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51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长江口两种江豚亚种体脂内多氯联苯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比较分析

      2016, 51(3):337-346.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1 CSTR:

      摘要 (2112) HTML (0) PDF 684.76 K (2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弄清长江口窄脊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体脂内多氯联苯(PCBs)的累积情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5头东亚亚种(N.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和3头长江亚种(N.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10种多氯联苯同族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长江口窄脊江豚皮脂中PCBs的平均含量为3.38μg/g(湿重),其中长江亚种的PCBs含量(3.40 ~ 12.67 μg/g)要显著高于东亚亚种(0.33 ~ 2.21μg/g)。在10种PCBs中,一氯、二氯和三氯联苯在所有个体中均未测出(<0.005μg/g),但四氯、五氯、六氯和七氯联苯在所有个体中都被测出,其中六氯联苯的平均含量高达1.48μg/g,占总含量的43.79%。从含量的组成看,六氯联苯和七氯联苯均构成了长江口窄脊江豚体脂内PCBs的主要成分,但相比东亚亚种,长江亚种的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也占较高的比例。这表明低氯代组分的PCBs可以随水流的稀释和生物转化而逐渐降解,但高氯代组分的PCBs则不易降解,并且随江豚年龄的增长而快速积累,产生更持久的毒性效应。

    • 帚尾豪猪活动节律及其与月光周期的相关性

      2016, 51(3):347-35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2 CSTR:

      摘要 (2358) HTML (0) PDF 506.85 K (2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西藏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1200m附近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使用固定红外相机拍摄的方法,对帚尾豪猪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将记录到的帚尾豪猪在每月每日各时间段的出现频次与月光周期相对应,探讨帚尾豪猪的活动节律与月光周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帚尾豪猪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通常的活动模式为单峰型,每天只有一个活动高峰(21:00-0:00)。帚尾豪猪活动节律与月光周期存在相关性(R2=0.8971):新月期和残月期活动较频繁,满月期活动不频繁,并且在活动不频繁的满月期显现晨昏活动趋向;上弦月期仅在上半夜(20:00-1:00)活动,下弦月期仅在下半夜(1:00-6:00)活动。强烈的回避月光,或许是为了降低捕食风险,这与以往其他夜行性啮齿动物的类似研究结果相一致。

    • 四种鸣禽个体间曲目的差异与领域维持时间的Meta分析

      2016, 51(3):353-36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3 CSTR:

      摘要 (2099) HTML (0) PDF 477.31 K (2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类鸣唱曲目的大小被认为是雄鸟质量的指标,其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在多个鸟种中进行过检验。从单项研究的结果看,曲目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在种间,甚至同一物种的种群间既有较大的差异(表1)。为了克服单项研究功效低的缺陷,本文采用Meta分析,检验鸣禽曲目大小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系。共收集到10篇文献,涉及大山雀(Parus major)、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歌带鹀(Melospiza melodia)和强脚树莺(Horornis fortipes)的12个种群的研究。Meta分析发现曲目大的个体领域维持时间显著长于曲目小的个体(Cohen’s d效应量为0.60,95%置信区间为0.38至0.82)(图1)。通过Meta回归,发现曲目大小与领域维持时间的关联不随繁殖地纬度而变化(斜率为0.00,95%置信区间为-0.02至0.02)(图2),但在平均曲目大的种群中较弱(斜率为-0.14,95%置信区间为-0.30至0.03)(图3)。本研究可为了解鸟类曲目的功能及其演化提供资料。

    • 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栖息地利用分析

      2016, 51(3):363-37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4 CSTR:

      摘要 (2525) HTML (0) PDF 638.82 K (3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栖息地破坏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濒危物种的生存也构成严重威胁。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作为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和北京地区。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样线法进行野外调查,使用presence-pseudo absence位点数据结合海拔、坡度、坡向、到道路的距离、到居民点距离和植被类型做为变量,运用CART、Random Forest、TreeNet三个机器学习模型对褐马鸡的六种栖息地因子重要性排序,结果显示海拔是影响褐马鸡分布的最主要因子,其次是植被类型、到道路和居民点的距离。根据AUC值选择TreeNet模型为最适宜模型,划分褐马鸡的适宜栖息地类型,并计算适宜面积。本研究有助于了解重点栖息因子对北京地区褐马鸡的影响状况,利于褐马鸡保护管理对策的制定。

