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5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体内的富集程度

      2017, 52(1):1-10. DOI: 10.13859/j.cjz.201701001

      摘要 (2791) HTML (0) PDF 440.21 K (2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鸻鹬类体内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及来源,本研究以该迁徙路线上的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红腹滨鹬(C. canutus)为研究对象,用索氏提取法对这两种鸟的胸肌和皮下脂肪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萃取,并用气相色谱法对19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CHs、DDTs、硫丹Ⅱ等14种有机氯农药在大滨鹬和红腹滨鹬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所有样品中的含量最高值达1 573.5 ng/g脂重;在检出的14种有机氯农药中,α-HCH、β-HCH、γ-HCH、p, p′-DDE、硫丹Ⅱ、硫丹硫酸酯和/或p, p′-DDT的检出率达100%;在大滨鹬的肌肉组织、红腹滨鹬的肌肉和脂肪组织中,p, p′-DDE的残留量最高;而在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 p′-DDT的含量最高;目标物中的艾氏剂、异狄氏剂、七氯、反式氯丹等未达检出限或含量较低。我们对比了不同物种及不同组织样本中有机氯农药的富集程度,红腹滨鹬的肌肉组织中HCHs的沉积量显著高于大滨鹬,而大滨鹬的脂肪组织中硫丹硫酸酯和/或p, p′-DDT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腹滨鹬。此外,分别对比两个物种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有机氯农药沉积量,部分有机氯农药在脂肪组织中的沉积量显著高于肌肉组织,说明相比于肌肉组织,有机氯农药可能更易于在脂肪组织中累积。

    • 靴隼雕繁殖习性初报

      2017, 52(1):11-18. DOI: 10.13859/j.cjz.201701002

      摘要 (2388) HTML (0) PDF 877.98 K (2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内关于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a)资料缺乏,仅有几例新纪录报道,无繁殖信息。本文报道2010 ~ 2016年间靴隼雕在新疆南部和北部的繁殖与分布状况。靴隼雕巢址选择开阔的地带,营巢于大树上(n = 7),巢距地面高度在7 ~ 12 m,巢直径约74 ~ 102 cm。窝卵数2 ~ 3枚,孵卵期37 ~ 40 d,育雏期48 ~ 58 d,繁殖期持续4 ~ 5个月。育雏前期与后期亲鸟的行为变化较大。其巢区附近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食物以鸟类为主,主要是水鸟的幼鸟(体重小于300 g);哺乳类包括草兔(Lepus capensis)、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鼹形田鼠(Ellobius talpinus)等。在新疆和硕利用红外相机监测32 d,共收获77 894张图片。育雏期人工观察16 d,约248 h,同时拍下行为照片及录像作为辅助记录。育雏前期,雌鸟的陪护时间占88.43%,雄鸟只有3.26%。亲鸟育雏期的活动节律、投食次数呈现单峰型;续巢频次则为双峰型。在中亚,靴隼雕有明显“东扩”之趋势。通过野外观察靴隼雕的行为,了解繁殖状况,积累基础资料,对其种群保护和管理具有意义。

    • 中国浙江省发现异角蟾属一新种(两栖纲:角蟾科)

