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50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内蒙古中部蒙古野驴春季食性分析

      2015, 50(3):321-328.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1

      摘要 (2235) HTML (0) PDF 361.78 K (28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年3 ~ 5月和2013年3 ~ 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中蒙边境地区,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野外观察,分析研究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hemionus)春季的食物组成。在取食点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种类鉴定发现共有20科45种植物;野外共观察到蒙古野驴取食群162次,群体平均大小为29.32头,采集粪样175个,将采集到的粪样按月分组,并组成6个混合粪样组。粪样显微分析结果表明,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蒙古野驴,在春季共取食15科31种植物,其中实际采食比例(DR)禾本科植物54.88%、藜科植物17.37%、柽柳科植物6.64%、豆科植物6.52%;在取食植物中,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24.38%)、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15.11%)、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9.92%)、狗尾草(Setaria viridis)(6.97%)、红沙(Reaumuria soongorica)(6.64%)、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5.67%)、糙隐子草(Kengia squarrosa)(5.10%),是主要取食植物种类,占取食植物的73.79%。春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数比冬季多,各种植物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的差异不显著,低选择性是蒙古野驴春季取食对策的显著特征。

    • 四川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特征的初步研究

      2015, 50(3):329-33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2

      摘要 (2136) HTML (0) PDF 751.82 K (3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形是动物栖息地中非常稳定的环境因素。了解有蹄类特殊时期对地形的偏好,既有助于揭示动物行为策略形成的机制,又有助于我们实施保护和管理。本文对羚牛( 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春季地形选择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数据来自于 4 只佩戴 GPS 无线电颈圈的羚牛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的定位数据。通过羚牛活动位点与可选择地形的 7 个地形因素(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地形起伏度、距峭壁距离、距山脊距离)的比较分析,发现羚牛在春季对地形存在选择。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影响羚牛春季地形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地形复杂度因子(坡度、地形起伏度),反捕食因子(海拔、距峭壁距离)和坡位因子(坡位)三类因素。 与可供选择地形相比,羚牛利用的地形更偏离峭壁或陡坡、坡度更缓、海拔更低、明显偏离山脊、地形起伏程度较低。羚牛显著倾向于选择平坡和中位坡,且主要选择阴坡和阳坡。雌雄个体在 7 个地形因素的偏好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雌性在距离峭壁和距离山脊的距离以及坡位的选择上与可供选择地形均无显著的差异。

    •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序列变异分析青海东部甘肃鼢鼠遗传多样性

      2015, 50(3):337-351.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3

      摘要 (2631) HTML (0) PDF 550.34 K (26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是一种终年营地下独居生活的小型掘土类动物。本文通过测定mtDNA的控制区部分序列(530 bp)变异,分析青海东部地区8个甘肃鼢鼠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158个样本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39种单倍型,整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高(0.9532)、核苷酸多样性低(0.00636)。歧点分布和中性检验均说明青海东部甘肃鼢鼠种群在历史上存在着快速扩张的事件。基于邻接法构建的网络关系图中,单倍型呈星状分布,没有按地理位置形成对应类群。Nm值显示多数地理种群间基因流贫乏,AMOVA结果显示种群内与种群间遗传变异分别为48.82%、51.18%,遗传分化明显。Mantel分析表明甘肃鼢鼠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说明距离隔离对甘肃鼢鼠种群分化具有重要作用。甘肃鼢鼠的这种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特点,可能是第四季气候变迁及地下挖掘生活方式下较小的迁移扩散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妊娠及哺乳期母鼠注射麻黄素对仔鼠肝组织TGF-β1和c-Fos表达的影响

      2015, 50(3):352-358.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4

      摘要 (2188) HTML (0) PDF 515.31 K (2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妊娠及哺乳期小鼠(Mus musculus)注射麻黄素后对仔鼠肝组织TGF-β1及c-Fos表达的影响,将30例受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麻黄素组。麻黄素组小鼠从受孕第3 d开始连续腹腔注射6.0 g/L麻黄素溶液直到分娩后15 d,每天注射2次,每次0.2 ml;对照组每天2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称量检测仔鼠体重和肝重的变化,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仔鼠肝组织中细胞生长因子TGF-β1和原癌基因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麻黄素组仔鼠体重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仔鼠肝组织中TGF-β1、c-Fos蛋白阳性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强(P<0.05或P<0.01),表明妊娠及哺乳期小鼠注射麻黄素影响仔鼠肝脏的发育。

