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53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宁夏中卫黄河沿岸迁徙灰鹤停歇模式

      2018, 53(2):161-171. DOI: 10.13859/j.cjz.201802001

      摘要 (2077) HTML (0) PDF 6.44 M (20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途停歇地是候鸟重要的能量补给地及休息站,对其顺利完成迁徙有着重要作用。为了解灰鹤(Grus grus)迁徙途中的停歇模式,于2013年和2015年冬季,采用卫星跟踪技术在贵州草海保护区成功跟踪了4只灰鹤。结果显示,其中3只灰鹤在宁夏中卫市境内的黄河和清水河流域湿地停歇,表明该地区为灰鹤迁徙时的重要停歇地。春季迁徙时,灰鹤在2月初至3月初到达中卫,平均停留(24.5 ± 6.7)d(15 ~ 30 d,n = 4),2月底至3月底迁离;秋季迁徙时,10月末至11月初到达,平均停留(32.0 ± 4.2)d(29 ~ 35 d,n = 2),至11月底迁离。停留期间主要的活动范围为中宁县境内的长山头水库、黄河河心岛及同心县境内的清水河周边区域。2017年3月18日,采用夜栖地直接计数法进行实地调查,共发现灰鹤636只,其日间活动范围和卫星跟踪结果类似。此次发现的灰鹤停歇地均未纳入自然保护体系,建议当地林业部门在灰鹤迁徙期间加强管理,可适当投食,以减少灰鹤误食耕地中经农药包衣处理的玉米(Zea mays)种子造成的死亡。

    • 秃鹫巢内育雏期亲鸟与幼鸟行为及时间分配

      2018, 53(2):172-179. DOI: 10.13859/j.cjz.201802002

      摘要 (2017) HTML (0) PDF 1.03 M (23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和2017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及全事件记录法,在新疆和静县巴仑台镇研究了4个繁殖巢的秃鹫(Aegypius monachus)繁殖行为。通过红外相机和人工观察,构建了秃鹫巢内育雏期的行为谱,将秃鹫亲鸟的行为划分为9类33种,将雏鸟行为划分为6类28种。结果表明,亲鸟喂食次数的最高峰出现在12:30 ~ 13:30时,随后在15:30 ~ 18:30时之间出现一个小高峰。在育雏期,亲鸟行为以护幼、观望和警戒为主,雏鸟则以休息和观望为主。将巢内育雏期分为三个阶段:育雏前期(4 ~ 5月)、育雏中期(6月)、育雏后期(7月),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检验不同育雏阶段亲鸟、雏鸟行为时间分配的差异。结果显示,育雏前期与后期之间亲鸟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不显著(P > 0.05),前期与中期和中期与后期之间,亲鸟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均显著(P < 0.01);育雏前期、中期与后期的雏鸟行为时间分配差异均显著(P < 0.01)。国内秃鹫繁殖主要面临食物短缺、人类活动干扰等威胁。

