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5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现状的影响

      2015, 50(5):661-67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1 CSTR:

      摘要 (3395) HTML (0) PDF 960.02 K (3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2010至2013年,对青藏高原4个省区(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中的7个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 barbatus)繁殖地进行了调查,结合1991至1992年的调查资料,获得的调查结果为:产卵期12月上旬至翌年1月末(12月7日至1月28日,n = 4),孵化期为55 ~ 61 d(n = 3),窝卵数平均为1.9枚(n = 14),测量3枚卵的平均长和宽分别为84.4 mm(83.1 ~ 88.3 mm)和68.03 mm(67.0 ~ 70.0 mm)。繁殖成功率为81.82%(2010 ~ 2012年,n = 22)。巢址分布海拔为2 600 ~ 4 575 m。在具有代表性的繁殖地内,繁殖对之间距离平均为35.84 km(25.10 ~ 47.3 km),领域平均面积为321.13 km2(157.56 ~ 559.32 km2)。20年来(1990年以来)的种群结构变动为:胡兀鹫幼体数量比例从30.17%降低到16.67%,成鸟比例从61.21%提高到70.83%。采取与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数量进行对比的方式,估算青藏高原250万km2面积的胡兀鹫种群数量少于1 410个繁殖对。威胁胡兀鹫生存的因素可分为4大类:(1)非法猎捕,包括非法获取胡兀鹫观赏标本和传统医药,方式为枪击、毒饵、网套等;(2)间接伤害,主要为鼠药中毒,其次是因人类在被食肉兽咬死的家畜体中施放毒药或在家畜尸体边布放的兽铗而造成伤害;(3)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伤害,如输电线路和风电场导致胡兀鹫触电和碰撞,道路建设直接对其巢址生境的破坏和人为干扰增加等;(4)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对体弱家畜的快速加工和对家畜胴体的彻底利用导致胡兀鹫的食物来源减少,家畜疫病防治导致胡兀鹫蒙受残留药物的影响,在寒冷季节柔软巢材(如羊毛)的缺乏降低了胡兀鹫对卵和幼雏的保暖能力。

    • 青海湖鸻鹬类群落特征和时空分布

      2015, 50(5):677-68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2 CSTR:

      摘要 (2399) HTML (0) PDF 434.13 K (3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06年至2009年间对青海湖15个地点的鸻鹬类进行了14次资源调查,以期对青海湖旅游业开发及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共记录到鸻鹬类26种,隶属于鸻形目3科,占鸻鹬类物种总数的20.2%。红脚鹬(Tringa totanus)、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和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是优势种,主要集中分布在泉湾。黑马河和布哈河口多样性最高,这与其栖息地适宜性有关。青海湖鸻鹬类春季迁徙期主要集中在5月,高峰期比渤海湾晚一个月左右, 秋季迁徙期在8月下旬开始,较渤海湾早一个月左右,到10月份结束;青海湖主要物种与渤海湾差异较大。近年来,游客和游船数量等人为活动的增加导致青海湖产生局部污染,因此应重视环青海湖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减少对鸻鹬类等水鸟栖息地的人为干扰。

    • 泸沽湖及其附近竹地海湿地越冬水鸟群落组成及历史变化分析

      2015, 50(5):686-69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3 CSTR:

      摘要 (2439) HTML (0) PDF 388.52 K (3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泸沽湖是中国西南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旅游风景区,开展泸沽湖越冬水鸟群落组成现状调查并进行历史变化分析,对指导泸沽湖水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12月除外),逐月对泸沽湖全湖及其西北方向的竹地海湿地(距离泸沽湖约500 m,面积约0.4 km2)越冬水鸟进行调查。泸沽湖共记录到水鸟27种,观察的最大个体总数约为22 600只,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泸沽湖越冬水鸟群落的主要优势物种为骨顶鸡(Fulica atra),其最大观察数约为10 300只。竹地海湿地共记录到水鸟16种,观察到的最大个体总数约为3 600只,其中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约为2 700只;鉴于竹地海湿地亦为水鸟聚集的栖息地,建议将其划入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对比1992年的调查数据,发现泸沽湖及其附近竹地海湿地越冬水鸟的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可能有所下降,由原来的33种下降到现在的30种,但个体总数量相对稳定。多种涉禽和喜浅水活动的钻水鸭类(dabbling ducks)消失,可能与湖岸区旅游活动的持续进行有关;泸沽湖曾经的主要优势物种赤嘴潜鸭(Netta rufina)种群数量大幅下降,暗示泸沽湖生态系统可能已发生变化。泸沽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现存的浅水栖息地将是泸沽湖水鸟多样性不再继续下降的关键。