    • 北热带石灰岩地区红耳鹎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

      2015, 50(3):359-36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5

      摘要 (2358) HTML (0) PDF 388.28 K (3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热带鸟类的生活史进化策略与温带鸟类的不同,而迄今对热带鸟类的研究却非常缺乏,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在我国北热带地区分布广泛,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2010年至2014年春夏季,对北热带石灰岩地区红耳鹎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本次采用系统搜寻法和根据亲鸟行为进行寻巢,应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红耳鹎的产卵期集中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喜筑巢于灌木和人工种植的苹婆(Sterculia nobilis)树(图1d)。平均窝卵数为(3.4 ± 0.5)枚(3 ~ 4枚),卵重(2.59 ± 0.29)g,卵大小(21.10 ± 1.73)mm ×(15.35 ± 1.50)mm(n = 31)。总的繁殖成功率为36.16%(表3),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天敌捕食、弃巢和人为干扰。一年繁殖一次和较低的繁殖成功率是研究地的红耳鹎有较大窝卵数的主要原因。红耳鹎在巢址选择时主要考虑避雨因子、避敌因子和灌木因子(表1、2)。

    • 人工饲养条件下胎生蜥蜴蜕皮行为的观察

      2015, 50(3):366-371.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6

      摘要 (2493) HTML (0) PDF 392.89 K (28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5 ~ 8月,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胎生蜥蜴(Zootoca vivipara)的蜕皮行为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胎生蜥蜴成体在繁殖期间(6 ~ 7月份)的蜕皮次数为0 ~ 3次,不同性别之间的蜕皮次数没有显著差异,且蜕皮次数与个体的体长、体重无关。成体的蜕皮周期不恒定,最短为8 d左右,与仔蜥的蜕皮周期基本相同。仔蜥的蜕皮行为与其异速生长有关,且随着蜕皮行为次数的增加,蜕皮过程的持续时间逐渐减少。胎生蜥蜴成体的蜕皮一般较为完整,除一小部分外,均可翻转后完成蜕皮,而仔蜥不翻转,这种特殊的蜕皮方式可能与人工饲养条件有关,也可能与胎生蜥蜴栖息地的气候条件、行为策略等因素相关。

    • 中华大蟾蜍蝌蚪变态过程中肩带与前肢的发育及骨化次序

      2015, 50(3):372-380.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7

      摘要 (2220) HTML (0) PDF 437.97 K (4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骨骼双染色法,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33 ~ 46期蝌蚪的肩带及前肢骨的发育和骨化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肩带从36期开始出现,39期通过肌肉与荐前椎Ⅱ、Ⅲ连接,在45期胸骨出现,肩带各结构的出现和骨化起始于肩臼窝邻近的范围;前肢骨出现及骨化的方向是从近端到远端、从轴后到轴前的。肩带和前肢骨的出现有助于缓冲无尾两栖类登陆后运动产生的振动,反映了无尾类蝌蚪在变态过程中由水栖生活到陆栖生活的适应。

    • 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生物学特征的年际变化

      2015, 50(3):381-38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8

      摘要 (2744) HTML (0) PDF 539.43 K (27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10~2013 年连续4个年度在日本海进行鱿钓生产采集的样本,利用SSPS软件统计拟合生长和Logistic曲线的方法,分析了太平样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胴长、体质量、性别、性成熟度和摄食强度等生物学特征,以及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群体结构和组成的年际变化。太平洋褶柔鱼总样本数量为388尾,其中雌、雄个体的平均胴长分别为231 mm和230 mm,优势胴长组为220~250 mm。各年度样本的雌雄性比均接近1:1,总性比为0.89。胴长和体质量关系呈幂函数变化。Logistic曲线拟合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其中雌性为216.04 mm,雄性为216.71 mm。样本以性成熟个体为主,成熟率(Ⅲ、Ⅳ和Ⅴ期)高达78.35%。摄食强度主要分布在Ⅰ、Ⅱ、Ⅲ等级,从胃含物组成的出现频率来看,以鱼类最高且主要是沙丁鱼类和灯笼鱼类,频率达70%以上;头足类次之,甲壳类较少。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各年度的群落结构稍有差异,推测其生长发育与海洋环境因子关,如温度、海流、盐度、饵料丰度等不同变化造成。