    • 贵州草海越冬黑颈鹤飞出飞回夜栖地行为节律初步观察

      2018, 53(2):180-190. DOI: 10.13859/j.cjz.201802003

      摘要 (1841) HTML (0) PDF 2.80 M (20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生动物行为节律常常是其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行为适应。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越冬期会利用固定夜栖地,形成每天早晨飞出觅食,傍晚飞回夜栖的固定行为模式。为探索这一固定行为模式在越冬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利用瞬时扫描法对草海湿地全部7个固定夜栖地的黑颈鹤飞出和飞回夜栖地准确时间及飞出之前和飞回之后在夜栖地的行为节律进行了观察。并且保证越冬前期(11月9日至12月31日)、中期(1月1日至2月21)和后期(2月22日至3月31日)3个阶段的调查时间分别不低于15 d。结果表明,越冬不同时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差异极显著(F = 23.38,P < 0.01),飞回夜栖地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 = 3.51,P < 0.05)。整个越冬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时间在中期延后,而到后期则更为提前,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飞出夜栖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7:34时、7:40时和7:13时;而飞回夜栖地时间逐渐延后,平均时间由前期的17:12时,至中期的17:40时和后期的18:15时。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在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极显著(F = 1 768.25,df = 12,P < 0.01),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差异亦极显著(F = 793.98,df = 12,P < 0.01)。越冬前期、中期和后期,黑颈鹤飞出夜栖地之前的行为与飞回夜栖地之后的行为均差异极显著(前期F = 2 723.16,df = 6,P < 0.01;中期F = 1 979.48,df = 6,P < 0.01;后期F = 5 098.18,df = 6,P < 0.01)。黑颈鹤在飞出夜栖地前的80 min内,其行为以保养(34.32%)和休息(32.38%)为主;而飞回夜栖地后的90 min内,以觅食(43.04%)和休息(23.68%)为主。飞出时刻与日出时刻呈显著强相关(r = 0.832,n = 48,P < 0.01),飞回时刻与日落时刻呈弱相关(r = 0.353,n = 47,P < 0.01)。日出时间与黑颈鹤飞出夜栖地的时间的差值(Y1)受飞离时的空气湿度(W)影响,二者成反比,Y1 = 0.469﹣0.625W,P < 0.05。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刻与日落时刻的差值(Y2)受当天平均温度(T)的影响较为显著,Y2 = 1.231﹣0.107T,P < 0.05,当天平均温度越高黑颈鹤飞回夜栖地时间越早,温度越低,黑颈鹤飞回夜栖地的时间越晚。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黑颈鹤完整夜栖行为及其对干扰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 温度对饰纹姬蛙蝌蚪生长的影响

      2018, 53(2):191-197. DOI: 10.13859/j.cjz.201802004

      摘要 (2135) HTML (0) PDF 618.53 K (29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揭示温度对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蝌蚪生长的影响,将同一家系发育至28期的45只蝌蚪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置于水温25、28、30 ℃条件下饲养,测定其全长、体宽、眼距、吻长及头体长5项形态指标,分析不同温度下各项形态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5项形态特征有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全长最易表征蝌蚪的生长状况。从全长看,25 ℃组蝌蚪生长发育缓慢,但在12 d后有加快的趋势;30 ℃组在饲养第3 ~ 12 d,生长最迅速(增长率β = 50.05%),但在12 d后生长明显变缓(β = 9.42%),而到28 d时,已有较多蝌蚪死亡(5/15);28 ℃组的蝌蚪生长发育态势最好,且在饲养第28 d均超过30 ℃组,其在3 d后加快的生长趋势也强于25 ℃组。其他4项指标与全长有类似的结果。综合结果分析表明,30 ℃下蝌蚪在后期(21 d后)的成活率明显降低,而25 ℃下其生长缓慢,提示28 ℃是饰纹姬蛙蝌蚪比较适合的饲养温度。

    • 长江宜昌段鲢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2018, 53(2):198-206. DOI: 10.13859/j.cjz.201802005

      摘要 (2258) HTML (0) PDF 1.14 M (2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长江中下游宜昌江段共收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433尾,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该江段鲢的繁殖时间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6 ~ 7月为盛产期。繁殖群体体长310 ~ 927 mm,体重600 ~ 17 090 g,由3 ~ 7龄共5个年龄组组成,3龄群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繁殖群体的45.2%。雌雄性比为1.43︰1,雌雄群体间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0.01 < P < 0.05)。采用Logistic方程推算出初次性成熟雌性个体体长为482.3 mm,体重为2 206.7 g;初次性成熟雄性个体体长为484.0 mm,体重1 677.5 g。卵径(1.01 ± 0.12)mm,大小分布呈单峰型,为单批产卵型鱼类。绝对繁殖力(477 662 ± 9 631)粒,相对繁殖力为(93.38 ± 5.92)粒/g,绝对繁殖力随着鱼体长、体重增长而增大。与其他地理种群相比较,宜昌江段鲢总体表现为卵径相对较小而繁殖力较大。

    • 克氏光唇鱼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光唇鱼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2018, 53(2):207-219. DOI: 10.13859/j.cjz.201802006

