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1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雪豹栖息地廊道研究

      2024, 59(4):493-504.DOI: 10.13859/j.cjz.202423186

      关键词:雪豹;栖息地;MaxEnt模型;最小代价路径原理;廊道
      摘要 (1244)HTML (0)PDF 12.94 M (14762)收藏

      摘要:雪豹(Panthera uncia)是高山流石滩等山地生境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对维持高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雪豹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但多种因素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仍对雪豹的种群生存造成威胁。建立廊道可将分散的栖息地斑块连接起来,提高雪豹抵抗干扰的能力,并为雪豹的长期生存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以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及其15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分局保护片区雪豹分布点数据,选取气候、地形和土地利用等环境变量,运用MaxEnt模型对雪豹栖息地适宜度进行分析并划定生态源地,而后基于最小代价路径原理识别雪豹廊道。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为13 432.066 km2,分布在片区内的适宜栖息地面积为7 086.195 km2,占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的52.756%。崎岖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季节降雨变异系数是影响雪豹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通过分析,最终划定9个生态源地用于后续廊道识别规划。在研究区域内共识别10条潜在生态廊道,廊道最长为18.725 km,最短为0.368 km,平均廊道长度为5.676 km。其中3条廊道连接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斑块,5条廊道连接该片区与青海片区雪豹栖息地。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建议在提升片区内雪豹适宜栖息地之间整体连接度的同时,与青海省共同开展跨界保护工作,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1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