    • 珠江水系鱼类一新纪录——带刺光唇鱼(鲤形目:鲤科)

      2015, 50(3):390-39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09

      摘要 (2638) HTML (0) PDF 368.45 K (40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5月及2010年8月在广东省增城市及河源市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20尾经鉴定为珠江水系鱼类新纪录——带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spinifer Yuan,Wu & Zhang,2006)。该种主要鉴别特征包括:(1)体侧具有5 ~ 6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每条约占2列鳞片宽,向下延伸至侧线以下2行鳞片,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2)第2条垂直条纹位于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的下方;(3)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后缘具细小的锯齿;(4)背鳍鳍间膜外缘2/3黑色。标本现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标本室。

    • 多斑岭鳅嗅觉器官表面超微结构及其形态适应

      2015, 50(3):396-40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0

      摘要 (2652) HTML (0) PDF 485.10 K (2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斑岭鳅(Oreonectes polystigmus)是营洞穴生活的鱼类,嗅觉器官在其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对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的4尾多斑岭鳅标本进行了解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多斑岭鳅嗅囊上皮超微结构,以期了解嗅觉器官适应洞穴黑暗环境而产生的形态适应。多斑岭鳅的嗅囊呈椭圆型,嗅囊长径平均为1.24 mm,长径与眼径比平均为1.36,揭示为其“嗅觉”鱼类。其嗅轴为直线型,嗅囊腔内对称紧密排列两排嗅板,嗅板数为22–24个。单个嗅板呈卜状亚型,舌状突起较发达。观察发现非感觉纤毛连续广布在嗅板各个部位,但在嗅板近嗅轴处则较少,此处裸露的表皮多褶皱,其上分布很多细微小孔。感觉纤毛主要在非感觉纤毛分布较稀疏的地方。上皮表面微绒毛多,一般在非感觉纤毛下,前后两端嗅板上的微绒毛数量相对较少。多斑岭鳅嗅囊水动力机制应属纤毛摆动型。嗅孔数目分布不均,中间嗅板上的嗅孔较嗅轴前、后分布的嗅板为多,同一嗅板上近嗅轴处的嗅孔最多。由于纤毛分布不均,嗅上皮可分为裸露区和非裸露区,一般裸露区和非裸露区边界清晰,嗅轴上非感觉纤毛和微绒毛主要分布在非裸露区的凹槽里。嗅轴和嗅板近嗅轴处裸露区面积较大,嗅轴裸露区上皮被一系列的连续的微脊切割成多边形,多边形内具有许多隆起与小孔。嗅轴处正是嗅囊中水流回流的区域,为感受水中气味的重要位置,推测与洞穴生活的习性有密切关系。

    • 大鳞裂峡鲃繁殖生物学特征

      2015, 50(3):405-41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1

      摘要 (2553) HTML (0) PDF 452.37 K (3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9、2010和2013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的南腊河共收集大鳞裂峡鲃繁殖生物学研究样本438尾。研究结果表明:大鳞裂峡鲃雌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28 mm、体重270.3 g,雄性群体初次性成熟体长205 mm、体重172.5 g,对应年龄均为4龄。大鳞裂峡鲃雌、雄繁殖群体的成熟系数年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成熟系数值在1月、3月、4月呈逐渐增大趋势,5月显著上升,6月达到最高峰,7月急速下降,8月至9月趋于平缓。繁殖活动每年4月开始,一直可持续至10月,主要集中在5~6月。大鳞裂峡鲃雌雄性比为1:1.19,与鲃亚科其他部分鱼类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的情况相反;繁殖盛期则雌性数量多于雄性。繁殖群体由4~8龄共5个年龄组组成,雌、雄群体均以5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大鳞裂峡鲃属单次产卵鱼类。平均卵径1.18mm;绝对繁殖力为63 393 粒,相对繁殖力为70.04 粒/g。与鲃亚科其它部分鱼类比较,大鳞裂峡鲃的卵径相对较小而繁殖力较大。