      摘要 (1904) HTML (0) PDF 2.94 M (3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侧条光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线粒体基因(mt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引物步移和PCR扩增产物测序,获得了克氏光唇鱼(A. kreyenbergii)的mtDNA全序列。结构分析表明,克氏光唇鱼mtDNA为首尾闭合的环状基因,全长16 596 bp,编码37个基因,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两段非编码区(D-loop和轻链复制起点OL),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 + T偏好和反G偏倚现象。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的起始密码子是GTG,其余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ATG;终止密码子包括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AA(38.46%)和TAG(7.69%),不完全的终止密码子TA(15.38%)和T(38.46%)。在D-loop区的811 ~ 837 bp区间发现了一段“TA”短串联重复序列。从蛋白编码基因所包含的信息量、变异位点和变异率看,ND5、ND4、COⅠ和ND2最适合作为光唇鱼属种间系统发育分析的分子标记。采用贝叶斯法利用13个蛋白编码基因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光唇鱼属和白甲鱼属(Onychostoma)的24种鱼类各自没有聚为单系群,相互间不能明确区分。

    • 花斑裸鲤Epo和Epor基因克隆及其低氧诱导的mRNA表达

      2018, 53(2):220-233. DOI: 10.13859/j.cjz.201802007

      摘要 (1802) HTML (0) PDF 4.98 M (2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动物低氧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花斑裸鲤(Gymncypris eckloni)Epo和Epor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开展了分子进化和低氧诱导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花斑裸鲤Epo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552 bp,编码183个氨基酸;Epor基因编码序列长度为1 590 bp,编码52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花斑裸鲤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与鲤科其他鱼类均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保守性,同时花斑裸鲤Epo和Epor基因均未经历正向选择。在重度低氧[溶解氧为(0.3 ± 0.1)mg/L]和中度低氧[溶解氧为(3.0 ± 0.1)mg/L]胁迫下,花斑裸鲤部分关键组织如红肌、脑组织中Epo mRNA表达量急剧升高,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在花斑裸鲤运动、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低氧环境适应的一种调节机制。

    • 用mtDNA控制区序列鉴定长须鲸标本

      2018, 53(2):234-242. DOI: 10.13859/j.cjz.201802008

      摘要 (1683) HTML (0) PDF 2.58 M (18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采自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海域的一头死亡大型须鲸骨骼标本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Control region)976 bp(登录号MF781125)、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642 bp(登录号MG010134)和Cyt b序列307 bp(登录号MG010133)。通过与GenBank已发表的同源序列blast结果表明,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的控制区序列相似度达99%,仅在756 bp处有一个碱基T和C转换的差异;基于HKG + G模型,使用UPGMA聚类分析法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blast结果一致,故将标本鉴定为长须鲸,推测该个体来源于北太平洋。获取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和Cyt b序列存在多个终止密码子,无法获取同源性较高的序列,推断可能为线粒体假基因。

    • 西藏错那县发现藏南猕猴

      2018, 53(2):243-248. DOI: 10.13859/j.cjz.201802009

      摘要 (2280) HTML (0) PDF 4.02 M (27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年9月28日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斯木扎景区(27°49′34.89″N,91°43′44.77″E,海拔2 830 m)发现一群约20 ~ 30只猕猴。通过比较几种猕猴属物种的照片和相对尾长值,并查阅相关文献,确认其为藏南猕猴(Macaca munzala),这是该物种在中国印控藏南地区之外的首次记录。

    • 中国沿海首次发现耳盲属(有针纲:单针目:耳盲科)间隙纽虫

      2018, 53(2):249-254. DOI: 10.13859/j.cjz.201802010

      摘要 (1501) HTML (0) PDF 3.18 M (18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耳盲属(Ototyphlonemertes)是一类体型细小、具平衡囊、于海洋沙间隙生活的特殊的纽虫,在全球沿海、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广泛分布,但在中国沿海尚无报道。近年在青岛(36°03′ N,120°21′ E)潮间带粗沙中采到了耳盲纽虫标本,经形态鉴定包含长座耳盲纽虫(Ototyphlonemertes dolichobasis)和马丁诺夫耳盲纽虫(O. martynovi)两种。长座耳盲纽虫过去仅在模式产地日本大土湾发现,与原始描述相比,青岛的标本个体较大,针座及主针略小,但针座长与针座宽、主针长与针座长的比例与原始描述一致。青岛的马丁诺夫耳盲纽虫标本与原始描述形态一致,唯个体较小,其头触毛公式与在越南文峰湾报道的近似种Ototyphlonemertes cf. martynovi不同。标本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