    • 北江间(鱼骨)的年龄与生长特征

      2016, 51(3):373-383.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5 CSTR:

      摘要 (2022) HTML (0) PDF 956.54 K (2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于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间,在广东北江中上游地区采集间 (Hemibarbus medius)样本640尾,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种群的年龄与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 鳞片上年轮结构清晰,前区主要表现为疏密型,而侧区主要为切割型;鳞片的边缘生长率表明,间 年轮的形成期主要为3 ~ 4月份。样本由0+ ~ 6+龄7个龄组组成,其中,雌性由1+ ~ 6+龄6个龄组组成,主要为1+ ~ 4+龄;而雄性由1+ ~ 5+龄5个龄组组成,主要为1+ ~ 3+龄;在4+ ~ 6+龄个体中,雌性显著多于雄性。体长(L,cm)与体重(W,g)的关系为W = 0.011L3.149(♀)、W = 0.011L3.135(♂),协方差分析表明,雌雄个体体长与体重关系的差异不显著,所有样本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 = 0.011L3.148。体长与鳞长(R,mm)呈幂函数及直线关系,关系式分别为 L = 6.387 R 0.853、L = 4.569R + 2.587。拟合的Von Bertalanffy 生长参数为L∞ = 29.855 0 cm,k = 0.223 1,W∞ = 483.889 8 g,t0 =﹣0.928 2龄。对理论体长与实测体长、理论体重与实测体重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von Bertalanffy 生长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间 的生长。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为4.21龄,拐点体长约为20.37 cm,体重约为166.19 g。作为渔业保护对策,建议起捕年龄3龄以上或体长17 cm以上的个体。

    • 鲤幼鱼标准代谢率的个体差异与运动性能和摄食代谢的关系

      2016, 51(3):384-394.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6 CSTR:

      摘要 (2095) HTML (0) PDF 835.61 K (2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鲤科鱼类种内个体标准代谢率的差异及其与运动性能和摄食性能的内在关联,本研究以我国广泛分布的鲤(Cyprinids cardio)幼鱼[体重(4.79 ± 0.08)g, n = 36]为实验对象,在(25.0 ± 1.0)℃下分别测量实验鱼的标准代谢率(SMR),随后测定单尾鱼的特殊动力作用(SDA)、自发运动、临界游泳速度以及活跃代谢率(MO2active)。实验鱼SMR的变幅为76.7 ~ 317.6 mg/(kg?h),其变异系数(CV)达24.4%;实验鱼在10 min内的尾鳍摆动次数(P < 0.05)和摄食代谢峰值(P < 0.05)均与SMR均呈正相关;MO2active(P < 0.05)与摄食代谢峰值以及活跃代谢范围与摄食代谢范围(P < 0.05)均呈正相关。然而,鲤幼鱼的SMR与相对临界游泳速度、MO2active、SDA时间和SDA总量均不相关(所有P > 0.05)。研究表明,较高SMR的鲤幼鱼个体表现较高的活跃性和较强的摄食代谢能力,可能有助于其更易发现食物、逃避天敌以及加快食物处理。

    • 梭鱼早期发育阶段体色形成与鳍的分化

      2016, 51(3):395-403.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7 CSTR:

      摘要 (2167) HTML (0) PDF 682.36 K (28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集池养育苗的39日龄之前的梭鱼(Liza haematocheila)仔、稚、幼鱼,对其早期发育阶段体色的变化以及鳍的发生、发育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初孵仔鱼体表不具黑色素,仅卵黄囊具黑色素,孵化后2日龄体表黑色素增加,鳍膜无色透明。8日龄仔鱼开始变得不透明,腹侧有黑色线状斑点。在18-19日龄仔鱼转化为稚鱼时,鱼体背部具大量雪花状黑色素颗粒,在透色光下可观察到淡黄色斑点(黄色素),30日龄的幼鱼与成鱼相似,体表具淡白色,背褐腹白。梭鱼仔鱼在早期发育阶段各鳍的发育顺序是:胸鳍→尾鳍→腹鳍→背鳍→臀鳍→第二鳍棘。初孵仔鱼,鳍褶从头部后缘,向后绕过尾部,终止于卵黄囊后缘,油球外侧。2日龄仔鱼具胸鳍芽,全身由鳍膜包裹,5日龄仔鱼胸鳍和尾鳍鳍膜已具有相当的运动能力,能够起到推动和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梭鱼鳍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尾鳍的生长和鳍节的发育。梭鱼仔鱼在12日龄时出现腹鳍棘芽基, 15日龄时第二背鳍棘出现。17日龄:尾椎骨向上弯曲,尾鳍基本发育完成,长鳍条16根,具10节,中间几根棘条末三节二向分叉,短鳍条上下各6-8根。背鳍有鳍条11根,具5节,最外侧鳍棘具刺,基部有支鳍骨。至30日龄,梭鱼幼鱼各鳍发育完全,与成鱼相似。

    • β-内啡肽在齐口裂腹鱼消化道和脑中的定位分布

      2016, 51(3):404-41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8 CSTR:

      摘要 (2592) HTML (0) PDF 819.28 K (2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β-内啡肽属内源性阿片肽,广泛存在于胃肠道及脑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本文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β-内啡肽在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消化道和脑中的定位分布。食道、后肠呈β-内啡肽阴性反应,口咽腔、前肠及中肠呈β-内啡肽阳性反应,阳性细胞多分布于黏膜上皮之间,呈圆形、卵圆形、蝌蚪形、梭形、锥形等。β-内啡肽阳性细胞分布密度在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口咽腔最低。β-内啡肽定位于间脑、中脑、小脑神经元及中脑神经纤维中,其阳性神经元密度在中隆起最高,下丘脑中叶前球核、下丘脑下叶次之,侧膝核、前圆核、下圆核、中纵束旁及小脑瓣浦肯野氏细胞层较低,下丘脑下叶乳头体、中脑基部上缘最低。β-内啡肽在消化道的分布与该鱼食性及消化道结构、功能密切相关;β-内啡肽在脑区的分布特性,推测与其参与调节不同脑区的神经内分泌活动有关。综上所述,β-内啡肽广泛分布于齐口裂腹鱼消化道及脑内,进一步证实它是一种双重分布的脑肠肽。本研究为β-内啡肽可能参与调节消化、神经内分泌活动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 三斑海马线粒体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结构与分析

      2016, 51(3):413-42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09 CSTR:

      摘要 (2218) HTML (0) PDF 635.26 K (2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R扩增并测序获得了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线粒体DNA(mtDNA) 全序列。结果显示,三斑海马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为16534bp(GenBank登录号为KJ956892),编码37个基因,包括 13 个蛋白编码基因、22 个 tRNA 基因、2 个 rRNA 基因和 1 个控制区(D-loop)及一个轻链复制起始区域。大部分基因由H-链编码,包括14 个 tRNA 基因、2 个 rRNA 基因、12个蛋白编码基因,只有ND6 和8个tRNA基因是在L-链编码。预测的22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均为典型的三叶草状。基因间隔一般从 1 到 14 bp不等,此外还存在7处碱基重叠,其中四处是鱼类和脊椎动物典型的基因重叠位点(ATP8 and ATP6,ATP6 and COIII,ND4L and ND4,ND5 and ND6)。总的碱基含量分别为A:32.7%;C:23.4%;G:14.6%;T:29.3%,A+T含量为 62.0%,其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结构与脊椎动物的典型结构近似。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三斑海马系统进化树中的拓扑结构相似,这与现有的三斑海马的系统演化地位一致。

    • 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芦苇行为的昼夜变化

      2016, 51(3):423-433.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0 CSTR:

      摘要 (2712) HTML (0) PDF 522.13 K (3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蟹类是潮滩沼泽(本文简称潮沼)湿地生态系统底栖动物重要组成之一。蟹类对潮沼植物活体的牧食以及对潮沼植物上筑巢繁殖鸟类的巢捕食表明,潮沼蟹类会攀爬上潮沼植物。然而对于潮沼中蟹类攀爬植物的行为了解甚少。隐秘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neglectum)是长江口及邻近潮沼生态系统中的优势底栖动物之一。本研究在长江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潮沼中通过野外直接观测计数估计潮沼地表、潮沼植物(芦苇)上隐秘螳臂相手蟹密度的昼夜变化,来分析其攀爬芦苇行为的时间变化规律。攀爬芦苇隐秘螳臂相手蟹密度和地表隐秘螳臂相手蟹密度均具有显著的昼夜差异(所有P < 0.05),根据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密度、地表密度的昼夜变化结合野外行为观测发现,隐秘螳臂相手蟹一般在日落前后(17:00 ~ 19:00时)开始攀爬芦苇,在日出后(7:00时以后)大部分隐秘螳臂相手蟹都已经从芦苇上撤离回到潮沼表面。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比例也具有显著的昼夜变化(P < 0.05),在夜间时段(19:00 ~ 5:00时)攀爬比例高于白天时段(5:00 ~ 19:00时)(P < 0.05),夜间时段攀爬比例在0.16 ~ 0.34之间,白天时段攀爬比例在0.02 ~ 0.15之间。隐秘螳臂相手蟹相手蟹的总密度在各观测时间段间差异显著(P < 0.05),夜间时段总密度要高于白天时段(P < 0.05),表明隐秘螳臂相手蟹在白天时段会较多利用潮沼表面的洞穴,从而呈现出从潮沼植被、潮沼地表到潮沼表面洞穴间的昼夜移动。此外,不同观测日期之间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密度、地表密度、总密度和攀爬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所有P < 0.05),但是规律性不明显。隐秘螳臂相手蟹的植物攀爬行为似乎与取食芦苇叶片有关系,同时又受到光照强度昼夜变化的影响,具体影响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芦苇行为的因素以及隐秘螳臂相手蟹攀爬芦苇行为对潮沼湿地生态过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二龄雄体生长、性腺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变化研究

      2016, 51(3):434-448.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1 CSTR:

      摘要 (2450) HTML (0) PDF 1.09 M (33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二龄雄体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采用养殖实验、活体解剖和显微观察方法,首先研究了池塘养殖过程中二龄雄体的生长、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大螯绒毛长度及其覆盖比例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其次对成熟雄体的生殖系统外观和组成进行了拍照和描述。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条件下河蟹二龄雄体的体重、甲壳长、甲壳宽和体厚增长主要发生在3 ~ 8月,4 ~ 5月间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最高,9 ~ 12月间的体重和形态学参数增长均不显著;肥满度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二龄雄体池塘养殖早期性腺发育较慢,3 ~ 5月肉眼很难发现,6月份生精区已经清晰可见,7 ~ 11月份性腺指数显著增加,7月份部分个体储精囊中已有精荚,8月份开始副性腺体积迅速增加,整体上,HSI和GSI呈显著负相关,而GSI与生殖蜕壳前的雄体体重及月份均呈显著正相关。(3)二龄雄体的大螯绒毛长度及其内侧绒毛覆盖比例在4 ~ 8月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余月份增加不显著,绒毛长度与覆盖比例、绒毛长度与体重、绒毛覆盖比例与体重、绒毛长度与性腺指数、绒毛覆盖比例与性腺指数都呈显著正相关。(4)二龄成熟雄体的生殖系统由体内和体外两大部分,体内部分主要包括精巢、输精管(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副性腺和射精管,输精管后端储存着大量精荚,体外部分主要由阴茎和交接器组成。综上,池塘养殖河蟹二龄雄体的生长、性腺发育与其第二性征关系密切,雄体生殖系统组成复杂,今后需要深入研究雄体的性腺发育规律和分期。

