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50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吉林珲春地区野猪危害防控研究

      2015, 50(6):821-82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1 CSTR:

      摘要 (2269) HTML (0) PDF 397.18 K (28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日趋严重。2012年5月到2014年10月,利用东北虎粪便、声音在吉林珲春地区开展了野猪危害防控研究。以采取防控措施到野猪进入实验样地或对照样地的时间间隔作为防控有效期;以实验结束时,实验样地内放置东北虎粪便、播放器位置或对照样地中心点与样地内野猪危害发生处的最短距离作为防控范围。将防控有效期和防控范围分别转化为有效期指数和范围指数。结果表明:(1)东北虎粪便对野猪危害防控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期指数和范围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播放东北虎声音对野猪危害防控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期指数和范围指数均差异显著(P<0.05);(3)同时应用东北虎粪便、声音防控野猪危害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效期指数和范围指数均差异显著(P<0.05);(4)各种防控方法之间,有效期指数和范围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东北虎粪便、声音对野猪危害防控效果显著与东北虎是野猪天敌且珲春地区存在东北虎有关。

    • 大足鼠耳蝠交流声波非线性现象

      2015, 50(6):830-838.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2 CSTR:

      摘要 (2307) HTML (0) PDF 482.82 K (2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线性发声现象在动物的发声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进化上的意义而广受关注。非线性现象一般在动物激进状态下发出,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国内外对蝙蝠非线性现象的研究集中于描述性的报道,缺乏进化功能上的探究。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激进叫声包含2种音节类型sAFM和NB-sDFM,能够组成的3种叫声组合:只包含sAFM的叫声组合(A)、只包含NB-sDFM的叫声组合(B)、既包含sAFM又包含NB-sDFM的叫声组合(C),分别对应着没有非线性现象、具有非线性现象及一种过渡类型。通过回放实验,记录7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反应(抬头,前臂移动,耳朵摆动,发出回声定位声波,震颤,张嘴,爬行)次数,其中前臂移动和发出回声定位声波两种行为反应的结果显示大足鼠耳蝠对上述3种叫声组合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具有非线性现象的叫声组合(B)能够提高同种蝙蝠的反应程度。揭示了蝙蝠发声中的非线性现象符合不可预测性假说,说明非线性现象在蝙蝠发声中可能具有功能上的适应性。

    • 常氧条件下高原鼢鼠、甘肃鼢鼠及SD大鼠血液理化特征比较

      2015, 50(6):839-84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3 CSTR:

      摘要 (2319) HTML (0) PDF 325.56 K (3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不同低氧环境适应动物的血液理化特征,用美国雅培手掌血气分析仪分别测定常氧适应4周的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及甘肃鼢鼠(M. cansus)的血液的血气、酸碱及电解质指标,并与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常氧适应后,甘肃鼢鼠与高原鼢鼠动(PaO2)、静脉氧分压(PvO2),动静脉氧分压差(PaO2﹣PvO2),动(SaO2)、静脉氧饱和度(SvO2)及氧利用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动物静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极显著低于SD大鼠,氧利用率极显著高于SD大鼠;高原鼢鼠与甘肃鼢鼠动、静脉血红蛋白(Hb)及动、静脉红细胞压积(HCT)无显著性差异,血红蛋白含量与SD大鼠无显著性差异,但红细胞压积(HCT)极显著低于SD大鼠;高原鼢鼠和甘肃鼢鼠血液酸碱特征趋于一致,不同于SD大鼠,动静脉pH差(pHa﹣pHv)及动静脉CO2总含量差(TvCO2﹣TaCO2)显著高于SD大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极显著低于SD大鼠,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vCO2﹣PaCO2)极显著高于SD大鼠;高原鼢鼠和甘肃鼢鼠血浆中钠离子(Na+)浓度、钾离子(K+)浓度、游离钙离子(iCa2+)浓度及动静脉钠离子浓度差(Na+v﹣Na+a)、钾离子浓度差(K+v﹣K+a)和游离钙离子浓度差(iCa2+v﹣iCa2+a)无显著性差异;高原鼢鼠动脉血钾离子浓度显著低于SD大鼠,钾离子浓度差显著高于SD大鼠;甘肃鼢鼠钾离子浓度差及动、静脉血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SD大鼠。这些结果说明,低氧适应动物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特征一致,与地面生活的SD大鼠差异很大,表现出较低的红细胞压积和较高的氧利用率,血液能耐受较宽范围的酸碱变化,维持电解质稳定,保证内环境稳态。

