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5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报告
    • 东秦岭地区齿突蟾属一新种记述(两栖纲:角蟾科)

      2023, 58(5):641-650. DOI: 10.13859/j.cjz.202305001

      摘要 (114) HTML (0) PDF 13.49 M (9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5月在洛阳市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玉皇顶林场(33°38′37″ N,111°50′01″ E,海拔1 882 m)采集到齿突蟾属(Scutiger)物种9号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及线粒体COI和Cyt b基因联合构建的齿突蟾属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显示,采集到的齿突蟾标本系一新种,命名为华夏齿突蟾Scutiger feiliangi Zhou, Guan and Shi, sp. nov.。其主要鉴别特征为:1)体型中等,雄性体长45.7 ~ 50.2 mm,雌性体长48.9 ~ 51.5 mm;2)头宽略大于头长,鼓膜不显;3)前臂及手长略超过体长之半,后肢较短;4)背面粗糙,布满疣粒;5)指间无蹼,趾间微蹼;6)具两对胸腺,外侧者略小于内侧;7)背部有4行断续排列的纵行肤褶;8)肛周有多个近圆形腺体。同时,对新种华夏齿突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描述。

    • 中国安徽省祁门县大鲵属一新种(两栖纲:隐鳃鲵科)

      2023, 58(5):651-657. DOI: 10.13859/j.cjz.202305002

      摘要 (80) HTML (0) PDF 3.43 M (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曾在中国广泛分布。前期的3项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黄山的中国大鲵种群存在独特的遗传分化,是一个未被描述的物种。这3项研究中的分子数据均基于本文通讯作者1995年之前采自中国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的原生大鲵标本。本文基于形态学比较,将1995年以前本文通讯作者在祁门县采集的11个大鲵标本描述为大鲵属一新种:祁门大鲵(Andrias cheni sp. nov.)。我们测量了11个标本的25个形态特征,并与大鲵属的其他物种进行比较。祁门大鲵与大鲵属其他物种可通过以下特征进行区分:(1)头躯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头宽/头长(HW/HL)比为0.80 ~ 0.98;(2)头部和下颌相对光滑,有不规则排列的小结节;(3)颈部侧褶与体褶不连续;(4)第三指比第一指长,指式Ⅰ< Ⅳ < Ⅲ < Ⅱ;(5)四肢粗而短,后肢比前肢长,前肢长/后肢长(FLL/PLL)比为0.78 ~ 0.96;(6)尾部肌肉发达,基部粗大,后部和上部逐渐变平,尾长约为总长度的1/3。经形态比较,本研究将祁门大鲵描述为新种,大鲵属物种增加到5个。本文提供了相对完备的形态数据,可为后续大鲵野生谱系的资源保护、人工种群遗传管理和增殖放流等提供参考。

    • 长岛海域东亚江豚种群密度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2023, 58(5):658-668. DOI: 10.13859/j.cjz.202305003

      摘要 (67) HTML (0) PDF 5.30 M (6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岛海域是黄渤海东亚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的热点分布区域之一。为了掌握长岛海域东亚江豚的种群密度与分布特征,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截线抽样法进行了5次东亚江豚目视考察。5次考察总航程2 421 km,共发现东亚江豚614次,1 156头次。相同月份调查种群遇见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不同月份种群遇见率差异极显著(P < 0.01),提示东亚江豚种群在该水域可能存在季节性迁移。按照考察月份对数据进行合并处理,长岛海域5月和10月东亚江豚平均种群密度为(0.56 ± 0.11)头/km2(0.46 ~ 0.68头/km2)和(3.63 ± 0.25)头/km2(3.38 ~ 3.88头/km2),平均种群数量为(20 209 ± 202)头和(2 971 ± 681)头,这在目前已知所有东亚江豚分布区中是最高的。尽管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差异显著,但东亚江豚种群在长岛海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砣矶岛-大钦岛西北侧和东南侧均为高密度分布区,因此建议将该水域作为核心区域重点保护。此外,我们还建议未来加强对其迁移规律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 褐鹛属鸟类的鸣声特征及种间比较

