(8.648±1.571)BL/s和(3.729±0.923)BL/s。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鱼的绝对疾冲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亚成体的最大疾冲游泳速度显著大于稚鱼(P<0.05);相对疾冲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3种实验鱼之间的最大相对疾冲游泳速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亚成体的绝对滑行游泳加速度的绝对值显著高于幼鱼和稚鱼(P<0.05)。3种实验鱼之间的相对滑行加速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体内脂肪转移

      2014, 49(6):867-874.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0 CSTR:

      摘要 (2553) HTML (0) PDF 3.75 M (2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凤鲚是西太平洋一种短距离江海洄游的重要经济鱼类。为探讨其在溯河产卵洄游过程中卵巢发育的能量来源,本文对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雌性个体的性腺发育、摄食状况以及肝胰腺、肌肉和卵巢等的粗脂肪含量作了分析。结果显示,(1)凤鲚雌性个体的卵巢发育并不同步。繁殖初期的5月下旬以III期和 IV期个体为主,两者合占雌性个体的87%;之后,成熟个体逐渐增多,至繁殖期结束前的8月,V期个体占44.27%。(2)77%和90%的III、IV期雌性个体,以及所有V、VI期雌性个体均为空胃,但有93%的II期雌性个体胃充塞度为1级和2级,表明凤鲚雌性个体在繁殖期并不摄食,但产卵不久即开始摄食。(3)III期雌性个体的肌肉粗脂肪含量仅1.92%(鲜重,氯仿-甲醇法),而卵巢却聚集了身体总脂量的62.43%。这种将有限能量集中于繁殖器官的现象,可能是小型鱼类难于作长距离溯河产卵洄游的原因之一。(4)自III期至VI期,雌性个体肌肉和肝胰腺的脂肪含量共下降了12.5%和14.35%,其中III期至IV期的早期发育阶段分别下降了7.29%和3.65%,而IV期至V期的晚期发育阶段则分别下降了4.49%和8.63%。这可能预示着肌肉储存的能量首先供给了繁殖活动早期的洄游和代谢,而肝胰腺储存的营养则可能是完成最后产卵过程的助推器。

    • 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特征

      2014, 49(6):875-885.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1 CSTR:

      摘要 (2508) HTML (0) PDF 3.92 M (2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濒危鱼类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外周血细胞的特征,以采自长江中游沅江水系清水江共计21尾稀有白甲鱼的血液为材料,采用常规方法对稀有白甲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形态、大小和数量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稀有白甲鱼红细胞数量为(1.75±0.44)×106 个/ L,白细胞数量为(4.91±1.95)×105 个/ L。在血涂片上共计观察到了5种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没有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其5种白细胞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其数量比例关系为: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这5种白细胞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大小关系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与已报道的鱼类相比,稀有白甲鱼白细胞的数量明显较高,红细胞数量较多、体积相对较小,可能与其适应流水生活相关。

    • 团头鲂黏蛋白基因Muc5b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4, 49(6):886-896.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2 CSTR:

      摘要 (2369) HTML (0) PDF 3.20 M (2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黏液(mucus)在鱼体防御外界病原侵袭、信息传递、调节渗透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黏蛋白(mucin)作为黏液的基础骨架组分,与其相关的研究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本研究中,作者克隆获得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Muc5b mRNA 的部分序列3895 bp,并通过qRT-PCR分析了Muc5b在团头鲂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及其在捕捞应激后在鳃和表皮中的表达变化。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团头鲂Muc5b与鲤等脊椎动物的Muc5b有较高的同源性,其N端含有黏液蛋白特异性结构域:三个VWD区域,三个C8区域,二个TIL区。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uc5b在鳃和表皮表达量相对较高,在脑、脾、肾中表达水平较低,在肝、肠道几乎不表达。捕捞应激后1 h时鳃中Muc5b显著降低(P < 0.05),24 h时恢复初始水平;表皮中4 h时Muc5b显著上升(P < 0.05),24 h时恢复到初始水平。