    •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昼间行为的红外相机监测

      2015, 50(5):695-70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4 CSTR:

      摘要 (2054) HTML (0) PDF 633.64 K (2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类的行为是遗传而来,或是学习获得,多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为了解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野生种群昼间行为和时间分配,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根据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干扰等因子,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44 ~ 2 133 m区间,选择了41个代表性的机位进行红外相机监测,每个机位监测时间不少于250 d。其中23个机位获得了视频资料,共记录到314只次(♂ 229只次,♀ 85只次)野生黄腹角雉的有效视频4 447 s。其昼间活动时间约11 ~ 13 h。地面行为可以分为6种,摄食、位移和休息3个刚性行为时间占总时长的97.08%,不同季节间摄食行为的平均耗费时间呈差异显著性(P < 0.05),位移和休息行为的平均时间差异不显著(P > 0.05)。不同性别间的摄食行为和整理行为的平均时间呈差异显著性(P < 0.05)。繁殖期笼养黄腹角雉主要行为与野生种群相同,但野生种群的摄食行为 > 位移行为 > 休息行为,而笼养种群则是休息行为 > 位移行为 > 摄食行为,估计与笼养种群省去了搜寻食物时间和环境异质性小、不用担心被天敌捕食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提示:黄腹角雉的昼间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但机制尚不清楚;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保存较好、人为干扰小,栖息地内的食物在不同季节均能够满足黄腹角雉的生存需要。

    • 四川瓦屋山金色林鸲的巢址选择和繁殖记录

      2015, 50(5):703-710.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5 CSTR:

      摘要 (2457) HTML (0) PDF 393.68 K (2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0 ~ 2011年4 ~ 7月,在四川省瓦屋山自然保护区对金色林鸲(Tarsiger chrysaeus)的繁殖生态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共发现26巢,金色林鸲2010年和2011年的繁殖成功率分别为43.8%和44.4%,孵化率分别为52.5%和60.0%;育雏成功率分别为85.7%和100.0%。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金色林鸲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包括巢位因素、苔藓盖度因素和乔木郁闭度因素。步道两侧的土坎为金色林鸲巢址选择提供了的适宜条件。在瓦屋山,人类活动是影响金色林鸲繁殖、巢址选择、巢的分布和数量的重要因素,并存在两面性;人行步道的修建为金色林鸲提供了更多适宜的巢址,而游客的频繁活动限制了金色林鸲的繁殖活动。

    • 新疆阜康地区家麻雀的巢址选择

      2015, 50(5):711-71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6 CSTR:

      摘要 (2400) HTML (0) PDF 289.13 K (3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7月和2014年5~7月,在新疆阜康地区对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的巢址选择进行调查,以分析影响家麻雀巢址选择的生态因素。在研究区内共找到75个家麻雀的自然巢,筑巢生境为农田和防护林带,均在白杨(Populus adenopoda)林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林中的树上筑巢。在研究区内的居民房屋、墙洞等没有发现家麻雀的巢。对海拔(m),筑巢树种,筑巢树高(m),巢距路距离(m),巢距地面高度(m),巢上方盖度(%),筑巢树胸径(m),最近邻巢的距离(m)等8个家麻雀的巢址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新疆阜康地区家麻雀巢址利用的3个主要因素为,巢距地面高度(m)、巢上方盖度(%)和巢距路的距离(m)。对家麻雀繁殖成功巢(n=40)和繁殖失败巢(n=20)的巢址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因而推测,研究区域内家麻雀的巢址选择并非影响其繁殖成效的主要因素。

    • 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回声定位声波差异及其影响因子

      2015, 50(5):716-72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7 CSTR:

      摘要 (2226) HTML (0) PDF 1.85 M (29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声定位声波地理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是蝙蝠生态学研究领域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对于探索物种生存机制、物种形成及其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从较大地理尺度上(9个地理种群)研究了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地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地理种群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菲菊头蝠雌性的体型较雄性略大,其主频较高。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回声定位声波差异明显,包括脉冲持续时间、脉冲间隔、主频、以及带宽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雌性菲菊头蝠前臂长和体重均与主频呈较弱的负相关,降雨量与雌性的主频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雄性前臂长、体重和降雨量与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均无相关性;此外,地理距离、温度、湿度均与雌雄回声定位声波参数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回声定位声波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体型和降雨量为主要影响因子;说明蝙蝠回声定位叫声的进化主要受到了当地生境的影响,表现出动物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性进化。