      2017, 52(1):19-29. DOI: 10.13859/j.cjz.201701003

      摘要 (4226) HTML (0) PDF 9.90 M (3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形态特征比较,浙江丽水所采集的异角蟾标本应属一新种——丽水异角蟾Xenophrys lishuiensis Wang, Liu & Jiang, sp. nov.。正模标本:WYF00164,雄性成体,2016年5月20日采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葑垟林场附近(28°11′51.72″N,119°49′2.28″E,海拔1 100 m);配模标本:WYF00169,雌性成体;副模标本:12♂♂(WYF00165 ~ WYF00168,WYF00171 ~ WYF00178),2♀♀(WYF00170和WYF11011),均与正模同时、同地采集。正模和配模标本,以及8号副模标本(WYF00165 ~ WYF00168,WYF00171 ~ WYF00173,WYF11011)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其余6号副模标本(WYF00170,WYF00174 ~ WYF00178)保存于浙江自然博物馆。丽水异角蟾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型小,雄性体长30.7 ~ 34.7 mm,雌性体长36.9 ~ 40.4 mm;2)头长略大于头宽;3)无犁骨棱,无犁骨齿;4)舌游离端无缺刻;5)掌突2个;6)胫长不及体长之半;7)趾间无蹼,趾侧无缘膜;8)背部具“X”形斑块,或“X”形斑中间断开,色斑粗,边缘清晰且镶浅色边;9)头背三角形斑与体背斑块不相连;10)雄性肩部具不显著的浅色半圆斑;11)雄性第一、二指背面具婚垫和极小而密集的婚刺,第二指婚刺较少。依据线粒体基因16S rRNA共397 bp序列以贝叶斯法构建异角蟾属14个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包括新种丽水异角蟾在内的10个异角蟾属物种,以高支持率(后验概率98%)形成一个单系(支系B),其中,该种3个个体以高支持率(后验概率100%)形成一个单独的支系,与其近缘种淡肩异角蟾(X. boettgeri)之间的遗传距离为3.9%,大于同属部分物种间遗传距离。

    •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海南岛海南臭蛙的潜在地理分布

      2017, 52(1):30-41. DOI: 10.13859/j.cjz.201701004

      摘要 (2687) HTML (0) PDF 708.40 K (2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境分析与预测是受威胁物种有效保护的基础。本研究通过ArcGIS技术平台,利用MaxEnt模型,结合野外调查获得的海南臭蛙(Odorrana hainanensis)66个分布点数据和17个30 m × 30 m分辨率的环境变量数据,对该物种在海南岛内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海南臭蛙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海拔200 ~ 1 200 m的地区,最适宜的海拔范围是600 ~ 1 000 m,总分布面积约2 179 km2。海南臭蛙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其分布区分为三个斑块,尖峰岭所在地为斑块Ⅰ,霸王岭、鹦哥岭和黎母山所在地为斑块Ⅱ,五指山和吊罗山所在地为斑块Ⅲ。适宜生境分析显示,斑块Ⅰ适宜生境面积为218.4 km2,主要分布在尖峰岭中部的三分区、五分区和南部的南崖;斑块Ⅱ适宜生境面积为963.5 km2,主要分布在霸王岭北部的牙琼、南美岭以及鹦哥岭东部的鹦哥嘴、什寒、秀寨岭和黎母山主峰西侧的四分场;斑块Ⅲ适宜生境面积为997.1 km2,主要分布在五指山西部的那罗岭、南部的好定岭和吊罗山中部的度假村、白水岭以及研究区东部的牛上岭。环境变量分析显示,海拔是影响海南臭蛙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其次是坡度、距水源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年降水量,温度、湿度和日照对海南臭蛙的分布影响较小。

    • 青藏高原5种害鼠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基因VAMP1的序列分析

      2017, 52(1):42-48. DOI: 10.13859/j.cjz.201701005

      摘要 (2504) HTML (0) PDF 370.71 K (20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突触小泡相关膜蛋白1基因(VAMP1)的变异是导致鼠类对D型肉毒梭毒素灭鼠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5种主要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长尾仓鼠(Cricetulus longicaudatus)、青海松田鼠(Neodon fuscus)和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VAMP1序列信息。同时,分别采集来自5个地理种群的58只高原鼠兔和59只高原鼢鼠,对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转录组组装文件中成功获得5种动物的VAMP1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357 bp,共检测到46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和4个氨基酸变异位点,但未发现与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对高原鼠兔群体和高原鼢鼠群体的VAMP1基因第二外显子序列的分析显示,高原鼠兔所有个体的序列高度保守,而在高原鼢鼠中则存在一个同义突变位点,但两物种在D型肉毒素抗性相关位点上都未监测出位点变异。该研究结果提示,D型肉毒杀鼠剂在青藏高原地区害鼠防治方面应该可以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 四川荥经县赤腹松鼠体重及脏器湿重的性别与季节差异

