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5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
    • 宿主鸟类防御杜鹃巢寄生的策略

      2024, 59(4):481-492. DOI: 10.13859/j.cjz.202424032 CSTR:

      摘要 (1327) HTML (0) PDF 4.80 M (15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消除巢寄生给自身繁殖带来的不利影响,许多宿主进化出反寄生策略来提高自身的适合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的反寄生防御手段可能发生在其生活史周期的各个阶段。本文分别从巢、卵和雏鸟三个阶段对宿主鸟类的反寄生策略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巢防御、卵识别、雏鸟识别和雏鸟出飞阶段的防御策略及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期为深入研究鸟类的巢寄生行为提供参考。

    • >研究报告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雪豹栖息地廊道研究

      2024, 59(4):493-504. DOI: 10.13859/j.cjz.202423186 CSTR:

      摘要 (985) HTML (0) PDF 12.94 M (14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雪豹(Panthera uncia)是高山流石滩等山地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对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雪豹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仍对雪豹的种群生存造成威胁。建立廊道可将分散的栖息地斑块连接起来,提高雪豹抵抗干扰的能力,并为雪豹的长期生存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及其15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雪豹分布点数据,选取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环境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对雪豹栖息地适宜度进行分析并划定生态源地,而后基于最小代价路径原理识别雪豹廊道。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 432.066 km2,分布在片区内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7 086.195 km2,占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52.756%。崎岖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季节降雨变异系数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通过分析,最终划定9个生态源地用于后续廊道识别规划。在研究区域内共识别10条潜在生态廊道,廊道最长为18.725 km,最短为0.368 km,平均廊道长度为5.676 km。其中3条廊道连接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斑块,5条廊道连接该片区与青海片区雪豹栖息地。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在提升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之间整体连接度的同时,与青海省共同开展跨界保护工作,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

    • 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豹猫、亚洲狗獾和猪獾的活动节律分析

      2024, 59(4):505-513. DOI: 10.13859/j.cjz.202423187 CSTR:

      摘要 (891) HTML (0) PDF 4.04 M (14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活动节律是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动物的活动节律是分析物种之间生态位分化、认识种间共存机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借助红外相机技术,于2017年全年对分布于北京市密云区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的活动节律进行比较研究。在35个位点布设红外相机,累计有效工作8 400个相机日,获得豹猫独立有效照片393张、亚洲狗獾682张、猪獾797张。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3种动物的月活动节律随季节变化,初夏和初秋存在活动高峰。3种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存在一定重叠,但具有各自不同的活动峰值:豹猫和猪獾在夜间活动强度较大,但猪獾的活动峰值较豹猫有所推迟,亚洲狗獾则在昼夜交替时期活动最频繁。3种动物通过活动节律峰值的差异产生了生态位分离,从而有利于同域分布下的共存。本研究从活动时间维度的峰值差异认识3种动物的活动节律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深入理解同域物种共存机制,为进一步开展3种动物行为生态适应研究、制定栖息地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 大山雀鸣声对同种个体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2024, 59(4):514-519. DOI: 10.13859/j.cjz.202423182 CSTR:

      摘要 (817) HTML (0) PDF 2.67 M (14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鸣声是鸟类最重要的通讯方式之一,具有求偶、领域保卫和报警信息传递等作用,但鸣声作为社会信息是否影响鸟类繁殖决策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大山雀(Parus minor)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放雄性大山雀的求偶鸣唱和大山雀对捕食者的报警声,检验鸣声是否影响同种个体的栖息地选择及产卵行为。结果发现,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的样地内大山雀繁殖巢数显著增加,而回放报警声的样地内繁殖巢数和对照样地内的繁殖巢数无明显差异;回放雄性大山雀鸣唱对样地内大山雀的首枚卵产期和窝卵数无显著影响。此项研究表明,同种个体的鸣唱可作为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社会信息,但其繁殖适合度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 城市公园防鸟撞工作的初步实践

      2024, 59(4):520-526. DOI: 10.13859/j.cjz.202423153 CSTR:

      摘要 (793) HTML (0) PDF 6.11 M (14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鸟撞是指鸟类与人造设施相撞而导致鸟类受伤或死亡的现象,在城市中比较常见的是建筑引起的鸟撞。对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科普展馆两侧玻璃幕墙进行了一年的鸟撞监测后,我们使用点状贴纸对凹面玻璃幕墙进行干预,并开展了后续两年的鸟撞监测。结果显示,干预前凹面玻璃幕墙发生鸟撞11次,干预后每年发生鸟撞2次。凸面玻璃幕墙未做干预,每年均发生鸟撞1或2次。发生鸟撞的鸟种中以迁徙鸟类为主,主要发生月份为秋季。综合生态公园科普展馆鸟撞情况和环境特征监测发现,季节、建筑物特征、玻璃幕墙周围的植被和天气均可能对鸟撞产生影响。