      2023, 58(5):669-686. DOI: 10.13859/j.cjz.202305004

      摘要 (80) HTML (0) PDF 13.33 M (5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雀形目鸟类系统分类和进化研究中,鸣声有重要作用。褐鹛属(Fulvetta)是近年从雀鹛类(Alcippe)独立的属,其鸣声特征及种间差异尚缺乏定量研究。我们于2016至2022年在野外录制了该属7种463只个体的鸣声,包括棕头雀鹛(F. ruficapillan = 64)、褐头雀鹛(F. manipurensisn = 71)、白眉雀鹛(F. vinipectusn = 124)、中华雀鹛(F. striaticollisn = 64)、路氏雀鹛(F. ludlowin = 33)、灰头雀鹛(F. cinereicepsn = 84)和玉山雀鹛(F. formosanan = 23)。基于野外行为观察,将鸣声区分为鸣叫和鸣唱,并将鸣叫分为联络鸣叫、呼唤鸣叫、报警鸣叫及觅食鸣叫4种类型。对鸣唱的声谱图进行人工检视,划分为1 ~ 8种鸣唱型。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MANOVA)比较鸣声参数种间差异,显示最高频率、最低频率、峰频率、句子持续时间、频率宽度、平均熵6个参数在该属7种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将7种褐鹛鸣声特征的马氏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进行Mantel检验,表明鸣唱特征与种间遗传距离呈正相关(r = 0.51,P = 0.01),但鸣叫特征与遗传距离无显著相关性(r = 0.028,P = 0.45);系统发育信号分析表明,有4个鸣唱特征和2个鸣叫特征系统发育保守,这表明褐鹛属鸟类的鸣唱比鸣叫更具物种特异性、系统发育信号更强,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鸣唱特征越相似。基于具有较强系统发育信号的6个鸣声特征参数对7种褐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大体一致。本研究揭示了褐鹛属7种鸟类的鸣声特征及其种间差异,为该类群鸟类的鸣声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 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

      2023, 58(5):687-702. DOI: 10.13859/j.cjz.202305005

      摘要 (73) HTML (0) PDF 7.25 M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外相机是一种经典的野生动物观测手段,具有连续性、非损伤性等一系列优点,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等重要野生动物物种的监测。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两年多时间,本研究在位于秦岭山系中段的陕西黄柏塬、观音山与佛坪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4条沟谷(大南沟、破碾子沟、大古坪岩屋沟及龙潭子岩屋沟)共架设80台红外相机,对秦岭山系中段大熊猫种群恢复区域的野生动物活动情况进行非损伤性监测。监测期间共获得鸟类与兽类影像34 514张,辨认并记录68个物种,包括兽类21种和鸟类47种,在此基础上建立野生动物影像数据库,并利用该数据库分析了监测区域的物种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各物种丰度分布较为均匀,鸟类的多样性高于兽类,而均匀性较低;在不同沟谷中,佛坪保护区龙潭子岩屋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均很高,但动物绝对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调查;观音山保护区破碾子沟的群落丰富性和均匀性则最低,应关注这一区域的生态恢复工作;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大南沟监测到的野生动物总有效照片数与大熊猫有效照片数均最多,侧面说明其在4条沟谷中生态情况恢复相对较好;大古坪岩屋沟的兽类活动强度最低,也应予以一定关注。分别考虑山谷与山脊的监测结果,则山脊的物种丰富性与均匀性都优于山谷。本研究说明栖息地得到了较好恢复,丰富了秦岭山系中段地区基础生物数据库,可为未来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政策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 普达措国家公园越冬期鸟类群落功能空间及驱动机制