      2017, 52(1):49-56. DOI: 10.13859/j.cjz.201701006

      摘要 (2259) HTML (0) PDF 524.13 K (2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5年1月至12月捕自四川荥经县的310只成体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雄鼠174只,雌鼠136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体重及7种内脏器官湿重的性别和季节差异,以及妊娠对内脏器官湿重的影响。1)雌、雄鼠的体重无性别和季节差异。2)心湿重雌、雄鼠差异显著,春季雄性大于雌性,夏季相反;肝、脾、肺和肾的湿重均无性别差异。3)肝湿重夏、冬季高于春、秋季;脾湿重秋季高于冬季和春季;肺湿重春季最高,夏季最低;肾湿重冬、春季高于夏季;心湿重雄鼠秋季高于夏、冬季,雌鼠夏、秋季高于冬季;睾丸和子宫湿重都在春季最高,秋季最低。4)妊娠鼠肝、肺和肾湿重均高于未妊娠鼠。结果表明,随着季节更替赤腹松鼠的体重维持稳定,雌、雄鼠心湿重差异显著,且器官湿重表现出了一定的弹性,这可能与雌、雄鼠的繁殖状态及季节性环境的多样性变化有关。

    • 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7, 52(1):57-63. DOI: 10.13859/j.cjz.201701007

      摘要 (2365) HTML (0) PDF 312.47 K (2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生理入侵机制,本研究选用本土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为参照,对孵卵温度在(29 ± 0.3)℃、湿度为﹣220 kPa条件下孵出的初生幼体进行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的测量,禁食条件下分别在孵出第0 h、24 h、48 h、72 h、96 h、240 h时随机取10只个体解剖,分离出剩余卵黄并测量干重,比较研究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表型特征及运动能力。结果,(1)两种龟初生幼体剩余卵黄的消耗:刚孵出的红耳龟剩余卵黄含量(20.5%)显著高于中华条颈龟(5.2%);中华条颈龟经禁食72 h后剩余卵黄量仅占3.4%,至96 h已基本吸收完全,而红耳龟经禁食96 h后剩余卵黄量仍可达到11.9%,全部被吸收所用时间约为31 d。这说明红耳龟幼体孵出后剩余卵黄较多,耐饥力强。(2)两种龟初生幼体表型特征:中华条颈龟孵出1 h内体重为(7.07 ± 1.21)g(n = 30),红耳龟为(9.45 ± 1.04)g(n = 42),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t = 8.933,df = 70,P < 0.001)。以初始体重为协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耳龟初生幼体背甲长和头高显著大于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尾长却显著小于中华条颈龟,而体高、背甲宽、腹甲长、头长和头宽差异不显著。(3)室温条件下(约28℃)运动能力:中华条颈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80.3 ± 14.4)cm,运动过程中停顿次数为(5.6 ± 0.3)次/min;红耳龟初生幼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为(29.8 ± 11.7)cm,停顿次数为(4.0 ± 0.2)次/min;中华条颈龟和红耳龟初生幼体游完1 m泳道所用时间分别为(32.8 ± 4.3)s和(61.2 ± 7.2)s。因此,与本土中华条颈龟相比,红耳龟初生幼体个体较大,剩余卵黄较多,运动能力欠佳。研究结果为红耳龟外来入侵的生理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龟类的卵内繁殖投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长江刀鲚mor-4k13基因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2017, 52(1):64-74. DOI: 10.13859/j.cjz.201701008