    • 峨眉山及周边区域脆蛇蜥种群状况及其生境选择

      2024, 59(4):527-535. DOI: 10.13859/j.cjz.202423171 CSTR:

      摘要 (769) HTML (0) PDF 3.55 M (14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脆蛇蜥(Dopasia harti)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受胁爬行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到目前为止,脆蛇蜥野生种群资源和生境偏好尚缺乏系统研究。作者在2020年对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2023年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在脆蛇蜥出现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设置样方以探究脆蛇蜥的生境选择。对调查问卷结果及实地调查的各生境因子占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发现:在峨眉山及其周边地区,脆蛇蜥野生种群数量因人为捕捉和栖息地变化等原因普遍下降,其分布已退缩至峨眉山市高桥镇、绥山镇、龙池镇、黄湾镇,夹江县华头镇和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峨眉山地区脆蛇蜥偏向选择位于中低海拔地区(主要为800 ~ 1 200 m)、半阴半阳坡、距离水源大于50 m、草本高度大于6 cm且植被覆盖率为10% ~ 75%土壤疏松的阔叶林中。根据此次调查,脆蛇蜥受到的干扰因子主要为道路建设和种植业。在脆蛇蜥保护方面,建议优化道路建设,避免破坏脆蛇蜥栖息地;推广生态友好产品种植,推广自然生态旅游,减少对脆蛇蜥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加强对周边民众的科普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 笼养黄颊长臂猿月经周期中性激素分泌特征

      2024, 59(4):536-544. DOI: 10.13859/j.cjz.202423190 CSTR:

      摘要 (752) HTML (0) PDF 3.79 M (145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月经周期监测可以有效用于非人灵长类动物迁地保护中的繁育管理。本研究采取非损伤取样法收集了成都动物园1对黄颊长臂猿(Nomascus gabriella)1年的粪便样品,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粪便中雌激素(E1G)、孕酮(P4)和睾酮(TEST)含量。经统计分析,发现雌性11个完整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酮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平均长度为(23.3 ± 3.1)d(21 ~ 31 d),与据雌激素双峰间隔时间推算的月经周期(21.3 ± 3.8)d间无显著差异性(Z =﹣1.562,P = 0.133),也与据孕酮变化规律推算的(20.9 ± 2.2)d间无显著差异性(Z =﹣1.693,P = 0.101);此外,还发现雌性的卵泡期长度为(7.9 ± 2.4)d,黄体期为(13.4 ± 2.8)d。根据卵泡期雌激素变化规律,可以对雌性发情高潮期进行预判,并指导对黄颊长臂猿进行配种;也可以基于黄体期孕酮水平对雌性是否怀孕进行初步诊断。雄性粪便中睾酮未呈现出明显周期性变化,雄性睾酮与雌性雌激素间也不存在相关性(r = 0.139,P = 0.097)。结果表明,黄颊长臂猿具有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似的月经周期;该雌性个体的月经周期比较明显,且具规律性;月经周期性的性激素指标可以对黄颊长臂猿乃至其他灵长类动物的不孕不育进行辅助诊断。

    • 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肺组织磷脂酰胆碱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进化及其表达差异分析

      2024, 59(4):545-561. DOI: 10.13859/j.cjz.202423146 CSTR:

      摘要 (737) HTML (0) PDF 8.58 M (14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维持肺泡结构,促进呼吸作用和对氧的吸收及利用,磷脂酰胆碱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磷脂主要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高原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特有物种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胆碱激酶基因Chok-αChok-β、磷酸胆碱胞苷转移酶基因Pcyt-αPcyt-β以及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Cpt的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并以SD大鼠(Rattus norvegicus)为对照,测定了这些基因在肺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 Chok-α、Chok-β、Pcyt-α、Pcyt-βCpt基因序列高原鼢鼠与以色列鼹鼠(Nannospalax galili)的同源性最高,高原鼠兔与北美鼠兔(O. princeps)的同源性最高,均高达90%以上;高原鼢鼠Cpt与以色列鼹鼠,高原鼠兔Chok-β、Pcyt-β和Cpt与北美鼠兔有平行进化位点。选择压力分析表明,高原鼢鼠Chok-α亚基第4位的赖氨酸、第5位点的苯丙氨酸和第10位的谷氨酸,高原鼠兔Chok-β亚基第4位蛋氨酸,高原鼢鼠Cpt第163位谷氨酸,这些位点均存在显著差异(P < 0.05);SIFT评估结果发现,高原鼠兔的Chok-β亚基中第212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和Pcyt-β亚基第18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对其功能有显著影响(P < 0.05)。mRNA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Chok-αChok-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高原鼠兔与SD大鼠(P < 0.01),高原鼠兔Chok-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D大鼠(P < 0.05);SD大鼠Pcyt-αPcyt-β C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P < 0.01),而高原鼠兔与高原鼢鼠间无差异(P > 0.05)。以上结果表明,与SD大鼠相比,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磷脂酰胆碱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氨基酸变异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两种高原动物的生理适应,更利于它们在高寒低氧的独特环境中获取氧并利用氧,从而促进呼吸作用,以加强能量代谢并适应低氧环境。