    • 梅花鹿体细胞航天诱变后的生物学特性变化分析

      2018, 53(2):255-263. DOI: 10.13859/j.cjz.201802011

      摘要 (1961) HTML (0) PDF 2.53 M (18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自主研发的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了梅花鹿(Cervus nippon)体细胞的航天培养及生物诱变,并分析了其细胞在航天诱变后的生长曲线和核型特性。采用耳缘皮肤组织块贴壁培养的方法进行体细胞的原代培养;胰蛋白酶消化的方法完成细胞的传代培养;依照程序降温的方法完成细胞的冷冻保存;每天计数24孔板每孔的活细胞数并利用Excel 97-2003绘制出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统计软件回归分析程序中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子程序Logistic曲线模型分析细胞生长曲线的拟合度;以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利用细胞遗传工作站(AI)软件对梅花鹿体细胞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PVDF膜细胞培养技术可有效保持梅花鹿体细胞在太空飞行过程中的存活并成功回收、传代建系。通过细胞传代培养观察发现,该体细胞经航天诱变后保持正常的成纤维细胞特征,生长曲线呈“S”型,航天诱变组体细胞在培养4 d进入对数生长期,与对照组体细胞在培养2 d进入对数生长期相比其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拟合生长曲线分析表明,航天诱变组细胞生长拟合度值与对照组相似,但细胞增殖拐点时间、拐点细胞量分析结果证明,航天诱变后的体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核型分析显示,航天诱变梅花鹿体细胞染色体数保持2n = 66,染色体形态正常,核型为66(XX),其中3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本研究建立了哺乳动物在航天运行条件下的细胞培养PVDF新技术,并分析了航天诱变对于梅花鹿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的影响,为以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持。

    • 普氏原羚与藏羚羊消化系统解剖特征

      2018, 53(2):264-269. DOI: 10.13859/j.cjz.201802012

      摘要 (1623) HTML (0) PDF 642.70 K (25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均为我国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两者的消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报道。本研究对野外死亡的6只普氏原羚和2只藏羚羊进行了大体解剖,对二者消化系统进行描述。其消化系统均由口腔、食道、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组成。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胃属于复胃,瘤胃体积最大。本文将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消化系统解剖结构特征与牦牛(Bos grunniens)、蒙古绵羊(Ovis arie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欧拉型藏绵羊(O. aries)、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四川梅花鹿(Cervus nippon sichuanicus)以及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等反刍动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其适应生活环境的消化系统特征。

    • 圆尾鲎消化道组织结构与黏液细胞分布

      2018, 53(2):270-277. DOI: 10.13859/j.cjz.201802013

      摘要 (1777) HTML (0) PDF 4.56 M (2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和阿利新兰-高碘酸雪夫试剂(AB-PAS,AB,pH 2.5)组化染色技术研究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黏液细胞的分布特征。圆尾鲎消化道外形为一直管状,中肠部位有分支。H.E染色结果显示,食道、胃、幽门、中肠与后肠的管壁一般结构由外至内分为外膜、肌肉层、黏膜下层、黏膜层。食道是一段短管状结构,肌肉层较胃壁的薄但几丁质层极厚。胃则为一膨大的砂囊结构,内含一定数量的纵行黏膜皱褶,肌肉纤维排列整齐,几丁质层较薄。幽门与中肠套叠,幽门壁肌肉层很薄,几丁质层清晰可见。中肠和后肠结构差异不大,具有一定数量的黏膜皱褶,上皮细胞间分布比较多的黏液细胞,均无几丁质层。AB-PAS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消化道有Ⅰ和Ⅱ型两种黏液细胞,不同部位分布数量差别很大。食道和幽门未见黏液细胞。胃黏膜下层有少量Ⅱ型黏液细胞。中肠和后肠黏液细胞数量比较多,尤其是与幽门套叠的中肠前端区域,均以Ⅱ型黏液细胞为主,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和黏膜上皮。在后肠黏膜下层有Ⅰ型黏液细胞分布,而黏膜上皮则分布密集的Ⅱ型黏液细胞。圆尾鲎消化道组织结构及黏液细胞分布特征反映其不同部位功能的差别,体现食性与消化机能相协调的特点。