    • 低盐对菊黄东方鲀幼鱼生长、存活、耗氧、鳃Na /K -ATP酶以及肝抗氧化酶的影响

      2015, 50(3):415-42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2

      摘要 (2231) HTML (0) PDF 351.25 K (2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探讨低盐(0、1.7、5、10、15和20)对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幼鱼生长、存活、耗氧、鳃Na /K -ATP酶以及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研究了菊黄东方鲀幼鱼对低盐的适应性。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幼鱼在盐度0组试验3周后全部死亡,盐度1.7组试验6周幼鱼大量死亡,最后成活率相当低(17.33%),盐度5、10、15和20组的幼鱼在整个试验中没有出现死亡;全长特定生长率在盐度1.7-20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方面,1.7盐度组的比其他盐度组的显著低,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高的全长特定生长率和最高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出现在10盐度组;前6周的饵料系数在盐度1.7~20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最高(1.27)和最低(1.17)的饵料系数分别出现在1.7和10盐度组,总饵料系数在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幼鱼的耗氧率在5~20盐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最低的耗氧率出现在10盐度组;最低的鳃Na /K -ATP酶(NKA)活性出现在10盐度组,盐度(5~20)与NKA活性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拟合(y = 0.0832x2 - 2.1252x 20.915,r2 = 0.9779),由此得到理论上最低NKA活性值出现在盐度12.77;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盐度1.7~20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而10和15盐度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1.7和20盐度组的显著低,盐度(1.7~20)与CAT活性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拟合(y = 0.2577x2 - 5.8076x 87.357,r2 = 0.8771),由此得到理论上最低CAT活性值出现在盐度11.27。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7是菊黄东方鲀幼鱼的生存极限低盐,盐度5以上已经能适合其存活和生长,盐度10~15是的菊黄东方鲀幼鱼的最适宜盐度范围,适当降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鲀幼鱼的养殖生产是有利的。建议菊黄东方鲀幼鱼养殖盐度至少在5以上,最好在10~15范围

    • 配合饲料投喂条件下日本新糠虾雌雄成体的营养成分比较

      2015, 50(3):426-43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3

      摘要 (2581) HTML (0) PDF 280.64 K (2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日本新糠虾成体的营养组成及其与饵料营养组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了日本新糠虾雌雄成体及其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脂类、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饲料中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别为40.48%和9.82%,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 含量和DHA/EPA比值分别为27%和1.34,总氨基酸(TAA)和10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38.80%和16.32%。(2) 雄、雌成体的水分含量均在88%左右,雌体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高于雄体,雄体的磷脂含量显著高于雌体。(3) 除14:0和16:1n-7外,雌雄成体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接近,雄体的ARA、EPA、DHA、∑HUFA和DHA/EPA显著高于雌体,雌体的LOA、LNA和18:4n-3含量高于雄体;雌体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雄体,雄体牛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雌体,雌体的EAA和TAA总量显著高于雄体。(4) 雌体的LOA和LNA的相对保留率高于雄体,而雄体的ARA、EPA和DHA相对保留率高于雌体;雌雄成体对各EAA的相对保留率接近。综上,日本新糠虾成体具有高蛋白、高HUFA、高EAA、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特征,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雌雄亲本的营养组成差异可能暗示其营养需求有所不同。