      摘要 (2194) HTML (0) PDF 702.11 K (20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布于长江的刀鲚(Coilia nasus)具有洄游和定居两个生态型,生殖洄游是区别两者的主要表征。为了探索嗅觉受体(OR)基因是否参与了刀鲚的生殖洄游过程,本文采用RACE技术从洄游型刀鲚中获得了mor-4k13基因,该基因全长1 098 bp,编码区长963 bp,单外显子结构,可编码320个氨基酸。预测表明,mor-4k1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7个疏水性的α-螺旋跨膜结构,属G-蛋白偶联受体,有胆固醇和油酸两个配体。MOR-4K13蛋白与已报道的其他鱼类OR蛋白的同源性在40% ~ 68%之间,其中,与近缘种大西洋鲱(Clupea harengus)嗅觉受体蛋白同源性高达68%。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10个组织或器官所作的荧光定量分析显示,mor-4k13基因在定居型刀鲚嗅囊和性腺中高表达,在肌肉、眼球、胃壁、肝和鳃中低表达,心肌中几乎不表达。mor-4k13基因在洄游型刀鲚嗅囊中的表达量总体高于定居型,且洄游型雄性刀鲚嗅囊中此基因的表达量约是其雌性嗅囊中的3倍。这表明mor-4k13基因不仅与嗅觉功能和性腺发育相关,也可能与生殖洄游习性相关,不同性别的个体间也存在着嗅觉能力的差异。

    • 乌鳢三倍体诱导及其生长

      2017, 52(1):75-84. DOI: 10.13859/j.cjz.201701009

      摘要 (2510) HTML (0) PDF 496.69 K (24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法诱导乌鳢(Channa argus)三倍体,以探索人工诱导乌鳢三倍体的理想热休克条件。采用DNA含量测定法和红细胞核大小鉴定法对获得的鱼苗倍性进行鉴定,同时对普通二倍体乌鳢群体与三倍体群体的生长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热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8 ± 0.5)℃培育水温授精后4 min,在水温42 ℃条件下持续处理3 min,三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87.69%;(2)三倍体与二倍体DNA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01),其比值为1.50︰1.00;(3)三倍体和二倍体在红细胞核长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核面积等6项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 < 0.01);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红细胞体积和核体积分别是其1.69倍和1.60倍;(4)在4月龄与8月龄,三倍体的体长和体重比二倍体稍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 > 0.05)。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乌鳢倍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 三种饵料模式对中华绒螯蟹蟹种早期养殖性能、非特异免疫性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2017, 52(1):85-96. DOI: 10.13859/j.cjz.201701010

      摘要 (2533) HTML (0) PDF 531.96 K (2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估不同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蟹种质量的影响,采用养殖实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分析和攻毒实验方法,比较了配合饲料、传统饵料和混合投喂模式培育扣蟹在成蟹养殖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死亡率的变化。所检测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血蓝蛋白(Hc)活性或含量。采用毒力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ia)Y-2-L-1菌株进行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第一次蜕壳间期均短于传统投喂和混合投喂模式,且配合饲料组增重率(WGR)及体重特定增长率(SGR)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 < 0.05);(2)就肝胰腺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而言,无论雄蟹还是雌蟹,配合饲料组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差异显著;传统投喂组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和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显著;(3)就血清中各免疫指标而言,配合饲料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高于另外两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 > 0.05),传统投喂组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丙二醛(MDA)及血蓝蛋白(Hc)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另外两组,其中丙二醛(MDA)差异显著;(4)无论雄蟹还是雌蟹,传统投喂组扣蟹攻毒后12 ~ 96 h的累计死亡率一直高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雄体攻毒后的累计死亡率接近,混合投喂组雌体累计死亡率居于传统投喂组和配合饲料组之间。综上,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扣蟹在成蟹早期的养殖性能、免疫性能和攻毒后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蟹种质量。