    • 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中华绒螯蟹成体雄蟹生化组成的影响

      2018, 53(2):278-291. DOI: 10.13859/j.cjz.201802014

      摘要 (2044) HTML (0) PDF 495.64 K (2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体雄蟹成活、增重和生化组成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0.2%、0.4%和0.6%的雨生红球藻粉,配制4种等氮等脂的育肥饲料,投喂生殖蜕壳后雄蟹60 d,计算各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同时测定了组织中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成体雄蟹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2)雄蟹性腺中的粗蛋白及肝胰腺总脂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4%组最高,而肌肉水分含量随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粉含量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P < 0.05)。(3)性腺中的脂肪酸C20:0含量随饲料雨生红球藻粉添加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上升,而C16:1n7、C18:2n6和C18:3n3含量分别在雨生红球藻粉0.6%组、0.4%组和0组最高(P < 0.05)。(4)肝胰腺中的脂肪酸C14:0、C18:0和C18:1n7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2%组最高,而C18:1n9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6%组最高(P < 0.05)。(5)肌肉中的脂肪酸C14:1n5和C20:2n6含量在雨生红球藻粉0.2%组最高(P < 0.05),C16:0含量及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DHA/EPA)比例以雨生红球藻粉0.4%组最高,而C22:6n3、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 PUFA和总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均以雨生红球藻粉0.6%组最高(P < 0.05)。(6)肝胰腺中的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头胸甲中的虾青素、叶黄素、玉米黄素含量随饲料中雨生红球藻粉含量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 < 0.05)。综上,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粉对成体雄蟹成活率、增重率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性腺粗蛋白、肌肉总多不饱和脂肪酸、肝胰腺和头胸甲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雄蟹育肥饲料中适宜的雨生红球藻粉添加量建议为0.4%左右。

    • >综述
    • 中国的噪鹛及其研究现状

      2018, 53(2):292-301. DOI: 10.13859/j.cjz.201802015

      摘要 (1986) HTML (0) PDF 1.59 M (3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噪鹛种类丰富,共计有40种之多,其中噪鹛属28种,彩翼噪鹛属12种。本文综述了我国噪鹛类分布、分类现状和已报道的噪鹛类生态学研究结果,主要包括繁殖生态、身体大小性二态、配偶选择、体温调节和适应性产热、鸣唱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冬眠哺乳动物氧化应激产生及抗氧化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2018, 53(2):302-312. DOI: 10.13859/j.cjz.201802016

      摘要 (2205) HTML (0) PDF 1.36 M (28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哺乳动物的冬眠是一种季节性异温状态,是对外界恶劣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策略。冬眠-阵间觉醒周期中,伴随着生理功能的剧烈变化,从冬眠期间整体代谢的抑制,到阵间觉醒时氧代谢的急剧增加,使动物体内产生了大量的氧自由基。然而,冬眠动物出眠时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氧化损伤迹象,因此,冬眠哺乳动物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损伤模型。本文从氧化应激的产生、活性氧的来源、抗氧化防御等方面综述了冬眠哺乳动物对氧化应激的防御,并从其抗氧化的分子调控方面分析了冬眠哺乳动物对氧化应激的适应机制。

    • >动态与其他
    • 江西吉安发现灰翅鸫

      2018, 53(2):206-206. DOI: 10.13859/j.cjz.201802022

      摘要 (1845) HTML (0) PDF 1.20 M (1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贵州习水发现淡绿[贝鸟]鹛

      2018, 53(2):301-301. DOI: 10.13859/j.cjz.201802023

      摘要 (1657) HTML (0) PDF 472.29 K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云南楚雄发现绿孔雀繁殖巢

      2018, 53(2):313-314. DOI: 10.13859/j.cjz.201802017

      摘要 (1705) HTML (0) PDF 1.62 M (20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发现黄斑褶[鱼兆]

      2018, 53(2):314-316. DOI: 10.13859/j.cjz.201802018

      摘要 (1755) HTML (0) PDF 962.97 K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河北沿海发现小凤头燕鸥

      2018, 53(2):317-317. DOI: 10.13859/j.cjz.201802019

      摘要 (1565) HTML (0) PDF 844.49 K (1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湖南壶瓶山发现褐冠鹃隼

      2018, 53(2):318-318. DOI: 10.13859/j.cjz.201802020

      摘要 (1908) HTML (0) PDF 424.24 K (17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上海市发现钝尾两头蛇

      2018, 53(2):319-320. DOI: 10.13859/j.cjz.201802021

      摘要 (1996) HTML (0) PDF 1.93 M (20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