    • 石磺科3种贝类皮肤显微结构比较

      2015, 50(3):437-44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4

      摘要 (2262) HTML (0) PDF 448.26 K (29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石磺科(Onchidiidae) 3个属的代表物种: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和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的皮肤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及参数测量比较。结果表明,3种石磺的皮肤虽然厚度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均由角质膜、表皮和真皮构成。角质膜是一层覆盖于表皮角质层上的蛋白质薄膜;真皮包括疏松层和致密层,疏松层中嵌有颗粒腺和粘液腺两种腺体。3种石磺的皮肤厚度、各组织相对厚度及腺体数量等均存在差异。将结构差异与石磺的栖息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到:陆栖为主的瘤背石磺皮肤表皮角质化程度高,颗粒腺发达;以水栖为主的里氏拟石磺表皮角质化相对低,粘液腺发达;而水陆两栖的平疣桑椹石磺,皮肤角质化程度介于二者之间,颗粒腺与粘液腺均不发达。研究结果体现了三者不同的生态适应特征,也为深入探讨海洋无脊椎动物从海洋向陆地进化的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 龟足白垩腺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

      2015, 50(3):445-45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5

      摘要 (2102) HTML (0) PDF 841.41 K (3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龟足白垩腺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龟足白垩腺由腺细胞和管道系统组成,整个外周覆有一层结缔组织鞘,在结缔组织鞘中可见成纤维细胞。腺细胞为单细胞腺,腺细胞的发育与个体发育不同步。年幼腺细胞较小,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也为圆形或椭圆形。随着腺细胞的发育,细胞及其细胞核逐渐变大,形状不规则具多态性。成熟腺细胞细胞质电子密度高,充满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线粒体也很丰富,但未见高尔基体。细胞质内含丰富的颗粒状物质以及大小不一的囊泡。细胞质中小囊泡的聚集和融合形成了大囊泡即胞内管。管道系统根据位置和功能划分为四个层次:胞内管、收集管、次级管、初级管。收集管、次级管、初级管的管壁均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初级管较收集管和次级管大且内腔具有几丁质层。收集管的管壁上皮细胞与腺细胞形成隔状连接,各级管壁上皮细胞之间也形成隔状连接,这种结构保证了管道的紧密性。

    • >研究简报
    • 陕西汉阴发现朱鹮新分布

      2015, 50(3):457-45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6

      摘要 (2758) HTML (0) PDF 285.91 K (3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朱鹮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取得的成果使朱鹮分布区的扩大成为可能。2013年6月3日,在陕西汉阴县龙垭镇凤柳村(32°58′06″N,108°31′47″E,海拔526m)发现一对朱鹮(H12♀ 和 B747♂)营巢繁殖,成功出飞3只幼鸟。2014年1月12日,我们又在该地的青泥河畔发现8只朱鹮的越冬觅食群体。其中包括繁殖配对及其3只后代、1只来自洋县野生种群的个体(J41)以及2只无法识别身份的个体。同年5月该繁殖配对成功出飞幼鸟4只。自2011年之后,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个体与洋县野生个体形成配对,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基因交流。汉阴朱鹮新分布的发现表明,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朱鹮野生种群(源种群)向秦岭东部地区扩散的速度,还将有利于朱鹮再引入种群(卫星种群)的建立。

    • 中国鱼类新纪录科——法老鱼科及其一新纪录种记述(仙女鱼目)

      2015, 50(3):460-463.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7

      摘要 (3007) HTML (0) PDF 265.81 K (3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记述了采自中国南海大陆架的1个法老鱼科新记录种,即尼氏法老鱼AnotopterusSnikpariniSKukuev,1998。同时,法老鱼科Anotopteridae、法老鱼属AnotopterusS也是中国鱼类的新记录科和新记录属。标本保存于上海海洋大学鱼类标本馆。

    • 彩鲫与建鲤杂交F1肠道黏膜显微观察

      2015, 50(3):464-46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8

      摘要 (2015) HTML (0) PDF 427.42 K (2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全红体色彩鲫(Carassius auratuas)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的正反交杂交后代进行消化道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建鲤与彩鲫的远缘杂交生产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选择建鲤亲本、彩鲫亲本、鲤鲫F1(建鲤♀×彩鲫♂)和鲫鲤F1(彩鲫♀×建鲤♂)各50条,每组实验鱼日龄相近。每组选5条体重相近的鱼测量肠长和肠重,并制作肠切片,计算肠重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绒毛长、绒毛宽、肌层厚度数据。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中的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以彩鲫做父本的F1的消化水平高于以彩鲫做母本的F1,且两种F1的消化水平均高于两个亲本,体现出了杂种优势。