      2023, 58(5):703-733. DOI: 10.13859/j.cjz.202305006

      摘要 (78) HTML (0) PDF 20.99 M (5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解析群落中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获得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属都湖片区鸟类物种多样性,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设置8条总长17 km的鸟类调查样线,并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片区24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进行辅助调查。为了重点研究越冬期鸟类群落功能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机制,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对碧塔海-属都湖片区内高原湖泊、高山草甸、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4种生境共30个样点进行了越冬期鸟类群落的调查。利用15个鸟类功能性状计算群落功能丰富度(FRic)和平均最近邻接功能距离(MNND),并构建零模型,探讨环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作用对越冬期鸟类群落构建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在普达措国家公园碧塔海-属都湖片区共记录13目42科114种鸟类,与该区域前期野外记录相比新增了74个野外记录鸟种。该片区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物种组成差异明显,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物种组成相似,但未完全重合。在该区域高原湖泊和高山草甸越冬的16种鸟类显著扩大了越冬期鸟类群落的功能空间,但同时显著减小了功能空间中物种的平均最近邻接功能距离。4种生境鸟类群落功能空间随物种丰富度增加而增大,但零模型分析发现功能空间的观察值总体上小于期望值;功能空间中物种间平均最近邻接功能距离随物种丰富度增加变得更近,限制性零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其观察值整体趋势上大于期望值。综上,本研究更新了对普达措国家公园鸟类物种多样性的认知,可为该区域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最新数据支持。越冬鸟的迁入使片区越冬期鸟类群落在功能结构上更紧凑、更稳定;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过滤限制了该区域越冬期鸟类群落功能空间随物种丰富度的增大,同时极限相似性对物种在功能空间中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即环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对片区越冬期鸟类群落的构建过程具有双重重要性。

    • 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2023, 58(5):734-741. DOI: 10.13859/j.cjz.202305007

      摘要 (67) HTML (0) PDF 3.48 M (6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两栖类物种雌雄间的形态差异,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种两性异形的模式与机制,而且对其繁殖策略、繁殖投入和进化选择压力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以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校园永久池塘内的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为实验对象,共61只(♀12,♂49),测量其头体长、头长、吻宽、前肢长、后肢长等12项形态特征及体重来研究该物种的两性异形,并收集窝卵数和孵化数据分析雌性繁殖能力。结果表明:斑腿泛树蛙具有显著的两性异形,且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眼径、胫长和鼻间距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头体长、头长、吻宽、吻长、眼间距、前肢长、后肢长、前臂及手长、足长和体重均具有显著差异;斑腿泛树蛙雌性个体产卵和孵化率受季节影响显著,其中4和5月窝卵数最多,6月卵孵化率最高;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呈正相关关系。依据上述结果,本研究推测生育力选择是造成斑腿泛树蛙两性异形的主要因素,雌性个体通过增大个体体型来增加怀卵量,从而提高繁殖输出;斑腿泛树蛙繁殖期受季节影响,为更好地适应雨季的提前或推迟,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延长式繁殖的模式。

    • 不同年龄与不同时期林麝香腺组织结构观察

      2023, 58(5):742-750. DOI: 10.13859/j.cjz.202305008

      摘要 (73) HTML (0) PDF 5.12 M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在不同年龄和泌香期与非泌香期香腺的组织结构变化,为深入研究林麝香腺发育和麝香分泌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收集6只雄性林麝的香腺组织,包括泌香期2岁龄林麝1例,非泌香期6月龄、2岁龄、4岁龄、6岁龄和8岁龄林麝各1例,采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及常规H.E染色技术,对香腺的形态、组织特征及腺泡直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林麝香腺位于腹部阴囊与腹脐之间,与阴囊的距离约为4.5 cm。根据功能,香腺可划分为香囊部和腺体部。负责分泌麝香液的腺体组织为肉眼可见的白色颗粒,嵌入腺体部肌层深处并环绕香囊颈分布。6月龄林麝香腺已具有成熟腺体结构,但腺上皮仍处于休止状态;成年林麝香腺的腺泡则增大且数量增多。成年林麝泌香期腺泡被挤压成团状分布,上皮游离面破碎不整,腺泡腔内含有大量明显的颗粒状分泌物与细胞碎屑混合堆积;非泌香期腺泡直径显著大于泌香期(P < 0.01),2岁林麝腺泡表现为紧密排列的椭球形,而4岁及以上的腺泡则呈不规则团状分布,腔内可见颗粒物,且4岁、6岁和8岁的腺泡直径无显著差异(P > 0.05)。林麝香腺组织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泌香能力与生长阶段的关系。