    • 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因素

      2015, 50(5):725-73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8 CSTR:

      摘要 (2179) HTML (0) PDF 639.68 K (2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探讨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适合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草原鼠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在5个不同放牧强度小区中,连续3年监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变化,同时获取植被和土壤的变化数据。分析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植被(盖度、高度、频度、植被生物量、植被均匀度、丰富度、多样性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和土壤(紧实度、容重、水分)之间的关系。中度放牧干扰下,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最低,不利于对栖息地的选择,轻度、次轻度放牧区的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高于重度、次重度放牧区的;轻度放牧干扰的草地有利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增加。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土壤紧实度、容重呈显著负相关(R =﹣0.921、﹣0.883,P < 0.05);与土壤水分呈显著正相关(R = 0.879,P < 0.05);高原鼢鼠相对种群密度与地下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 = 0.982,P < 0.01),与植被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921,P < 0.05),与地上植被总盖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909,P < 0.05),与地上生物量、均匀度、多样性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 > 0.05)。在草地放牧干扰系统中,非生物因素土壤紧实度、水分可能是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首要选择因素,食物资源也许是次要选择因素。

    • 侧条光唇鱼两邻近地理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差异

      2015, 50(5):735-743.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09 CSTR:

      摘要 (2012) HTML (0) PDF 586.67 K (2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间,分别于北江中上游及流溪河上游支流采集侧条光唇鱼样本358尾及522尾,对两种群的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群雌鱼及雄鱼的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1 龄,北江种群雌性由1 ~5 龄组成,雄性由1 ~4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73;而流溪河种群雌性由1 ~4 龄组成,雄性由1 ~3 组成,性比为雌性:雄性=1:1.40。北江种群繁殖群体的各年龄组体长及体重均较显著大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的繁殖期约为2~10月份,高峰期为3~7月份;而流溪河种群繁殖期为2~8月份,高峰期约为每年的5~7月份;繁殖期内,北江种群雌性及雄性的成熟系数均高于流溪河种群。北江种群各年龄组或体长组的绝对生殖力、体长相对生殖力与体重相对生殖力均极显著地大于流溪河种群。本文结合北江和流溪河在营养状况、捕捞压力及溪流级别上的差异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幼龄红嘴相思鸟小脑皮层组织学结构

      2015, 50(5):744-751.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0 CSTR:

      摘要 (2159) HTML (0) PDF 761.23 K (3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日龄幼龄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小脑皮质的组织学结构变化,本文分别以1、5、9日龄幼龄红嘴相思鸟为研究对象,通过H.E.和甲苯胺蓝法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红嘴相思鸟小脑冠状切面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1日龄时小脑皮层由外颗粒层(EGL)、浦肯野细胞层(PCL)和内颗粒层(IGL)3层构成,外颗粒层较厚且清晰,而浦肯野细胞层和内颗粒层界限不清楚;5日龄和9日龄时小脑皮质均可见外颗粒层、分子层(ML)、浦肯野细胞层和内颗粒层4层结构。对不同日龄红嘴相思鸟小脑皮质各层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随日龄增长,小脑皮质、分子层和内颗粒层厚度极显著增厚(P < 0.01),浦肯野细胞体积也极显著增加(P < 0.01);外颗粒层厚度变化不明显(P < 0.01),呈现先增厚后变薄的趋势,与皮质厚度的比例逐渐减小。研究表明,幼龄红嘴相思鸟在出生后,随日龄增长,小脑皮质层逐渐发育成熟。内颗粒层与外颗粒层的相对变化规律表明内颗粒层细胞是由外颗粒层细胞迁移而来。

    • 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2015, 50(5):752-757.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1 CSTR:

      摘要 (2074) HTML (0) PDF 364.45 K (3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34.7±19.1 g的中华条颈龟,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各组饲料中酵母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龟重0 mg、800 mg、1200 mg和1600mg,并在第15d、30d检测各组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目、血清中溶菌酶及补体C3、C4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白细胞数目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在第15d血清中溶菌酶和C3、C4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添加量为1200 mg/kg时活性最高,在第30d 各实验组溶菌酶和补体C4活性与同剂量组相比显著下降,补体C4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可提升中华条颈龟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1200 mg/kg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且投喂时间不宜过长。

    • 养殖条件下3种锦蛇甲状腺相关激素和生长的比较研究

      2015, 50(5):758-76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2 CSTR:

      摘要 (2528) HTML (0) PDF 340.06 K (3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了解人工饲养条件下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 anomala)和王锦蛇(E. carinata)生长情况及与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关系,本研究在蛇类非冬眠时期的5月、7月和9月,以尾静脉采血获得3种锦蛇的血清,检测其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并记录观察期间3种蛇的体重和体长的增长以及进食量。检测结果,王锦蛇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均低于其他2种锦蛇,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7月份;除了赤峰锦蛇外,棕黑锦蛇和王锦蛇的甲状腺素(T4)含量最高值也出现在7月份,与蛇类快速生长的时间相一致。另外,棕黑锦蛇甲状腺素(T4)含量与进食量的相关系数高于赤峰锦蛇和王锦蛇,而其饲料的转化率也高于后两者,其间存在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3种锦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素(T4)含量和变化趋势有着明显的差别,且血清甲状腺素(T4)含量与蛇的进食量、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 野生棘胸蛙消化器官蛋白酶的分布及酶活力

      2015, 50(5):765-77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3 CSTR:

      摘要 (2295) HTML (0) PDF 549.99 K (2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以离体方式对野生棘胸蛙( Quasipaa spinosa)不同消化器官的蛋白酶活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食道、胃、胰的蛋白酶活力受到酶体系pH的显著影响( P < 0.05),且随pH升高呈现典型的单峰型活力曲线。食道和胃的蛋白酶活力在pH为1.5时达到峰值,胰的酶活力在pH为9.6时达到峰值,而肠道酶活力在pH为7.4时达到峰值。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活力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 P < 0.05),酶活力随温度升高也均呈出典型的单峰型活力曲线,不同消化器官的最大酶活力温度分别为,食道50℃、胃50℃、胰45℃、前肠45℃、后肠45℃、直肠45℃。在最大酶活力的pH和30℃条件下,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活力由高到低依次为胰、食道、胃、直肠、前肠、后肠。由此可见,蛋白酶在棘胸蛙消化系统的分布具有明确的规律性,且不同来源的蛋白酶需要在特定pH和温度下才能表现出最大的反应活性。

    • 马兜铃酸对斑马鱼胚胎肾毒性作用

      2015, 50(5):773-77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4 CSTR:

      摘要 (2372) HTML (0) PDF 500.80 K (3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斑马鱼胚胎研究马兜铃酸的肾脏毒性作用。方法:选用肾脏发育完成(受精后3天)的斑马鱼胚胎,用马兜铃酸进行染毒处理,通过观察胚胎的表型变化及死亡情况,分析马兜铃酸对胚胎的毒性作用及规律;利用肾脏荧光观察及肾脏组织切片,观察马兜铃酸处理后胚胎肾脏形态和肾脏组织结构的改变情况;利用qPCR检测马兜铃酸处理前后nephrin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足细胞在马兜铃酸毒性作用中的功能状态。结果: 20 μmol/L马兜铃酸处理24 h后,胚胎出现明显眼周水肿表现,在高浓度组(40~80μmol/L),除眼周水肿外,胚胎血循环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心率降低、血流缓慢及甚至停滞;镜下观察发现,马兜铃酸处理组胚胎肾脏出现肾小球囊性膨胀、前肾管囊性扩张和形态异常改变;切片结果显示马兜铃酸处理组胚胎肾脏组织结构受到损害,表现为肾小球结构疏松、囊性扩张,前肾管上皮细胞细胞排列松散、紊乱及管腔扩张样改变;qPCR结果显示马兜铃酸处理组斑马鱼胚胎nephrin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马兜铃酸能损害斑马鱼胚胎肾脏结构和功能,其毒性作用与肾小球足细胞的功能改变有关。

    • 四明湖水库浮游动物群落演替

      2015, 50(5):780-78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5 CSTR:

      摘要 (2301) HTML (0) PDF 555.37 K (2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对四明湖水库水体理化特性以及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生物量进行逐月采样调查,分析了水库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调查期间共检测到浮游动物150种,丰度198.0 ~ 7 258.0 ind/L,年平均3 795.2 ind/L,生物量0.28 ~ 5.64 mg/L,年均值为1.11 mg/L,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差异不显著,但季节变化明显。对应分析(CA)和后续拟合表明,水温、叶绿素a、总磷、真光层深度、氨氮以及水位是驱动浮游动物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各点的影响因子间存在空间差异性。对比24年前历史资料,发现四明湖水库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均减少,浮游动物出现小型化,推测认为是鱼类捕食的下行效应、蓝藻密度增加及蓝藻产生藻毒素增加影响浮游动物繁殖力所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四明湖水库目前处于中营养水平,但有向富营养型发展的趋势。