    • 饥饿胁迫对刀鲚形体、体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014, 49(6):897-903.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3 CSTR:

      摘要 (2580) HTML (0) PDF 2.71 M (23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室内养殖刀鲚为试验对象,研究20天的短期饥饿对其形体、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组分别在第0、2、5、10、15和20天取样。结果表明,脏体比和肝体比在饥饿的第2天即显著下降(P<0.05),肥满度和体质量在20天的饥饿期内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05)。刀鲚肌肉粗脂肪在第5天显著下降(P<0.05),下降5.99%,而粗蛋白含量在第15天时才显著降低(P<0.05),水分在整个饥饿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第10天显著上升(P<0.05),粗灰分含量在饥饿期间变化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和皮质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血清甘油三酯和血糖总体呈先急速下降并维持一定水平,其中甘油三酯在饥饿至第2天显著下降(P<0.05),血糖浓度在第5天显著下降(P<0.05)。表明短期饥饿胁迫使刀鲚形体发生一定的变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刀鲚首先先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来满足能量供应,再动用蛋白质来维持体内的正常代谢,血液生化指标也发生与饥饿相适应的变化。

    • 葡萄糖和维生素C对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ACC、FAS及CPTⅠ活性的影响

      2014, 49(6):904-912.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4 CSTR:

      摘要 (2485) HTML (0) PDF 3.72 M (2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ACC、FAS及CPT I活性变化及葡萄糖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采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过程中ACC、FAS及CPT I活性变化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在卵黄囊仔鱼发育过程中,对照组与维生素C组中ACC和FAS活性呈上升趋势,CPT I活性呈“下降-上升”变化趋势,而葡萄糖组ACC、FAS及CPT I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3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C组ACC活性在内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FAS活性在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CPT I活性在内源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ACC、FAS及CPT I在维持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发育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15g/L的葡萄糖溶液可通过调节仔鱼体内脂质代谢酶的活性而形成新的脂质代谢水平,以满足仔鱼生长发育需要;而30mg/L的维生素C对维持仔鱼发育中体内正常的脂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 海月水母生长规律及水管系统发育研究

      2014, 49(6):913-920.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5 CSTR:

      摘要 (2813) HTML (0) PDF 3.06 M (3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烟台海域海月水母水母体阶段伞径、腕长及体重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对其生长过程中水管系统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海月水母体重(W)与伞径(D:15~150㎜)呈幂函数增长;腕长(L)与伞径(D)呈线性关系;伞径生长曲线方程为:Dt = 4×10-6t4-0.0014t3 0.1087t2 0.5079t 9.428 (R2=0.9993)。。海月水母初生碟状体出现主辐管与间辐管,3日龄时碟状体出现从辐管,11日龄时出现环管、分离点。随着水母的生长,伞径增大,水管系统的分离点数与聚合点数逐渐增多,成熟时1/4伞部分离点数最多为66个,聚合点数最多为32个。

    • >研究简报
    • 沙丘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

      2014, 49(6):921-924.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6 CSTR:

      摘要 (2600) HTML (0) PDF 2.48 M (26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沙丘鹤(Grus canadensis)在中国的分布状况传统上被认为是迷鸟。2013年3月2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獾子洞湿地进行水鸟调查时,发现一只大型涉禽,经野外观察和查阅文献后确认为沙丘鹤,是辽宁省鸟类新纪录。目前我国已有沙丘鹤分布记录的地区还包括上海、江苏、江西、山东、北京、河北、吉林和黑龙江。结合文献及近年来沙丘鹤在我国稳定的越冬记录,我们认为该种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应为罕见冬候鸟。

    • >技术与方法
    • 白鹤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实验

      2014, 49(6):925-929.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7 CSTR:

      摘要 (2302) HTML (0) PDF 1.89 M (2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索鹤类精液冷冻保存和使用技术,2003~2005年,进行了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冷冻精液保存及人工授精实验。使用Beltsville家禽精液稀释液作为白鹤精液稀释液,12%的二甲基亚砜(DMSO)为冷冻液。精液样本冷冻经过三个阶段的降温,最后保存在液氮中。成功保存了编号93001雄性白鹤精液36 支(0.2 ml/支)。冷冻精液在0~4℃冰水中解冻3~5 min,解冻后白鹤精液精子活率为29.3%±15.5%(n=16),2004和2005年分别为92101号雌鹤产的两窝卵进行人工授精实验,2年共产卵5枚,其中1枚卵受精并成功孵化。实验发现在雌鹤产卵前一周和产卵期间每天输精,并增加每次输精量,同时在产完1枚卵后4 h内完成一次输精,效果最佳。

    • 切鳍标记对唐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2014, 49(6):930-937.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8 CSTR:

      摘要 (2325) HTML (0) PDF 2.99 M (1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通过测定完全切除背鳍、臀鳍、尾鳍或双侧胸鳍后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临界游泳速度来评价切鳍标记对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增量(ΔU)为36 mm/s,持续时间(Δt)分别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的条件下,唐鱼临界游泳速度会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鳍组织完整的唐鱼〔体长(24 ± 1)mm〕,在不同持续时间(Δt)条件下,其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crit)为(251.98 ± 11.04)mm/s ~(333.78±12.44)mm/s;同等条件下,切除唐鱼的背鳍或臀鳍均不会对唐鱼的绝对临界游泳速度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切除唐鱼的尾鳍或胸鳍后其临界游泳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切除尾鳍后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平均下降47.20%,切除胸鳍后平均下降22.98%,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图2)。研究表明背鳍切除可作为野外唐鱼短期标记-重捕的手段之一。

    • >综述
    • 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2014, 49(6):938-951.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19 CSTR:

      摘要 (3369) HTML (0) PDF 1.76 M (30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雌一雄单配制鸟类中,雌性个体与配偶外雄性发生交配的行为称为婚外交配,继而导致了婚外受精产生婚外子代的现象称为产生了婚外父权。婚外父权广泛存在于鸟类中,针对其发生和影响因素已经成为了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收集了近十年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方面的研究文献,从婚外父权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的研究进展。婚外父权发生原因的探讨主要包括:1、从两性的角度探讨雌雄两性在婚外行为中不同的进化繁殖策略。雄性策略旨在增加自身的繁殖输出;有关雌性策略则提出了确保受精假说、食物供给假说、遗传利益假说等,但目前尚存争议;2、在遗传利益假说中较常见的又分为3个假说:“优秀基因”假说、“遗传相容性”假说和“遗传多样性”假说,该三种假说是针对雌性从遗传方面获得的利益而提出的,不断有报道指出雌性配偶选择会被潜在的雄性遗传特性所影响;3、非遗传利益——母系效应影响婚外父权的进化。一些研究指出遗传质量参数,如体重、身体大小、存活率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可能会存在母系效应。婚外父权发生的影响因素这里主要指环境因素,包括繁殖同步性、繁殖密度、栖息地环境、产卵及孵化时机等。由于物种不同,受到环境压力不同,导致婚外父权发生率千差万别。最后本文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尽管近十年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鸟类婚外父权现象,但是该领域仍然存在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未解决的问题,而相关实验操作和理论的完善是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关键。

    • >动态与其他
    • 广西弄岗发现林雕鸮

      2014, 49(6):903-903.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20 CSTR:

      摘要 (2322) HTML (0) PDF 1.22 M (2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雪山蝮产子一例报道

      2014, 49(6):912-912.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21 CSTR:

      摘要 (2022) HTML (0) PDF 1.92 M (2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陕西省发现刘氏链蛇

      2014, 49(6):952-952. DOI: DOI: 10.13859/j.cjz.201406022 CSTR:

      摘要 (2090) HTML (0) PDF 2.94 M (26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