    • 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形态学特征比较

      2017, 52(1):97-107. DOI: 10.13859/j.cjz.201701011

      摘要 (3147) HTML (0) PDF 809.04 K (38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齿舌作为软体动物独特的摄食器官,是软体动物门重要的分类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对入侵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P. maculata和本地物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齿舌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齿式均为2?1?1?1?2。两种福寿螺齿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第一突起,P. canaliculata中央齿第一突起宽而短,不如P. maculata锋利。P. canaliculata与P. maculata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以及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的比值均具有显著差异。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齿舌的中央齿、侧齿、缘齿,不论是从形态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同。两种福寿螺中央齿第一突起大而尖,呈倒三角形,两侧对称排列3个小齿;中国圆田螺的中央齿第一突起短而宽,呈方形,两侧对称排列4个小齿。两种福寿螺的侧齿大突起内侧有1个小而尖的小齿,大突起外侧另有2个小齿;中国圆田螺侧齿上缘中间大突起外侧有3个小齿,呈锯齿状。两种福寿螺的内缘齿和外缘齿相似,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尖锐,旁边再形成一小齿;中国圆田螺内缘齿上缘的中间尖齿突出,外缘齿基部细长,上缘有小的尖齿8 ~ 10个,呈梳状。两种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的第一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一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宽与中央齿宽之比、第二突起长与中央齿宽之比均差异显著。食性不同可能是造成种间齿舌结构差异的原因之一。

    • >技术与方法
    • 野外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搜寻鸟巢实验

      2017, 52(1):108-114. DOI: 10.13859/j.cjz.201701012

      摘要 (2161) HTML (0) PDF 621.91 K (29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非接触、无损伤性的温度测量仪,它可通过接收被测物体表面的热辐射形成热谱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观察或定量分析。热成像仪在野生动物调查和实验研究等领域均有应用。我们于2015年4 ~ 8月的鸟类繁殖季,使用手持便携式红外热成像仪,对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生境的鸟巢进行系统搜索。共找到鸟巢54个,其中7巢可在红外热成像仪中清晰显示。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搜寻鸟巢的成功率为13.0%(7/54)。其中,搜寻地面巢的成功率最大(27.3%,3/11),树上巢的成功率最低(0%,0/5)。在热谱图中所显示的巢,其植被郁闭度显著小于红外热成像仪搜寻不到的巢(t = 2.837,df = 16,P < 0.01);而其温差则显著大于红外热成像仪搜寻不到的巢(t =﹣2.476,df = 19,P < 0.05)。这表明,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搜寻鸟巢主要受巢上植被郁闭度及巢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巢上植被郁闭度越小,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则搜寻成功率越高。

    • 大鼠子宫宫腔粘连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指标

      2017, 52(1):115-121. DOI: 10.13859/j.cjz.201701013

      摘要 (2613) HTML (0) PDF 575.00 K (3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子宫内膜损伤是导致宫腔粘连的最主要原因,建立有效的子宫内膜损伤动物模型是研究此类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等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通过宫腔注射95%的乙醇制造大鼠(Rattus norvegicus)子宫内膜损伤模型,检测胚胎植入数目来分析子宫内膜损伤对大鼠生育情况的影响,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量和纤维化面积,分析乙醇处理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和波性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分析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子宫内膜损伤程度。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子宫比损伤组更为平滑且有韧性,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大鼠生育率显著降低(P < 0.01),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 < 0.01)、腺体数量显著减少(P < 0.01),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大(P < 0.01),CK-19和Vimentin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提示已成功建立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动物模型。

    • >研究简报
    • 河南济源发现亚洲宽耳蝠

      2017, 52(1):122-128. DOI: 10.13859/j.cjz.201701014

      摘要 (2075) HTML (0) PDF 10.14 M (1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年2月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引水渠黄背角村段(35°15′8.4″N,112°6′34.5″E,海拔658 m),采集到1只冬眠的雄性宽耳蝠。其前臂长40.4 mm,外耳廓近方形,具明显横嵴,并在额部相连,无耳突,耳屏呈三角形;头骨较扁平,颅全长为14.9 mm;齿式为2.1.2.3/3.1.2.3 = 34。通过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分子数据(Cyt b和ND1基因)比对,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是河南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兀鹫在中国的分布