    • >研究简报
    • 八声杜鹃在两种缝叶莺巢中寄生繁殖

      2015, 50(5):790-79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6 CSTR:

      摘要 (2514) HTML (0) PDF 461.17 K (3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2014年3-6月,在广西弄岗地区记录到3例八声杜鹃(Cacomantis merulinus)的寄生繁殖,其中2例寄生于栗头缝叶莺(Orthotomus cuculatus)的巢,1例寄生于黑喉缝叶莺(O. atrogularis)。栗头缝叶莺为八声杜鹃寄主的首次报道,而两种缝叶莺寄主均首次在中国记录到被八声杜鹃寄生。八声杜鹃的卵大小和重量都显著大于两种缝叶莺的卵。光谱分析表明,八声杜鹃的卵在背景色和斑点上均与两种缝叶莺寄主有差异。

    • 大鵟对不同数量布氏田鼠越冬洞群的选择偏好

      2015, 50(5):795-800.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7 CSTR:

      摘要 (2329) HTML (0) PDF 399.33 K (3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在冬季会形成数量不同的越冬集群,不同大小的集群会面临着不同的捕食风险。2004年秋季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典型鼠害草场,采用鼠洞口数量多少作为布氏田鼠秋季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大鵟(Buteo hemilasius)对不同大小集群的布氏田鼠集群的捕食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大鵟优先选择集群数量高的布氏田鼠集群,这表明数量高的布氏田鼠集群更容易吸引猛禽类天敌的捕食,该结果可以解释布氏田鼠在秋季出现的分群行为。由于捕食风险的存在,布氏田鼠借助秋季的分群行为以降低冬季集群大小和被捕食风险,从而避免成为捕食性天敌首要攻击的目标,该结果验证了最优集群理论。

    • >综述
    • 动物地磁导航机制研究进展

      2015, 50(5):801-81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8 CSTR:

      摘要 (2505) HTML (0) PDF 727.86 K (50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磁场是地球重要的物理场,它不仅能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太阳风及其他宇宙射线的伤害,阻挡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和水圈被剥蚀,为地球生物提供一个温和的生存进化环境,而且其强度、偏角和倾角能为动物迁徙提供定导航参考。目前,行为学研究已经发现许多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等动物都能够利用地磁场导航。动物感知地磁场的磁感受器(magnetoreceptor)、磁信息的感知机制和信号传递通路一直是动物地磁导航研究的焦点和难点,目前对它们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基于国内外学者最近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介绍三种主要的磁感知机制及其相应的证据:电磁感应、光受体磁感知及基于磁铁矿纳米颗粒的磁感知。其次,总结鸟类基于光受体和磁铁矿纳米颗粒的磁感知神经通路和相应的磁信息响应脑区:(1)眼睛视网膜上光依赖的磁感受器—隐花色素通过视觉通路与大脑联系获取准确方向信息;(2)上喙或内耳中的磁铁矿纳米颗粒磁感受器,通过三叉神经或内耳听壶传入神经将感知的磁场强度信息传至脑干前庭区域,获得“导航图”信息。最后,简要总结近年来哺乳动物地磁导航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动物地磁导航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

    • >动态与其他
    • 内蒙古发现白冠燕尾和黑胸麻雀

      2015, 50(5):772-77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19 CSTR:

      摘要 (2121) HTML (0) PDF 180.09 K (2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12月至2015年2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和敖勒召其镇分别观察记录到白冠燕尾(Enicurus leschenaulti)和黑胸麻雀(Passer hispaniolensis),均为内蒙古鸟类新纪录种。此记录为该两种鸟类的地理分布提供基础资料。

    • 云南普洱发现家麻雀

      2015, 50(5):789-78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20 CSTR:

      摘要 (2064) HTML (0) PDF 130.08 K (2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10月,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县等地多次发现集群的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为云南鸟类的分布新记录。

    • 西藏墨竹工卡县发现北极鸥

      2015, 50(5):820-820.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5022 CSTR:

      摘要 (2235) HTML (0) PDF 230.97 K (27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4月5日-4月6日,在西藏墨竹工卡县观察记录到鸥1只,经鉴定为北极鸥(Larus hyperboreus)的亚成体,为西藏自治区新纪录种。文中对其生境进行了描述,此新纪录能为研究北极鸥地理分布提供基础资料。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