    • 背角无齿蚌四种组织细胞原代培养的比较

      2023, 58(5):751-759. DOI: 10.13859/j.cjz.202305009

      摘要 (73) HTML (0) PDF 4.86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血细胞(含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消化腺细胞(含上皮样细胞和圆形小细胞)、外套膜细胞(含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圆形大细胞和圆形小细胞)、斧足细胞(含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圆形大细胞和圆形透亮细胞)为材料,比较了上述各类细胞的原代培养特征以及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优化了细胞制备及细胞活性鉴定的方法。结果显示,上述各类组织细胞存活率受不同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种类的影响,其中,血细胞96 h在20 ℃下、培养基2中的存活率最高,为94.67% ± 0.47%;消化腺细胞48 h在20 ℃下、培养基3中的存活率最高,为93.67% ± 1.70%;外套膜细胞48 h在15 ℃下、培养基1中的存活率最高,为93.67% ± 1.7%;斧足细胞48 h在15 ℃下、培养基1的存活率最高,为94.33% ± 0.94%。相较于25 ℃,在20 ℃和15 ℃下,4种组织细胞96 h的存活率更为理想。本研究旨在为背角无齿蚌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贝类细胞水平毒理学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湖南省发现云开脊蛇兼记棕脊蛇新地模标本

      2023, 58(5):760-771. DOI: 10.13859/j.cjz.202305010

      摘要 (71) HTML (0) PDF 6.13 M (7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开脊蛇(Achalinus yunkaiensis)之前仅在广东和广西有分布报道。本文基于形态比较及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子系统关系分析结果,确定采集于湖南省新宁县的1号雌性脊蛇标本(CIB 119041)为云开脊蛇,为湖南省新记录种。该标本鼻间鳞沟约等于前额鳞沟,上颔齿24枚;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0枚,尾下鳞55枚;尾长与体长之比为0.203。至此共有4种脊蛇分布于湖南省。此外,本文还报道了棕脊蛇(A. rufescens)1号雄性地模标本(CIB 119042),该标本鼻间鳞沟长于前额鳞沟;背鳞通身23行,腹鳞153枚,尾下鳞62枚;尾长与体长之比0.201。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显示,棕脊蛇种组各支系的系统地位还需进一步研究厘定。

    • >研究简报
    • 湖南发现渡濑氏鼠耳蝠与中管鼻蝠

      2023, 58(5):772-779. DOI: 10.13859/j.cjz.202305011

      摘要 (65) HTML (0) PDF 10.05 M (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2年7月和9月,本研究组在湖南开展翼手目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常德市桃源县、湘西州保靖县、永州市双牌县和邵阳市绥宁县使用蝙蝠竖琴网分别采集到9只鼠耳蝠(7♂,2♀)和5只管鼻蝠(2♂,3♀),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物种鉴定。该批鼠耳蝠体型中等,前臂长43.41 ~ 50.89mm,全身毛发呈红褐色,耳廓端部、鼻孔周围、五趾与爪及尾末端均呈黑褐色,翼膜掌指间有三角形状的红褐色斑直达翼缘;头骨顶部平缓,颧弓发达,脑颅高而凸显,其形态特征和度量数据均与渡濑氏鼠耳蝠(Myotis rufoniger)相符。同时,采集的管鼻蝠标本体型中等,前臂长33.83 ~ 37.53 mm,背毛棕褐色,腹毛呈浅黄色;颅全长16.74 ~ 17.29 mm,颧弓平直而宽厚,其外形特征和度量数据均与中管鼻蝠(Murina huttoni)相符。基于Cyt bCOI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以上形态学鉴定结果。该报道为渡濑氏鼠耳蝠和中管鼻蝠在湖南省分布的新发现。标本现存于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其中渡濑氏鼠耳蝠标本号为GZHU 22429、GZHU 22430、GZHU 22459、GZHU 22523、GZHU 22961、GZHU 22962、GZHU hun22011、GZHU 22549、GZHU 22703;中管鼻蝠标本号为GZHU hun22001、GZHU hun22008、GZHU 22431、GZHU 22437、GZHU hun22015。