    • 高原鼠兔肝中Ldh-c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无氧糖酵解水平的影响

      2015, 50(6):846-85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4 CSTR:

      摘要 (2682) HTML (0) PDF 426.74 K (2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c)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我们研究发现,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C4)在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表达。为了为了阐明LDH-C4在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的作用,本文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了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基因(Ldh-c)在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应用对 LDH-C4 特异性的抑制剂(N-isopropyl oxamate),通过肌肉注射后,研究了抑制剂对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LDH比活力,LD和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NA和蛋白水平,Ldh-c基因在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均有表达,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22±0.04和0.97 ±0.20;当肌肉注射1ml 1M的抑制剂时,血液中抑制剂浓度为0.08mM,肝脏组织中LDH比活力(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LDH比活力分别为4.99±0.29U/mg?prot和7.36±0.42U/mg?prot)、LD(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LD含量分别为0.38±0.05 mmol/g?prot和0.53±0.03mmol/g?prot)和ATP(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ATP含量分别为5.84±0.83nmol/mg?prot和7.78±1.06nmol/mg?prot)含量显著下降,抑制剂对LDH,LD和ATP的抑制率分别为30.19%、32.22%和24.94%。以上结果说明,Ldh-c在高原鼠兔肝脏组织中表达,LDH-C4通过催化无氧糖酵解过程,为其肝脏组织生命活动提供至少24%的ATP,这使高原鼠兔减小了在低氧环境中对氧气的依赖,增强了对低氧环境的适应力。

    • 海南文昌昌洒荒坡地生境中蜡皮蜥繁殖期家域

      2015, 50(6):855-86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5 CSTR:

      摘要 (2378) HTML (0) PDF 690.04 K (3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掌握蜡皮蜥繁殖期家域大小、家域内是否存在核域以及家域和核域的重叠程度,于2010年和2011年3月至5月,在海南文昌荒坡地生境中,应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蜡皮蜥家域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凸多边形、固定核域、线家域等方法分析了13只个体的家域大小和家域重叠度。结果表明:雄性100% MCP家域面积为14091.6±5718.0m2,显著大于雌性253.3±106.5m2(t=4.064, df=11, P=0.002);雄性95% FK和75% FK面积为10707.8±2388.5m2和3282.7±1022.8m2,分别显著大于雌性的379.1±74.1m2(t=7.262, df=11, P<0.001)和172.1±37.9m2(t=5.107, df=11, P<0.001);线家域雄性为205.8±52.5m,显著大于雌性25.0±2.0m(t=5.781, df=11, P=0.034);蜡皮蜥个体家域内核域明显,雄性核域为1380.5±429.1m2,显著大于雌性80.2±18.5m2(t=5.088, df=11, P<0.001),且雄性核域比例为10.9±3.9%,显著低于雌性33.3±6.1%(t=-7.834, df=11, P<0.001);雄性100% MCP面积不仅与头体长(SVL)之间线性相关显著(n=10, r=0.815, P=0.004),而且与体重(BM)之间也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n=10, r=0.683, P=0.029),而雌性只有头体长(SVL)与100% MCP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n=3, r=0.998, P=0.044);个体之间具有家域重叠,雄性个体之间100% MCP家域重叠指数为0.26±0.17,显著低于雌性0.66±0.02(t=-3.372, df=34, P=0.002),而雄性个体之间核域重叠指数为0.02±0.02,雌性为0.01。

