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57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不同释放策略对朱鹮再引入种群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2022, 57(6):801-809. DOI: 10.13859/j.cjz.202206001

      摘要 (137) HTML (0) PDF 303.08 K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种再引入目前已成为一种拯救、恢复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研究释放后的个体存活和繁殖成功率可以更好地优化释放策略,指导不同释放地释放后的管理。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了陕西省朱鹮(Nipponia nippon)再引入三个释放地宁陕、铜川和千阳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结合释放后的监测数据,比较了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利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放归个体年龄、性别、个体来源和野化训练时长对释放后6个月个体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释放地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差异显著(F = 40.35,df = 2,P < 0.001),宁陕首次释放个体的平均年龄较大,为(6.1 ± 1.9)岁。铜川释放后个体存活率(65.6%)最高,千阳次之(61.5%);三个释放地释放后的前3年繁殖成功率差异较大(ANOVA,df = 2,P < 0.05),铜川繁殖成功率最高,为57.7% ± 34.3%(n = 14,其中2014年繁殖2巢,2015年繁殖6巢,2016年繁殖6巢),宁陕次之,为52.3% ± 43.3%(n = 14)。释放个体年龄与释放后个体存活率显著负相关(β =﹣0.21,95%置信区间CI为﹣0.45 ~﹣0.04,P < 0.05),而性别、个体来源和野化训练时长对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基于三个释放地释放后个体存活率和繁殖成功率的差异,我们建议针对释放地的特定环境,可根据种源的年龄结构及个体的遗传组成来选择释放群体;可将不同种源的个体在释放地混合圈养,开展适当的野化训练后再进行释放;秋季可能是朱鹮的最佳释放时间。

    • 贡嘎山东坡繁殖季与非繁殖季鸟类多样性变化

      2022, 57(6):810-820. DOI: 10.13859/j.cjz.202206002

      摘要 (148) HTML (0) PDF 4.81 M (1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贡嘎山东坡鸟类群落垂直多样性格局在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变化,本研究分别在繁殖季(2012年3至6月、2016年3至5月及2017和2018年两年的3至6月)、非繁殖季(2012年9和10月、2017及2018年两年的11和12月)用样线法对贡嘎山东坡海拔1 200 ~ 4 400 m区域开展了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繁殖季与非繁殖季的鸟类α多样性指数具有明显差异,季节变化对鸟类α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且夏候鸟的迁徙、气温和植物花果期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影响鸟类α多样性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尽管贡嘎山的山地季节性气候明显,但繁殖季和非繁殖季鸟类β多样性的垂直格局比较稳定,并与植被群落的垂直多样性格局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表明植被群落多样性是影响贡嘎山东坡鸟类β多样性的重要因子。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在中海拔,而非繁殖季鸟类多样性热点则出现在中低和中高海拔。因此,山区不同季节的鸟类多样性变化与全海拔段的栖息地保护状况需要在今后的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管理中引起重视。

    • 机场周边家鸽飞行行为的潜在鸟击风险初步研究

      2022, 57(6):821-835. DOI: 10.13859/j.cjz.202206003

      摘要 (107) HTML (0) PDF 486.01 K (10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击防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a)是机场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最常见鸟类,也是历史上鸟击高危物种之一,还是唯一由于人工大量放飞导致严重鸟击事故的物种。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我国4个机场,针对机场周边23家鸽户,共149只家鸽开展卫星追踪放飞实验研究,获得了家鸽个体在机场周边的飞行时间、飞行距离、飞行高度等个体运动参数。研究发现,1)单次放飞时长多在1 ~ 4 h,单次平均放飞时长为(2.9 ± 1.6)h。在鸽户自主放飞家鸽和家鸽自由回笼的动态过程中,下午活动在外的家鸽数量较多,尤其15:00 ~ 17:59时段是活动在外家鸽数量最多的时段。2)飞行距离多在3.0 km范围内,最远可达8.9 km;存在家鸽飞行范围覆盖机场现象的鸽户占比45%。3)飞行高度主要在200 m及以下,平均飞行高度为(29 ± 28)m。本研究结果表明,下午,尤其是15:00 ~ 17:59时段应作为家鸽防控的重点时段,机场周边10 km以及高度0 ~ 200 m的范围应作为家鸽防控的重点空间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不得饲养、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需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加强有效监管,以降低家鸽鸟击风险。

