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9(5):707-713.DOI: 10.13859/j.cjz.202422331
摘要:了解迁徙候鸟的活动区域、迁徙节律和迁徙路线等信息,是制定候鸟保护策略的关键,对候鸟保护工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湾捕获1只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并为其佩戴了卫星定位追踪器以记录活动信息。本次跟踪监测从2020年10月23日持续到2021年10月16日,追踪器每6 h返回一次青脚鹬的活动信息,包括时间、经纬度位置、瞬时速度和瞬时高度。该个体在雷州湾越冬,于2021年5月15日开始春季迁徙,途径我国鄱阳湖、渤海湾、呼伦湖等地,历时28 d,于6月11日抵达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维柳伊河流域,行程约5 076 km。2021年7月16日该个体开始秋季迁徙,途径呼伦湖、渤海湾、长江口等地,在10月13日到达江西省乐平市,并在16日失去信号,秋季迁徙历时89 d,行程约4 186 km。春季迁徙路线上共有8个停歇地,秋季迁徙路线上共有5个停歇地,主要的能量补给地为鄱阳湖区、西拉木伦河、呼伦湖区、渤海湾和长江口。不论是春季还是秋季迁徙,该青脚鹬主要在夜间飞行,单次飞行的距离约在88 ~ 1 613 km之间,记录到的瞬时飞行速度范围为73.2 ~ 112.6 km/h,瞬时飞行高度范围在572 ~ 2 386 m之间。本研究记录了青脚鹬在一个迁徙周期内基本完整的迁徙路径,为发现和了解该物种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上的迁徙路线和重要停歇地点提供了直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