    •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类动物道路致死特征分析

      2015, 50(6):866-87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6 CSTR:

      摘要 (2112) HTML (0) PDF 430.90 K (34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理解旅游道路交通导致的两栖类致死效应,于2007~2014年在环绕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头道环区公路以及白山公路分别选取1条样线,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了交通致死的两栖类种类、数量、致死位置,共统计257次,累计调查样带总长2 441km。结果表明:道路致死两栖类种类有5种,累计致死个体数为7 910只,平均致死率为27.9只/ l0km;最容易遭受致死的两栖类动物是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东方铃蟾 (Bombina orientalis)、中华蟾蜍 (Bufo gargariza),这三种动物占到致死总数的96.3%;两栖类道路致死高峰期主在8月份,其次较集中出现在4~6月的繁殖期;从年度致死来看,除了中国林蛙和大蟾蜍致死率呈小幅度变化外,其他种类致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月份两栖类总致死率与交通量显著相关 (r=0.913,p=0.004)。相应的,提出了缓解道路对两栖类动物负面影响的措施。

    • 花背蟾蜍蝌蚪胃的发育形态学观察

      2015, 50(6):875-88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7 CSTR:

      摘要 (2194) HTML (0) PDF 1015.48 K (3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三种形态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蝌蚪在生长发育和变态过程中胃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蝌蚪发育24期(即G24)消化道呈简单的管状结构,胃与小肠等区分不明显,胃壁由内层的矮柱状的粘膜上皮细胞和其外的扁平上皮细胞层构成;直到26期胃略膨大,呈短管状,与小肠和食道可明显区分,胃壁内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呈高柱状,上皮细胞间出现少量杯状细胞;36期的胃管明显膨大,其壁已具有胃的四层基本组织结构,杯状细胞数量增加,黏膜上皮细胞游离面有细长的微绒毛交织成网状覆盖;42期胃发育呈“C”字形,胃壁具备了消化道典型的四层结构,有胃腺芽的出现,黏膜细胞的微绒毛短而直立,仅极少数细胞有长的微绒毛;蝌蚪发育到46期,肠道缩短,胃呈“J”字状,占消化道大部分,胃体中胃腺发达。在临近肝脏一侧,粘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较短,胃腺少而小;而在相反一侧,微绒毛较长,胃腺多而大。结论:花背蟾蜍蝌蚪胃在36期已经基本完成了组织结构的分化,在变态发育期间结构和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变态后的陆地生活。

    • 苯胺对黑斑蛙蝌蚪外周血红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2015, 50(6):886-894.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8 CSTR:

      摘要 (2098) HTML (0) PDF 438.93 K (2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从不同遗传终点检测苯胺对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遗传毒性,将黑斑蛙蝌蚪暴露于0、3.45、17.25、34.50、69.0 μg/L不同浓度苯胺96 h后,采用微核试验测定红细胞微核率,通过彗星试验测定彗星尾长和尾距的变化。微核试验结果显示:各浓度处理组微核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但由于苯胺所致的细胞破裂和Heinz小体的影响,微核率和浓度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彗星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苯胺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蝌蚪红细胞尾长和尾距均显著增加并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上述结果表明,苯胺可诱发黑斑蛙蝌蚪红细胞的染色体、DNA损伤,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效应;苯胺最高浓度处理组69.0 μg/L蝌蚪红细胞DNA损伤水平与5 mg/L环磷酰胺相近,显现明显的DNA损伤,因此建议渔业水质标准对水体中苯胺限量的规定不应高于此值。

    • 广州河涌污水暴露致食蚊鱼骨骼形态雄性化的影响

      2015, 50(6):895-91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09 CSTR:

      摘要 (2167) HTML (0) PDF 1.28 M (29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椎肋骨和臀鳍形态学变化特征,调查了生活在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中的食蚊鱼受内分泌干扰现状。测量了食蚊鱼的第4、5、6臀鳍条长度及第3鳍条分节数,并采用食蚊鱼第14、15和16椎肋骨的L、P、D、L/D、P/D和P/L值来评价食蚊鱼骨骼形态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点相比,各采样点雌鱼的臀鳍第3鳍条的分节数明显增多(P<0.05),第4:6鳍条比率明显增大(P<0.05)。城市废水中各采样点雌性食蚊鱼的第14、15和16椎肋骨P、P/D和P/L值均显著升高,雌性食蚊鱼出现了雄性食蚊鱼的第二性征。雄鱼则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广州河涌水体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食蚊鱼产生明显的形态雄性化效应。

    • 锦鲫的摄食代谢与运动代谢及其相互影响

      2015, 50(6):913-921.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0 CSTR:

      摘要 (2151) HTML (0) PDF 460.55 K (2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锦鲫幼鱼摄食后特殊动力作用(SDA)的变化特征及运动代谢与摄食代谢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首先灌喂锦鲫 4%体重的饲料和等体积的纤维素(湿重),测定灌喂前后的耗氧率;另设灌喂饲料、灌喂纤维素、空腹组(对照组)三个组,测定 3 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耗氧率(MO2);然后在 70%、 0% Ucrit速度下,分别测定饱足摄食组和空腹组的耗氧率。结果显示:①灌喂饲料后代谢率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又迅速下降,代谢时间较短,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灌喂纤维素后代谢率没有显著性变化(P > 0.05)。提示锦鲫幼鱼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功率曲线为一个典型的“三角型”模型,且在 SDA总耗能中,生化SDA占SDA总耗能的绝大部分,而机械SDA只占SDA的极少部分。②锦鲫幼鱼在摄食后Ucrit显著下降(P < 0.05),代谢率显著升高(P < 0.05)。摄食后的运动过程中,代谢率从摄食开始到代谢率回落至空腹组代谢的标准误范围内的首个数据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均为 6.5 h,且摄食代谢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锦鲫幼鱼来说,摄食代谢降低了其运动能力,而运动代谢并没有影响摄食代谢。

    • 黄石爬鮡外周血液指标特征的观察

      2015, 50(6):922-930.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1 CSTR:

      摘要 (2308) HTML (0) PDF 618.41 K (3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属于较为原始的高原鱼类。通过生化分析仪测定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Wright’s染色及细胞化学方法,即过碘酸雪夫(PAS)、酚氧化酶(PO)、苏丹黑B(SBB)和过氧化物(POX)染色,观察其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及细胞化学特征。黄石爬鮡的红细胞数为(0.55 ± 0.06)×1012 个/L,血红蛋白含量为(73.00 ± 5.57) g/L;血细胞中红细胞占98.03%,且其细胞体积较大,白细胞中血栓细胞占比例最多,为37.06%,异嗜性粒细胞最少,为9.64%,异嗜性粒细胞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红细胞均呈阴性,白细胞存在染色特性差异,其中白细胞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均为阳性,过氧化物(POX)染色除I型和III型异嗜性粒细胞外均为阴性。

    • 皱胸尖裂姬蜂对机敏异漏斗蛛的拟寄生行为及其发育特征

      2015, 50(6):931-93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2 CSTR:

      摘要 (2505) HTML (0) PDF 1.09 M (37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寄生蜂是蜘蛛的主要天敌类群之一,但寄生于漏斗蛛的寄生蜂种类较少,且缺乏相关寄生蜂的详细研究报道。我们以皱胸尖裂姬蜂Oxyrrhexis rugosus(Liu, He and Chen)对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Fox)的拟寄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配后的雌性皱胸尖裂姬蜂经过寻找、降落、蛰刺蛛体后伺机将卵产在机敏异漏斗蛛的头胸部中窝部位;孵化后的皱胸尖裂姬蜂幼虫头部形成一个特殊摄食导管,通过摄食导管获取蛛体的营养;幼虫随着龄期增长,体色由浅变深,历期约10天;幼虫老熟后在蛛网的漏斗状管道内结茧化蛹,蛹期约为12天;成体雌、雄蜂寿命约为11天,皱胸尖裂姬蜂的平均生活史周期约为33天。皱胸尖裂姬蜂寄生后对蜘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幼虫龄期增长被寄生机敏异漏斗蛛不再进食、蜕皮,活动减少,蛛体逐渐萎缩,直至老熟幼虫离开蛛体时,蜘蛛死亡。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漏斗蛛寄生性天敌的种类,而且初步了解了以漏斗蛛为寄主的姬蜂的产卵行为、后代的发育特征,以及对寄主蜘蛛的影响,这将为研究蜘蛛寄生蜂及其与寄主蜘蛛之间的化学通讯和协同进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拟环纹豹蛛附肢体毛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15, 50(6):940-94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3 CSTR:

      摘要 (2290) HTML (0) PDF 1.07 M (2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拟环纹豹蛛的体毛感觉器(触毛、听毛、化学感觉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拟环纹豹蛛的触毛与体表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触毛粗大, 毛干较挺立,周围有绒毛环绕,触毛主要分布在蜘蛛体的触肢的跗节、胫节和步足的跗节、胫节、端部处,其中第一步足分布最多,其数量较听毛和化学感觉毛多;拟环纹豹蛛的听毛细而长,基本垂直于表皮,毛囊深窝有褶皱,听毛主要分布于触肢和第四步足的胫节上,其余部分有少量,不同部位的听毛在形态、长度上没有太大的差别;拟环纹豹蛛的化学感觉毛基部四周有微微隆起的圆形状毛囊,化学感觉毛大于听毛又小于触毛,四周被绒毛环绕,主要分布于蜘蛛的第一步足和第二步足的跗节胫节处,在触肢和螯肢也有少量分布。

    • 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体腔液中免疫相关酶的应答变化

      2015, 50(6):947-95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4 CSTR:

      摘要 (2130) HTML (0) PDF 508.31 K (3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细菌刺激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液中免疫因子的应答变化,分别用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哈维氏弧菌(V. harveyi)、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dysgalactiae)注射刺激仿刺参,然后分别采用对硝基苯基磷酸酯(pNPP)底物法、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溶壁微球菌粉法和多巴络合物生成法对体腔液上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与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YZ)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灿烂弧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哈维氏弧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假交替单胞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溶壁微球菌刺激后,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力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溶菌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而后在72 h恢复至对照水平,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不规律;停乳链球菌刺激后,除碱性磷酸酶活力在4 h有所下降外,其余免疫相关酶活力均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酚氧化酶是仿刺参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最敏感、高效的免疫因子之一;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之间在诱导仿刺参免疫因子应答变化上无明显规律性差异;溶壁微球菌诱导溶菌酶的应答变化与灿烂弧菌、哈维氏弧菌、假交替单胞菌和停乳链球菌存在明显差异,溶菌酶可能是仿刺参清除入侵溶壁微球菌的主要免疫因子;灿烂弧菌诱导仿刺参免疫因子应答变化显著不同于其他4株细菌,显示出本研究选取的5个免疫指标在预警灿烂弧菌病害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停乳链球菌在仿刺参中具有作为免疫增强剂的潜在应用价值。

    • >研究简报
    • 笼养狗獾东北亚种繁殖规律

      2015, 50(6):957-962.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5 CSTR:

      摘要 (1966) HTML (0) PDF 380.83 K (34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3 ~ 10月,使用红外监控设备对哈尔滨市松北区某狗獾养殖场的24只笼养东北亚种狗獾 (Meles meles amurensis)的繁殖行为进行全天候观察记录。狗獾3月末至5月初交配,翌年3月末至4月初产仔,妊娠期长达11 ~ 12个月。而以往国内文献报道狗獾交配时间主要分布于7 ~ 8月,这种交配时间的变化表明其延迟着床的时间可能也存在较大变化。对交配期内全天各时段交配频次的观察发现,交配可在全天任一时间段发生,昼、夜差异不大。交配时长10 ~ 110 min,多数交配的时长为60 ~ 80 min。观察还发现,狗獾交配期内交配频次和时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 广西、浙江、江西发现福清链蛇