    • 云南大理古城牛背鹭与其竞争种的巢空间生态位分化动态研究

      2022, 57(6):836-844. DOI: 10.13859/j.cjz.202206004

      摘要 (136) HTML (0) PDF 439.67 K (9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牛背鹭(Bubulcus ibis)作为入侵物种由非洲向美洲的扩散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牛背鹭与其竞争物种之间的巢空间生态位分化动态尚不明确。为了解牛背鹭与其他混群繁殖鹭类的巢空间生态位分化动态,2012、2016和2021年春夏季,对中国云南大理古城繁殖鹭类的群落结构和巢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2和2016年中国云南大理古城繁殖鹭类群落的组成物种均为牛背鹭、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其中夜鹭为优势鸟种;2021年繁殖群落增加了中白鹭(Ardea intermedia),且牛背鹭变为优势鸟种。从2016年到2021年群落巢密度增加,其中牛背鹭的巢密度明显增加,夜鹭和白鹭巢密度均减少。对比2016和2021年牛背鹭、夜鹭和白鹭3种鹭的巢空间生态位宽度数值的变化,发现牛背鹭利用的巢空间生态位更泛化,而夜鹭和白鹭更特化;巢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表明,2021年牛背鹭对夜鹭、白鹭的巢址竞争比2016年的更激烈,而且2021年牛背鹭与夜鹭之间的巢址竞争比牛背鹭与白鹭之间的更激烈。研究表明,在2012、2016和2021年,在大理古城鹭类繁殖地中,牛背鹭在与比自身个体大的夜鹭的竞争中胜出,群落优势鸟种由夜鹭变为牛背鹭,繁殖鹭类的群落结构和生态位分化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 同域分布马鹿与中华斑羚的冬夏季食物构成比较

      2022, 57(6):845-854. DOI: 10.13859/j.cjz.202206005

      摘要 (121) HTML (0) PDF 1.07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面临食物资源竞争,而食物又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食物构成可以反映其对栖息地条件的适应程度。本研究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Cervus elaphus)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冬、夏季食物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马鹿在夏季取食22科48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5科31种植物;在冬季,马鹿取食17科32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3科23种植物。Pianka重叠指数显示,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食物重叠度为85.4%,冬季重叠度为77.6%。使用Levins指数计算,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的营养生态位分别是13.71和5.34,冬季时分别是11.08和4.02。在同一季节,马鹿取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大于中华斑羚。本研究结果表明,马鹿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变化具有适应性,但马鹿对环境的适应性高于中华斑羚;鉴于马鹿的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多,建议在对物种与栖息地的保护中侧重于中华斑羚。

    • 血雉与其捕食者黄喉貂的时空关系初探

      2022, 57(6):855-865. DOI: 10.13859/j.cjz.202206006

      摘要 (121) HTML (0) PDF 5.19 M (1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猎物与其捕食者间的种间关系对于维持动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为了解西南地区中高海拔森林生态系统中较常见的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及其捕食者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利用2018至2020年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1个红外相机位点的调查数据(累计相机工作日为13 790 d),量化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时空关系。在时间维度上,采用核密度函数绘制了血雉(独立有效照片数n = 156)与黄喉貂(n = 98)的日活动节律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雉和黄喉貂在日活动高峰上存在明显的回避现象。在空间维度上,单物种占域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血雉对位点使用的重要因子是海拔和距水源最近距离,影响黄喉貂占域的生境因子主要是坡度;单季节双物种占域模型的结果显示,(1)在物种作用和环境变量的影响下,黄喉貂存在时血雉对位点的占域率显著低于黄喉貂不存在时;(2)随着海拔的升高,黄喉貂与血雉的空间关系呈现出由分离(物种间的互作因子SIF值小于1)转为重合(物种间的互作因子SIF值大于1)的趋势。本文使用日活动模式和占域模型分析二者在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上的关系,初步揭示了血雉与其捕食者黄喉貂在时空上呈现不完全分化的特点,为深入理解该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中猎物与其捕食者时空分布关系的研究提供了范例与基础信息。