    • >技术与方法
    • 贝叶斯一致性分析法在全基因组系统发生树分析上的应用

      2015, 50(3):470-47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19

      摘要 (2406) HTML (0) PDF 377.59 K (5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系统发生树时,其拓扑结构会在不同的基因组区域产生不一致性。对此问题,贝叶斯一致性分析法(Bayesian Concordance Analysis, BCA)可在全基因组规模上进行系统发生树分析,并进而对不一致性信息进行量化统计。该法以基因组序列文件作为输入,调用若干生物信息学软件(如VCFtools, RepeatMasker, PAUP*4.0, MrModelTest, Mr.Bayes等)对其进行屏蔽重复序列、序列比对等处理,辅以Perl语言脚本,最终得到全基因组范围上不同区段系统发生树不一致信息。系统发生树的不一致性信息有助于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基因组的不同区段的进化历史。最后,本文利用此方法,对由C3H/Hu小鼠和129/Sv小鼠回交多代产生的129S1小鼠进行系统发生树分析,在基因组层面上证明了C3H/Hu小鼠对129S1小鼠基因组的贡献程度较小。

    • >综述
    • 中国少足动物分类及其分布

      2015, 50(3):477-48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0

      摘要 (2408) HTML (0) PDF 463.16 K (36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少足动物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10年才渐有起色。目前,国际上对少足动物的研究仍集中于形态分类学,不过,随着物种描述和系统分类研究成果的积累,也陆续有区域性的少足动物区系和分布的报道。本实验室自2005年起开展少足动物形态分类学研究,已报道少足动物1新属、19个新种和16个新纪录种。迄今,已记录和描述分布于我国的少足动物共计35种,隶属于1目(四少足目)4科(少足科、广少足科、短少足科和球少足科)11属(少足属、别少足属、十别少足属、东泽络少足属、针少足属、宋氏少足属、广少足属、三宝垄少足属、婆罗洲少足属、短少足属以及球少足属)。本文对我国现有少足动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和分布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我国少足动物新种和新类群的发现,普及我国少足纲的系统分类学知识。

    • >动态与其他
    • 中国鸟种新纪录——红眉金翅雀Callacanthis burtoni

      2015, 50(3):414-41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1

      摘要 (2353) HTML (0) PDF 224.56 K (3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青海发现极北朱顶雀和白腰朱顶雀

      2015, 50(3):463-463.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2

      摘要 (2137) HTML (0) PDF 177.64 K (22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9月,在青海省大通县庙沟乡附近,观察到一群极北朱顶雀(Carduelis hornemanni),并拍摄到清晰数码照片。2014年3月,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县沙沟,观察到白腰朱顶雀(Carduelis flammea)十几只,并拍摄到数码照片。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证实以上两种鸟类均为青海省鸟类新纪录。

    • 贵州草海发现苇鹀

      2015, 50(3):469-46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3

      摘要 (1981) HTML (0) PDF 233.47 K (2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浙江省发现角原矛头蝮

      2015, 50(3):490-491.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4

      摘要 (2230) HTML (0) PDF 359.85 K (37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采自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一种蛇类——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隶属于蝰科Viperidae、原矛头蝮属Protobothrops,为华东地区和浙江省的属、种分布新记录,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4个分布点。简述了其分类历史,描述了形态特征、生境特点,初步分析了其生态习性。凭证标本存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 广西发现中华攀雀

      2015, 50(3):492-49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3025

      摘要 (2136) HTML (0) PDF 156.38 K (26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2015年秋、冬季,在南宁市郊区、崇左市和沿海红树林区进行鸟类调查时多次观察到中华攀雀(Remiz consobrinus)活动,经查阅文献和连续3年稳定的越冬记录,确定该地区为中华攀雀的新越冬区。同时,中华攀雀亦为广西鸟类新纪录。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