      2015, 50(6):963-968.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6 CSTR:

      摘要 (2126) HTML (0) PDF 2.23 M (2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蛇类雌性成体标本1号;2011年5月,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采集到蛇类雌性成体标本1号;2012年4月,在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采集到蛇类雄性成体标本1号。经鉴定这3号标本为蛇亚目游蛇科链蛇属福清链蛇(Lycodon futsingensis),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和江西省爬行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 重庆市发现宜章臭蛙

      2015, 50(6):969-973.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7 CSTR:

      摘要 (2670) HTML (0) PDF 460.71 K (3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7 ~ 8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采集到5号臭蛙类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和DNA数据比对及遗传距离分析,鉴定为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属重庆市新纪录。重庆南川的宜章臭蛙与模式产地标本相比,指关节下瘤雌蛙较雄蛙明显;有外掌突;趾关节下瘤明显,趾间全蹼;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重庆南川区与湖南宜章经度和纬度相距均约5°,为宜章臭蛙已知分布的最西点。宜章臭蛙的形态和遗传分化及分布格局,是否由于我国滇西高山峡谷地区、粤桂湘赣南岭山地和湘渝鄂边境地区特殊地理效应及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造成的,值得进一步探讨。

    • >综述
    • 环境信号诱导发育的可塑性

      2015, 50(6):974-985.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8 CSTR:

      摘要 (2509) HTML (0) PDF 447.64 K (4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关环境因素作为影响发育的信号导致产生表观多型性的研究,属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长期的积淀和拓展中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生态发育生物学。该学科以发育的可塑性为理论基础,研究多种环境因子诱导机体在发育中产生表观多型性的机制,包括非遗传多型性和应激性多型性。对于环境、发育和进化三者关系的研究尤为重视。本文介绍了该学科形成的背景,并对其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和归纳,重点讨论了不同环境因子导致动物表观多型性的机制,包括季节和捕食者诱导的非遗传多型性,营养和激素调节社会性昆虫的品级分化,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中的基因、酶与激素,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机体的免疫应答与神经元的可塑性、环境污染物的致畸作用等。并对生态学与发育生物学结合的未来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 >封面动物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枕鹤的繁殖记录

      2015, 50(6):986-986.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19 CSTR:

      摘要 (2135) HTML (0) PDF 146.42 K (2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7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记录到4个带幼鸟的白枕鹤家庭和1对未带幼鸟的成鸟。经查阅文献,发现本次调查将白枕鹤的繁殖分布区向南推进了约1个纬度。

    • >动态与其他
    • 江西发现宝兴歌鸫

      2015, 50(6):829-829.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20 CSTR:

      摘要 (2187) HTML (0) PDF 181.90 K (25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4月2日在江西官山发现宝兴歌鸫。

    • 北京门头沟灰林鸮繁殖记录

      2015, 50(6):838-838. DOI: DOI: 10.13859/j.cjz.201506021 CSTR:

      摘要 (2266) HTML (0) PDF 255.88 K (2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灰林鸮(Strix aluco)以往在北京的分布并不明确,北京师范大学动植物标本馆收藏有两件采自北京门头沟的灰林鸮标本,证实这种猫头鹰的S. a. ma亚种在北京境内确有分布。2014、2015连续两年发现灰林鸮在北京门头沟东灵山的同一石洞内繁殖,是国内关于这种猫头鹰繁殖的首次记录。2015年记录到窝卵数3枚,异步孵化,2只幼鸟在出壳约27天后成功离巢。食物有鼠类、鸟类和甲虫等。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