    • 重引入地生境对普氏野马胃肠道寄生虫疾病感染的风险评估

      2022, 57(6):866-879. DOI: 10.13859/j.cjz.202206007

      摘要 (125) HTML (0) PDF 1.30 M (9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生动物重引入是保护濒危种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重引入放归地存在的疾病风险会影响重引入物种的健康并导致重引入项目的失败。疾病风险评估是用于识别、确定风险因子优先级和设计防控策略以应对风险的重要方法。为评估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重引入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疾病风险,本研究在传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内4个村庄83份家养马科动物粪便中寄生虫卵检测结果,进行专家赋分,确定威胁因子并评级,对影响普氏野马种群健康重要因素之一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本研究共确定了44种胃肠道寄生虫疾病,病原体分别隶属于5纲7目8科19属;其中高风险寄生虫疾病10种,中风险13种,低风险21种。小井村、奎素村和滴水村均为低风险区域,而厂汉脑包村属于高风险区域。重引入地周围的家马(E. caballus)和家驴(E. asinus)有与放归普氏野马交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但经严格的防控措施后,可以放归普氏野马。建议保护区内村庄限定家养马科动物活动范围,定期为家畜驱虫并清理圈舍,严格实行禁牧政策,增设远离村庄的普氏野马水源地,并对放归后普氏野马种群的寄生虫疾病进行长期监测与防控,从而有效防止寄生虫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外源褪黑激素通过调节摄食和产热降低大绒鼠的体重

      2022, 57(6):880-896. DOI: 10.13859/j.cjz.202206008

      摘要 (112) HTML (0) PDF 2.28 M (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褪黑激素(MEL)是一种向动物传递光周期信息的分子,也参与能量稳态的调节。为探讨外源褪黑激素对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体重、能量代谢及体温调节的影响,将大绒鼠置于(25 ± 1)℃,光周期12 L∶12 D(白昼与黑夜各12 h)的环境中,每日腹腔注射褪黑激素(20 μg/kg),共28 d。结果发现,注射外源性褪黑激素后,大绒鼠的体重和摄食量显著降低,摄水量增加;核心体温和肩胛间皮肤温度显著升高;静止代谢率(RMR)和非颤抖性产热(NST)显著升高;肝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中的线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升高;褐色脂肪组织中的总蛋白、解偶联蛋白1(UCP1)、α-磷酸甘油氧化酶(α-PGO)、T45′-脱碘酶(T45′-DII)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肝总蛋白和α-PGO无显著影响;血清中瘦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浓度显著上升,甲状腺素(T4)浓度显著降低。此外,注射褪黑激素后大绒鼠睾丸重量显著降低,表明其导致大绒鼠性腺退化。相关分析表明,解偶联蛋白1含量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呈正相关,T45′-脱碘酶活性和三碘甲腺原氨酸含量呈正相关,暗示T45′-脱碘酶可能在褪黑激素诱导褐色脂肪组织产热中起重要作用。总之,外源褪黑激素可能通过抑制摄食和增加产热降低了大绒鼠的体重。

    • 小熊猫精原干细胞的分选与培养

      2022, 57(6):897-904. DOI: 10.13859/j.cjz.202206009

      摘要 (112) HTML (0) PDF 6.54 M (10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野生动物的保护手段主要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与离体保护。精原干细胞(SSCs)是雄性动物维持生殖能力的根本,既能通过自我更新产生新细胞,也能通过分化产生精子,在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离体保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动物睾丸中精原干细胞数量极少,分离纯化与体外培养对于其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整合素α6(ITGA6)蛋白作为精原干细胞分子标记,采用免疫磁珠分选(MACS)技术富集了3月龄小熊猫睾丸中的ITGA6阳性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分选后ITGA6阳性细胞纯度可达74.27% ± 8.73%,显著高于分选前(32.60% ± 3.06%)。将分选后的细胞接种到层粘连蛋白包被的细胞培养板中,用含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培养10 d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精原干细胞集落,结合逆转录PCR(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发现这些细胞集落特异性表达精原干细胞分子标记蛋白ITGA6、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蛋白(PLZF)和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THY1),同时也表达生殖细胞标记蛋白VASA和DAZL。本研究结果证实,ITGA6可作为小熊猫精原干细胞的分子标记用于细胞分选富集,同时初步建立的培养体系也为小熊猫精子发生机制与应用研究提供材料。