      2017, 52(1):129-132. DOI: 10.13859/j.cjz.201701015

      摘要 (2518) HTML (0) PDF 445.29 K (2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兀鹫(Gyps fulvus)隶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被列入CITES附录Ⅱ,在国内几乎没有相应的研究。作者于2013年6月5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33°6′52.2″N,85°39′9.18″E,海拔5 021 m)发现1只兀鹫。结合国内其他研究者的记录,此次发现增加了我们对兀鹫分布区的认识,表明了兀鹫在西藏的分布区可能被低估。根据以前研究者对兀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100 ~ 300只)和平均群体大小(3只或4只或单只),以及本次的发现,我们认为兀鹫在新疆、西藏仍有未被发现的分布区,且在新疆、西藏的邻近省份可能存在其潜在分布区;此前兀鹫在西藏地区未有确切的观察记录或照片,本次记录可为西藏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依据。

    • 棕朱雀取食含盐墙土现象的观察

      2017, 52(1):133-137. DOI: 10.13859/j.cjz.201701016

      摘要 (1936) HTML (0) PDF 298.48 K (1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6 ~ 1998年发现重庆市开县一字梁区域有棕朱雀(Carpodacus edwardsii)分布。此后陆续发现巫山县的葱坪和梨子坪也有棕朱雀分布,但遇见数量和遇见率远低于开县一字梁。调查发现,棕朱雀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1 841 ~ 2 560 m)地处僻远的管护站房屋边活动,并在开县一字梁观察到棕朱雀具有偏爱啄食含盐墙土的行为。鉴于当地居民营建房屋时,为了防止蚂蚁入侵,在砌筑石块的泥浆中添加食盐,我们分别对管护站的2所房屋及其附近3所传统民居房屋的墙缝土进行了土样化验分析,管护站的2所房屋墙缝土的含盐量(分别为12.92 mg/g、16.84 mg/g)远高于附近的3所民居房屋(分别为1.31 mg/g、7.18 mg/g、0.53 mg/g)。据此认为,人工盐源很可能是维系该区域棕朱雀种群数量和生境质量的生态因子。

    • 兴凯湖湿地丹顶鹤迁徙与繁殖数量调查

      2017, 52(1):138-143. DOI: 10.13859/j.cjz.201701017

      摘要 (1976) HTML (0) PDF 363.64 K (20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兴凯湖作为亚太地区水鸟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以及繁殖地,对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的局域保护有着重要意义。2012 ~ 2014年通过样点与样线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凯湖保护区春、秋两季丹顶鹤的迁徙数量以及夏季的繁殖数量进行了调查。这3年中兴凯湖地区丹顶鹤的迁徙数量较为稳定,春季迁徙数量51 ~ 84只,秋季迁徙数量178 ~ 213只;繁殖个体数量呈轻微下降趋势,由2012年的105只下降至2014年的83只;栖息本地的丹顶鹤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2013和2014年分别增长15和9只。丹顶鹤数量调查对了解其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制订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笼养丹顶鹤成体与亚成体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2017, 52(1):144-149. DOI: 10.13859/j.cjz.201701018

      摘要 (2057) HTML (0) PDF 332.33 K (1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之间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对沈阳动物园42只笼养丹顶鹤(成体24只,亚成体18只)的15项血液生化指标和13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所测得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血清肌酐成体(37.05 ± 17.03)mmol/L、亚成体(22.57 ± 11.68)mmol/L,血清尿酸成体(878.22 ± 514.41)mmol/L、亚成体(426.17 ± 207.74)mmol/L,血清甘油三酯成体(7.73 ± 4.75)mmol/L、亚成体(3.51 ± 4.07)mmol/L,这3项指标均为成体高于亚成体,差异性显著(P < 0.05)。这几项指标的变化表明,丹顶鹤在成体和亚成体时期采取了相同或不同的生态适应策略。