    • 重庆黔江发现尾突角蟾

      2023, 58(5):780-789. DOI: 10.13859/j.cjz.202305012

      摘要 (64) HTML (0) PDF 12.56 M (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2年7月在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市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1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尾突角蟾(Boulenophrys caudoproc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联合构建布角蟾属(Boulenophrys)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此次采集的角蟾标本与尾突角蟾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支持率(1/100,贝叶斯法/最大似然超快速引导支持分析值);基于p-distance估算本次采集的角蟾标本与尾突角蟾湖南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角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8.7% ~ 15.9%)。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角蟾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布角蟾属的尾突角蟾,系重庆市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重庆市尾突角蟾的发现,进一步扩展了该地区的物种名录,拓宽了对尾突角蟾分布范围的认知,为该属区系分类学和系统学提供了新信息,同时为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对制定更加全面和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综述
    • 哺乳动物同性生殖研究历程及应用前景

      2023, 58(5):790-799. DOI: 10.13859/j.cjz.202305013

      摘要 (67) HTML (0) PDF 5.09 M (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繁殖是所有生命形式的基础,同性生殖作为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同性生殖包含孤雌生殖和孤雄生殖,在哺乳动物中尚未被发现。印记基因等表观遗传机制的存在阻碍了同性生殖胚胎发育。目前利用基因编辑已成功培育出双母系小鼠(Mus musculus domesticus)、单母小鼠和双父系小鼠,双母系小鼠和单母小鼠可正常发育并繁殖后代,双父系小鼠可存活48 h。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同性生殖相关技术以及探究历程,总结了同性生殖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 无脊椎动物清道夫受体的免疫调控

      2023, 58(5):800-810. DOI: 10.13859/j.cjz.202305014

      摘要 (61) HTML (0) PDF 4.86 M (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无脊椎动物逐渐形成了受体识别-信号传导-免疫应答为特征的天然免疫体系,以清除凋亡细胞或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清道夫受体(SRs)是一类位于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也是一类参与无脊椎动物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清道夫受体参与免疫反应的异己靶标识别,通过下游信号级联调控抗菌肽合成和吞噬作用。本文综述了无脊椎动物清道夫受体的种类、结构及其参与天然免疫的调控机制,探讨了无脊椎动物清道夫受体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 >动态与其他
    • 甘肃玉门发现棕斑鸠

      2023, 58(5):657-657, 771. DOI: 10.13859/j.cjz.202305015

      摘要 (74) HTML (0) PDF 885.32 K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棕头鸦雀种内巢寄生案例记述

      2023, 58(5):779-779, 799. DOI: 10.13859/j.cjz.202320334

      摘要 (59) HTML (0) PDF 1.15 M (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鸟类新记录种——黑腰滨鹬

      2023, 58(5):811-811. DOI: 10.13859/j.cjz.202305017

      摘要 (61) HTML (0) PDF 655.88 K (6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鸟类新记录种——条耳鹎

      2023, 58(5):812-812. DOI: 10.13859/j.cjz.202305018

      摘要 (66) HTML (0) PDF 511.19 K (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天津发现小灰山椒鸟和灰冠鹟莺

      2023, 58(5):813-814. DOI: 10.13859/j.cjz.202305019

      摘要 (70) HTML (0) PDF 951.18 K (5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浙江舟山发现棘胸蛙

      2023, 58(5):815-816. DOI: 10.13859/j.cjz.202321329

      摘要 (66) HTML (0) PDF 1.71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