    • 猫儿山两种有尾两栖类消化道嗜银细胞比较观察

      2022, 57(6):905-912. DOI: 10.13859/j.cjz.202206010

      摘要 (118) HTML (0) PDF 1.08 M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有尾两栖类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特点,以分布于猫儿山保护区的猫儿山小鲵(Hynobius maoershanensis)和瑶山肥螈(Pachytriton inexpect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二者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与分布密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为有尾两栖类消化道比较组织学和内分泌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并为两栖类消化生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数据基础。结果显示,两种动物从食道至直肠均有嗜银细胞分布,分布型都呈波浪形,均在食道处分布密度(个/视野)最高,猫儿山小鲵为2.00 ± 0.69,瑶山肥螈为3.42 ± 0.31,在猫儿山小鲵回肠(1.45 ± 0.50)和瑶山肥螈在直肠(1.63 ± 0.97)分布密度最低。瑶山肥螈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都高于猫儿山小鲵,两种动物嗜银细胞分布密度在食道、贲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差异显著,但在胃体、幽门和直肠中差异不显著。对同一物种消化道不同部位嗜银细胞进行比较,猫儿山小鲵及瑶山肥螈的嗜银细胞分布密度高峰均出现在食道,其中,猫儿山小鲵食道与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差异显著(P < 0.05),瑶山肥螈食道与其他各部位差异显著(P < 0.05)。嗜银细胞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锥形和梭形等,可分为闭合型和开放型细胞。猫儿山小鲵生活环境多为沼泽地,富含淤泥、落叶,喜食蛙类蝌蚪、蚯蚓等个体较小且易消化的食物,瑶山肥螈生活环境为石块粗砂较多的山溪,以虾、蟹、螺等为食,这两种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密度各具自身特点,可能与其生境及食性等因素有关。

    • 四种翁戎螺的齿舌形态及功能

      2022, 57(6):913-921. DOI: 10.13859/j.cjz.202206011

      摘要 (128) HTML (0) PDF 20.09 M (1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翁戎螺(Pleurotomariidae)起源于寒武纪时期,是介于软体动物祖先和现代腹足类之间的过渡类型。目前我国翁戎螺的分类、生态等方面研究不足,为探究翁戎螺的形态分类及食性,以寺町翁戎螺(Bayerotrochus teramachii)、红翁戎螺(Mikadotrochus hirasei)、高腰翁戎螺(M. salmianus)和龙宫翁戎螺(Entemnotrochus rumphii)为研究对象,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其齿舌结构。结果表明,(1)翁戎螺齿舌结构与大多数腹足类具有3种类型的齿舌不同,其齿舌带上具有中央齿、内侧齿、外侧齿、镰状齿、丝状齿和桨状齿6种不同类型的小齿。(2)4种翁戎螺的中央齿均为1枚,内侧齿2或3枚,外侧齿20 ~ 25枚,镰状齿16 ~ 32枚,丝状齿35 ~ 62枚,桨状齿10 ~ 26枚。(3)翁戎螺属(Mikadotrochus)内种类之间齿舌形态的差异较小,进行种间区分需结合其小齿数量,但属间差异较大,中央齿、内侧齿、镰状齿的齿尖和齿基形态都可以进行属间区分。(4)龙宫翁戎螺齿舌带每个横排具有26枚桨状齿,与之前研究具有10枚不同。本研究对翁戎螺镰状齿和丝状齿之间、丝状齿和桨状齿之间的过渡形态进行深入地描述和划分。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翁戎螺的形态分类研究提供资料。

    • >研究简报
    • 甘肃省卓尼县发现宽耳犬吻蝠

      2022, 57(6):922-928. DOI: 10.13859/j.cjz.202206012

      摘要 (133) HTML (0) PDF 611.17 K (1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10月17日,在甘肃省卓尼县(103°30′37″ E,34°35′00″ N,海拔2 540 m)用手网采集到1只雌性蝙蝠;该个体前臂长59.98 mm;两耳宽大,耳缘具毛,双耳前缘基部在额顶相联;吻部突出,上唇肥厚有褶皱;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足掌具明显可见肉垫;各脚趾缘具有白色硬毛;背毛呈土褐色,毛基苍白色。头骨狭长,颅全长24.05 mm;颧弓平直;上门齿与上犬齿大,下门齿小,齿式为1.1.2.3/3.1.2.3 = 32。以上形态特征均与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相符;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系统发育学证据也支持上述结果,故将此标本鉴定为宽耳犬吻蝠。此为该种在甘肃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