    • 朱鹮雏鸟血浆皮质酮水平的日龄变化模式

      2024, 59(4):562-569. DOI: 10.13859/j.cjz.202322126 CSTR:

      摘要 (702) HTML (0) PDF 2.98 M (53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激反应是指动物在受到不利刺激时,为维持正常状态所采取的适应性机制,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被激活并分泌应激激素,鸟类的主要应激激素是皮质酮。人工繁育在朱鹮(Nipponia nippon)的保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雏鸟期是朱鹮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笼养朱鹮雏鸟应激激素随日龄的变化有助于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并为野外应激生理研究与朱鹮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本研究通过采集23 ~ 34日龄朱鹮雏鸟的血液样本,来探究朱鹮雏鸟的应激反应随日龄增长的变化模式。为进一步了解朱鹮雏鸟应激反应的发育特点,本研究将雏鸟期分为雏鸟期前期(日龄23 ~ 28 d)和雏鸟期后期(日龄29 ~ 34 d),并采集了朱鹮成鸟的血液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水平皮质酮和日龄无显著相关性(R = 0.340,P > 0.05),血浆应激皮质酮水平和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 = 0.492,P < 0.05)。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皮质酮水平在雏鸟期前期和后期没有显著差异(P > 0.05),但两个时期均显著低于成鸟水平(P < 0.01)。朱鹮雏鸟前期的血浆应激皮质酮水平显著低于雏鸟后期(P < 0.05),与成鸟相比,雏鸟前期与成鸟差异极显著(P < 0.01),雏鸟后期与成鸟差异显著(P < 0.05)。本研究还发现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皮质酮水平及应激皮质酮水平随日龄增长的变化模式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建议在朱鹮雏鸟的饲养管理和野生种群保护工作中,在雏鸟23日龄后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在朱鹮雏鸟的野外应激生理研究中,应选择23 ~ 34日龄个体。

    • 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及其与近缘种的比较

      2024, 59(4):570-578. DOI: 10.13859/j.cjz.202423180 CSTR:

      摘要 (793) HTML (0) PDF 3.70 M (3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早期胚胎发育特征,2022年3月收集其在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区野外自然抱对产出的受精卵,在室内水温(22.63 ± 2.09)℃的条件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中国林蛙卵径(1.57 ± 0.01)mm(n = 5);早期胚胎发育分为25个时期,从受精卵到鳃盖完成期历时158.83 h;卵裂方式为不均等全裂;大约70%的胚胎在鳃血循环期出膜。中国林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卵裂特征、出膜方式及出膜时期与近缘种相似,速度较慢;与其他无尾两栖类相比,卵裂特征、出膜方式和发育速度均呈现种属特异性。中国林蛙较小的卵径、较快的早期胚胎发育速度反映了其对静水产卵环境的适应。

    • 扬子鳄卵孵化过程中卵壳和卵壳膜超微结构的变化

      2024, 59(4):579-587. DOI: 10.13859/j.cjz.202423172 CSTR:

      摘要 (744) HTML (0) PDF 16.82 M (17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表面附着及未附着黏液、受精及未受精和不同孵化时间下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卵的卵壳及卵壳膜超微结构。结果发现,表面附着和未附着黏液、受精或未受精扬子鳄卵的卵壳外表面均具有贯通的不规则孔隙通道,近似同心圆排列,并呈阶梯状分层下陷,部分孔隙中可见堵塞物,可能是由于表面黏液覆盖。表面黏液可减少卵内水分蒸发及腐蚀坑和凹陷的产生。不同孵化时间的扬子鳄受精卵卵壳外表面也具有分布不均的不规则孔隙和阶梯状的腐蚀坑,随着孵化时间的延长,受精卵卵壳外表面可膨胀并在孵化第30天观察到大量裂纹,卵壳外表面的孔隙和裂纹可提高卵壳的气体通透性,促进胚胎发育。受精及未受精的扬子鳄卵壳内表面可见较多排列不规则的乳突,乳突间存在孔隙,在孵化0 ~ 30 d内,受精卵内表面孔隙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而内表面乳突面积逐渐减小。表面附着或未附着黏液、受精或未受精的扬子鳄卵卵壳膜结构中均可见排列随机且稀疏的网格状角蛋白纤维,纤维上有较多芽状突起。表面附着或未附着黏液卵、受精或未受精卵的卵壳膜纤维直径和孔隙度总体差异均不显著。在孵化0 ~ 30 d内,受精卵卵壳膜纤维直径随时间延长的变化不大,纤维间孔隙度略有增大。纤维结构可使卵壳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拉伸性,在扬子鳄卵孵化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 红盲高原鳅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2024, 59(4):588-596. DOI: 10.13859/j.cjz.202423161 CSTR:

      摘要 (716) HTML (0) PDF 4.47 M (13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红盲高原鳅(Triplophysa erythraea Liu & Huang, 2019)是2019年发表的一种真洞穴鱼类,具有重要的洞穴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意义以及物种保护价值。2021年7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大龙洞采集到2尾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中1尾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分析,该线粒体DNA呈双链闭合环状结构,全长为16 585 bp,共含有37个基因,其中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以及两段非编码区,即L链复制起始区OL和H链复制起始区OH,碱基组成为A(31.2%)、G(15.8%)、C(26.0%)、T(27.0%),A + T的含量为58.2%。基于蛋白编码基因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高原鳅属系统进化树,确定了红盲高原鳅在进化树上的位置。本研究为高原鳅属鱼类的进化研究以及物种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 绿鳍马面鲀中轴骨骼早期发育规律

      2024, 59(4):597-606. DOI: 10.13859/j.cjz.202423126 CSTR:

      摘要 (739) HTML (0) PDF 5.46 M (1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阿新利蓝-茜素红双染色技术研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初孵仔鱼和1 ~ 60 dah(孵出后日龄)仔、稚和早期幼鱼中轴骨骼(头骨和脊柱)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绿鳍马面鲀初孵仔鱼头部无明显骨骼元件,3 dah脑颅软骨元件有前索软骨、侧索软骨、筛板和耳软骨环,咽颅软骨元件有米克尔氏软骨、腭方软骨、角鳃软骨和基鳃软骨;8 dah脑颅耳软骨环愈合成圆,咽颅上颌骨两侧末端与腭方软骨相连,角鳃软骨从前往后逐渐变短;15 dah脑颅耳软骨环凸出,咽颅齿骨和续骨出现,鳃丝密集分布,头部骨骼框架趋于稳定;18 dah脑颅嗅软骨环出现,咽颅米克尔氏软骨发生退化,下舌骨和上舌骨出现,上下颌前端出现锥形齿;20 dah脑颅出现额骨和筛骨,咽颅上下颌下移,前鳃盖骨和前颌骨出现并硬骨化;22 dah咽颅前鳃盖骨向下延伸出骨片,7对鳃条骨硬骨化;24 dah顶骨、副蝶骨、下鳃盖骨、主鳃盖骨和角舌骨出现并硬骨化;26 dah头部布满硬骨化的锥形小鳞;33 dah脑颅额骨、筛骨和缘带完全硬骨化,吻端变长,咽颅下鳃盖骨和主鳃盖骨完全硬骨化,锥形齿变门齿状;50 dah头部除鳃丝其余骨骼均完全硬骨化,可认为头部骨骼硬骨化完成。绿鳍马面鲀的脊柱14 dah前透明无色;18 dah尾端的髓弓和脉弓分化出现;25 dah椎体分节完成;28 dah椎体硬骨化完成;30 dah部分椎体的后关节突与髓弓相愈合;45 dah各椎体间间距缩短,脊柱完全硬骨化。研究理清了绿鳍马面鲀早期发育过程中轴骨骼元件的发育时序和骨化特征,初步阐释了其中轴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殊性,可为此物种苗种培育提供参考。

    • >研究简报
    • 浙江金华发现暗褐彩蝠

      2024, 59(4):607-612. DOI: 10.13859/j.cjz.202423200 CSTR:

      摘要 (705) HTML (0) PDF 7.49 M (1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3年5月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西溪镇寨口村附近林地中(120°17′02″ E,28°58′09″ N,海拔273 m)捕捉到2只雌性蝙蝠。它们体型较小,前臂长分别为30.66 mm和30.79 mm,无鼻叶,耳廓似漏斗,呈卵圆形,耳屏略呈披针形,较为细长。头骨颅全长分别是14.51 mm和14.67 mm,齿式:2.1.3.3/3.1.3.3 = 38,具有强壮的上颌犬齿。以上特征与暗褐彩蝠(Kerivoula furva)基本相符。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数据分析支持形态鉴定结果,故将这两个浙江样本鉴定为暗褐彩蝠,为浙江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

    • 贵州榕江发现井冈两头蛇

      2024, 59(4):613-618. DOI: 10.13859/j.cjz.202423173 CSTR:

      摘要 (778) HTML (0) PDF 3.56 M (1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3年6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采集到两头蛇属(Calamaria)物种1号雄性个体,标本具有以下形态学特征:背鳞13-13-13行,光滑;尾末端背鳞数为5行;上唇鳞4枚,下唇鳞5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1枚;颔片2对,后颔片间接触广泛;腹鳞158枚,尾下鳞20对。生活时头、体背面褐色,具5条细的黑褐色纵线纹,最外侧两行背鳞橙红色,体、尾腹面均匀橙红色。榕江县采集的标本与井冈两头蛇(C. jinggangensis)原始描述中提供的形态学鉴定依据相符。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本次采集的标本与已知井冈两头蛇样本的遗传距离约为0.85%。综合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此次采集的两头蛇属标本为井冈两头蛇,为贵州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 浙江和安徽发现霍氏鼠耳蝠

      2024, 59(4):619-626. DOI: 10.13859/j.cjz.202423175 CSTR:

      摘要 (63) HTML (0) PDF 3.97 M (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3年3月及6月,本课题组在浙江省丽水市和安徽省池州市进行翼手目物种多样性资源调查期间,使用蝙蝠竖琴网及昆虫网采集到一批蝙蝠标本。其中10号(1♂,9♀)体型较小,头体长43.34 ~ 47.12 mm,前臂长34.37 ~ 37.87 mm。耳廓尖长,耳屏较短,其长不及耳长一半;体毛柔软而浓密,背毛基部至毛尖呈黑色至深棕色,腹毛基部至毛尖呈深灰色至浅灰色;后足长8.22 ~ 9.49 mm,胫骨长16.08 ~ 17.23 mm,后足较长,超过胫骨长之半;股间膜和翼膜呈棕色,且翼膜附着于踝关节以下的跖骨处。颅骨细弱,颅全长14.92 ~ 15.82 mm,脑颅宽7.46 ~ 8.04 mm,额骨处倾斜明显,脑颅稍膨大圆润,颅顶较平,颧弓较细。上述外形及头骨特征与霍氏鼠耳蝠(Myotis horsfieldii)相吻合。同时,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Cyt b)的系统发育学证据亦支持上述鉴定结果。本发现为霍氏鼠耳蝠在浙江省和安徽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丰富了该种的基础生物学资料,扩大了对其地理分布范围的认知。

    • 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欧亚攀雀

      2024, 59(4):627-630. DOI: 10.13859/j.cjz.202424125 CSTR:

      摘要 (474) HTML (0) PDF 1.97 M (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4年1月27日,在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管护站附近发现集群觅食的攀雀(Remiz sp.)。通过网捕环志,检视其形态特征,测定并比对线粒体Cyt b序列,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为欧亚攀雀(R. pendulinus)雌鸟。此次发现为中国首次记录该物种。

    • >动态与其他
    • 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种——杂色地鸫

      2024, 59(4):631-631. DOI: 10.13859/j.cjz.202424128 CSTR:

      摘要 (493) HTML (0) PDF 386.12 K (6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四种寄生性杜鹃的宿主新记录

      2024, 59(4):632-635. DOI: 10.13859/j.cjz.202423179 CSTR:

      摘要 (95) HTML (0) PDF 2.44 M (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福建发现细嘴鸥、棕头鸥和短趾百灵

      2024, 59(4):636-637. DOI: 10.13859/j.cjz.202320237 CSTR:

      摘要 (50) HTML (0) PDF 1.28 M (5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海南乐东发现小滨鹬

      2024, 59(4):638-638. DOI: 10.13859/j.cjz.202320249 CSTR:

      摘要 (75) HTML (0) PDF 498.73 K (6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一例西伯利亚蝮繁殖报道

      2024, 59(4):639-639. DOI: 10.13859/j.cjz.202321014 CSTR:

      摘要 (65) HTML (0) PDF 815.71 K (5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河南洛阳和新乡发现文须雀

      2024, 59(4):640-640. DOI: 10.13859/j.cjz.202321172 CSTR:

      摘要 (81) HTML (0) PDF 517.82 K (5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