    • 切除眼柄对加速克氏原螯虾卵巢发育进程的组织学研究

      2016, 51(3):449-454.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2 CSTR:

      摘要 (2006) HTML (0) PDF 600.52 K (2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眼柄切除对加速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卵巢发育进程的影响。实验分成4组,选取眼柄切除15 d和30 d两个时间点进行。切除眼柄30 d后,雌虾体长增长显著,从(11.50 ± 2.30)cm增长至(18.20 ± 3.40)cm(P < 0.05),GSI指数从4.56% ± 2.81%增长至8.05% ± 2.51%(P < 0.05),体重和螯肢长也有所增长(P > 0.05)。电镜观察发现卵母细胞从发育Ⅱ期迅速度过Ⅲ期进入到Ⅵ期阶段,卵母细胞体积变大,变圆;液泡压缩变小;卵黄颗粒加速积累,逐渐占满整个胞内空间;滤泡细胞胞质从黏稠变稀薄。这些结果表明,切除眼柄在短期内显著加快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的积累,并且加快个体生长。

    • 机敏异漏斗蛛体表超微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016, 51(3):455-465.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3 CSTR:

      摘要 (2296) HTML (0) PDF 1.76 M (2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阐明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 (Fox))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机制,我们利用扫描电镜对其体表的超微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机敏异漏斗蛛的体表感受器多样,毛状感受器的种类和数目最多,包括触毛、听毛、味觉毛、毛状刺、羽状毛、棘,广泛分布在体表各部;三明治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腹部背面和腹面以及步足等处;半球状感受器分布于蜘蛛的步足;单裂缝感受器和琴形器也主要分布于步足。 关键词:机敏异漏斗蛛;扫描电镜;毛状感受器;裂缝感受器;机械感受器

    • 魁蚶幼贝对筒柱藻滤食效应的初步研究

      2016, 51(3):466-476.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4 CSTR:

      摘要 (2023) HTML (0) PDF 622.94 K (26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捕食者-猎物”的捕食模型,研究了黑暗条件下魁蚶(Anadara broughtonii)幼贝对筒柱藻(Cylindrotheca fusiformis)的滤食效应,分析了魁蚶对饵料生物的滤食能力、功能反应类型及滤藻效应特征。20℃条件下,魁蚶幼贝对筒柱藻的平均滤食速率随着藻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 < 0.05),且0 ~ 4 h时段内的滤食速率显著高于其他时段。魁蚶滤食筒柱藻的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拟合圆盘方程为 ,滤食功能系数为1.0195,极限法推出壳长30 ~ 35 mm的魁蚶对筒柱藻的日均最大滤食量约为500(× 107 cells/L);10 ~ 25℃条件下,魁蚶的平均滤食速率和滤食功能反应系数随温度升高呈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于20℃时达到最大值,推测20℃是其最佳摄食温度。魁蚶的滤食效应存在较强的个体间干扰反应,平均滤食量和滤食作用率均随幼贝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且魁蚶滤食筒柱藻的功能反应与幼贝密度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 表示,由此建立了魁蚶幼贝密度与筒柱藻藻液浓度之间的联合反应方程 。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0℃时,魁蚶幼贝具有较强的潜在滤食能力,其平均滤食量和滤食作用率与幼贝密度间存在明显的“负密度效应”特征。

    • >技术与方法
    • 鸟类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016, 51(3):477-486.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5 CSTR:

      摘要 (1878) HTML (0) PDF 379.55 K (27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稳定同位素分析样品在进行同位素质谱分析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然而如何进行处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结合鸟类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样品的测试流程,介绍了鸟类学研究领域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中涉及的分析样品的清洗、干燥、分离纯化、研磨和储存等前处理方法,并对不同组织常用的处理方法及分析样品测值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旨在抛砖引玉,为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鸟类学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 >研究简报
    • 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发现细鼩鼱(食虫目:鼩鼱科)

      2016, 51(3):487-491.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6 CSTR:

      摘要 (2963) HTML (0) PDF 329.46 K (2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整理采自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44°48′44″ N,129°02′04″ E,海拔740 m)鼩鼱属(Sorex)标本时,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细鼩鼱(Sorex gracillimus Thomas,1907),其为黑龙江省正式记录。主要特征为颅骨近圆形;吻十分狭长;上颌门齿后尖大于前尖;上颌单尖齿逐一渐小。下颌门齿向前延伸甚长,其上切缘有4个尖齿,3个深缺刻,犬齿小,是前臼齿1/2高。对其头骨指标进行测量,颅基长为13.29 mm,颅高为4.25 mm,眶间距为2.31 mm,脑颅宽为7.84 mm,上齿列长为6.23 mm。标本的1140 bp的Cyt b全序列与已知细鼩鼱样本的相似度为96%,与中鼩鼱和小鼩鼱的相似度分别为91%和89%。

    • 试论赤尾噪鹛指名亚种的受胁程度

      2016, 51(3):492-496.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7 CSTR:

      摘要 (2348) HTML (0) PDF 432.14 K (21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作者近期曾梳理赤尾噪鹛指名亚种(Garrulax milnei milnei)自戴维神父1874年命名以来的相关报道, 揭示出该鸟近数十年来在野外的高稀缺性(He et al. 2015). 为此, 2015年3月至10月,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赤尾噪鹛指名亚种展开专项野外调查达20余次, 并在保护区海拔1700 m以上地带29个位点安放了57台红外触发相机, 以期发现该鸟的现存证据. 遗憾的是, 无论是野外调查还是本次红外触发相机的照片/录像记录, 并扩延至保护区自2009年10月以来300余台红外触发相机的全部记录, 均未能发现或甄别出赤尾噪鹛指名亚种的存在. 据此, 作者提出赤尾噪鹛指名亚种当前的受胁程度当在极危(CR)与野外[功能性]灭绝(EW)之间.

    • >综述
    • 冬眠动物骨骼肌生理适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6, 51(3):497-506.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8 CSTR:

      摘要 (2146) HTML (0) PDF 390.35 K (2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冬眠动物的骨骼肌在废用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萎缩。冬眠动物在历经数月的冬眠期骨骼肌废用后,仍能保持较完整的形态结构以及良好的收缩功能,成为天然的抗废用性肌萎缩动物模型。探明冬眠动物骨骼肌对废用的生理适应机制,是生理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形态结构、肌纤维类型和收缩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冬眠动物对冬眠期骨骼肌废用状态的生理适应,并从蛋白质代谢、生长与分化的调控、代谢类型的调控、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结构与氧化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冬眠期骨骼肌生理适应的可能机制。

    • >封面动物
    • 墨脱弯脚虎繁殖一例报道

      2016, 51(3):507-507.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19 CSTR:

      摘要 (2035) HTML (0) PDF 248.98 K (2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动态与其他
    • 西藏墨脱县发现长尾阔嘴鸟

      2016, 51(3):372-372.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20 CSTR:

      摘要 (1895) HTML (0) PDF 216.21 K (25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藏墨脱县发现长尾阔嘴鸟

    • 湖北省发现小黑领噪鹛

      2016, 51(3):508-508.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23 CSTR:

      摘要 (2249) HTML (0) PDF 218.63 K (23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8-11月,在湖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夏季和秋季鸟类监测期间,3次发现一种此前未监测到的鸟类,鉴定为小黑领噪鹛(Garrulax monileger)。

    • 河南栾川老君山发现红胸啄花鸟

      2016, 51(3):383,448-383,448.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21 CSTR:

      摘要 (2111) HTML (0) PDF 201.88 K (2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3年7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主峰西侧追梦谷内,发现2只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此次发现该物种为河南省首次纪录。本文就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分布状况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 湖北武汉发现小美洲黑雁

      2016, 51(3):486,491-486,491. DOI: DOI: 10.13859/j.cjz.201603022 CSTR:

      摘要 (1862) HTML (0) PDF 224.52 K (2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11月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府河柏泉段观测并拍摄到小美洲黑雁(Branta hutchinsii)1只,为湖北省鸟类新纪录。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