    • 重庆发现云南小狭口蛙及其系统发育关系

      2022, 57(6):929-936. DOI: 10.13859/j.cjz.202206013

      摘要 (126) HTML (0) PDF 4.14 M (9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5月在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采集到3号小狭口蛙标本,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云南小狭口蛙(Glyphoglossus yunnanensis),属重庆市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本文给出了这3号标本的17项外形特征测量值,并描述了其生境特征。对10个不同地理种群的云南小狭口蛙种群相关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树表明,重庆武隆标本与云南小狭口蛙产地标本序列聚在一起,且其间的遗传距离为0.6%,远远小于小狭口蛙属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重庆武隆的这一分布点,使得对云南小狭口蛙在我国分布的认知往东北延伸了超过350 km。云南小狭口蛙在重庆武隆的分布新记录能帮助理解该物种潜在分布区以及谱系地理。

    • 广西发现荔波臭蛙

      2022, 57(6):937-943. DOI: 10.13859/j.cjz.202206014

      摘要 (129) HTML (0) PDF 1.14 M (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荔波臭蛙(Odorrana liboensis)已知仅分布于贵州省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1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弄尧(23°01′21″ N,105°50′58″ E)采集到2号臭蛙标本(1雌,1雄)。经鉴定为荔波臭蛙,属广西两栖纲新记录物种。2号标本在形态上与荔波臭蛙模式标本基本一致,仅体型大小和腹部体色稍有差异。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荔波臭蛙那坡种群与模式标本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遗传距离为1.5%。本研究表明,荔波臭蛙广西那坡种群与模式产地种群存在一定的遗传和形态分化,可为蛙类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辽宁沈阳发现韩国林蛙

      2022, 57(6):944-950. DOI: 10.13859/j.cjz.202206015

      摘要 (175) HTML (0) PDF 1.12 M (9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11月在沈阳市辽中区蒲河湿地公园(41°30′55″ N,122°78′30″ E,海拔30 m)采集到2号无尾两栖类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蛙属(Rana)物种,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对蛙属19个物种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其与韩国及中国山东文登昆嵛山分布的韩国林蛙(R. coreana)遗传距离最近,并在最大似然树中聚为一支,应属种内关系。综合形态分析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韩国林蛙,系辽宁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本次发现将辽宁省分布的蛙属物种增至5种。

    • >综述
    • 我国野生鸟类疫病传播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2, 57(6):951-962. DOI: 10.13859/j.cjz.202206016

      摘要 (144) HTML (0) PDF 320.02 K (22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众多疫病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具有向人类传播的风险,尤其是具有飞翔能力的鸟类不易控制,所携带的病毒传播广泛,威胁人畜安全。因此,充分了解鸟类携带疫病情况以及鸟类迁徙路线中重点区域的疫病风险,对疫病防控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鸟类主要携带的病原类型,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寄生虫和新城疫病毒等。着重探讨鸟类携带病原对生物安全防范重点区域的人员和动物的疫病风险,包括自然保护区、机场和禽类养殖场等,并从加强候鸟迁徙的动态监测、加强栖息地检疫和保护、家禽定期疫苗接种等方面提出疫病防范措施。

    • >动态与其他
    • 浙江衢州发现古氏草蜥

      2022, 57(6):963-964. DOI: 10.13859/j.cjz.202206018

      摘要 (122) HTML (0) PDF 674.89 K (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海南永兴岛发现家麻雀和家燕tytleri亚种

      2022, 57(6):965. DOI: 10.13859/j.cjz.202206019

      摘要 (131) HTML (0) PDF 123.77 K (1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发现黄腹角雉

      2022, 57(6):928, 936. DOI: 10.13859/j.cjz.202206017

      摘要 (124) HTML (0) PDF 242.55 K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