    • 内蒙古扎兰屯地区发现中国林蛙(无尾目:蛙科)

      2017, 52(1):150-154. DOI: 10.13859/j.cjz.201701019

      摘要 (2090) HTML (0) PDF 400.01 K (2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年4月,采集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地区的林蛙,经形态学(形态描述、体型大小)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物种为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研究结果重新证实了中国林蛙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分布,扩展了对中国林蛙分布范围的认识。

    • 贵州发现寒露林蛙

      2017, 52(1):155-157. DOI: 10.13859/j.cjz.201701020

      摘要 (2295) HTML (0) PDF 295.32 K (2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年5月,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刀村(26°21′N,108°20′E,海拔1 400 m)采集到2只林蛙标本,经鉴定为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为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 >综述
    • 勺嘴鹬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威胁

      2017, 52(1):158-166. DOI: 10.13859/j.cjz.201701021

      摘要 (2784) HTML (0) PDF 17.95 M (2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是全球极危鸟类,估计其种群数量为360 ~ 600只。根据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阅,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勺嘴鹬在中国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其中江苏省的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地是目前已知的勺嘴鹬全球数量最大的迁徙停歇地。东台市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44只,如东县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03只。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滩涂和福建省闽江口的滩涂为勺嘴鹬在中国最大的两个越冬地。滩涂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非法捕猎、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勺嘴鹬面临的主要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勺嘴鹬,我们建议加强对勺嘴鹬关键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加强对滩涂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国沿海勺嘴鹬的调查研究以及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

    • >封面动物
    • 婺源靛冠噪鹛生物学初探

      2017, 52(1):167-175. DOI: 10.13859/j.cjz.201701022

      摘要 (2030) HTML (0) PDF 480.19 K (27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靛冠噪鹛(Garrulax courtoisi),由原黄喉噪鹛(Garrulax galbanus)[复又被]剥离出来的一独立鸟种并由此而为中国南方之特有种,具两个地理上相互分离/分立的亚种,其指名亚种于中国东南、亚种simaoensis于中国西南;因其对繁殖生境之狭选性且群体数量之稀缺而被列为极危物种(CR)。十余年来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其指名亚种于繁殖季节几乎仅见于江西婺源,营巢于低地村落乡镇的林木间,为典型合作繁殖鸟种。统计结果显示,在婺源靛冠噪鹛各繁殖群体中,其每年的营巢数量从未超过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3,接近1/3已是很好年景;若首批卵和/或雏鸟遭天敌捕杀,二次所筑之巢的数目则充其量不及该群体中个体数的1/5,且二次筑巢通常在首批卵和/或雏鸟遭捕杀后月余方才开始;野外未见婺源靛冠噪鹛在一年之内有第三次筑巢的现象。若以成鸟引领当年幼鸟离开其繁殖地即视其繁殖期成功结束,则从未记录到当年幼鸟的数量有达到该繁殖群成鸟数量1/4的例子,能够接近或达到1/5已属上乘;作为另一方面,婺源靛冠噪鹛的某个或某几个繁殖群由于巢卵遭捕食而在个别年份中无幼鸟问世却并不罕见。目前已能确定婺源靛冠噪鹛有9个繁殖群体,个体总量逾300只,且在过去的5年中其数量略呈增长趋势。另外,尽管10余年来野外找寻simaoensis亚种的努力从未间断,但无论在已知原产地并周边地带却一直未能[再]发现该亚种。

    • >动态与其他
    • 四川广汉发现长嘴半蹼鹬和短尾贼鸥

      2017, 52(1):74-/114. DOI: 10.13859/j.cjz.201701023

      摘要 (1966) HTML (0) PDF 256.50 K (20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云南开远发现红胸秋沙鸭

      2017, 52(1):176-176. DOI: 10.13859/j.cjz.201701024

      摘要 (2074) HTML (0) PDF 194.13 K (2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