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饥饿对草鱼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影响

      2012, 47(2):91-97.

      关键词:草鱼饥饿自然杀伤细胞溶菌酶碱性磷酸酶
      摘要 (2988)HTML (0)PDF 844.89 K (3067)收藏

      摘要:研究了长期饥饿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31.86±1.47) g的草鱼,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对照组和饥饿组),每组3个平行,饥饿处理15、30、45和60 d,测定饥饿对草鱼头肾和脾中自然杀伤(NK)细胞的杀伤活性、血清和肝胰脏中溶菌酶活性、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饥饿胁迫的影响,草鱼自然杀伤性细胞在脾和头肾中的杀伤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且不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变化;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血清和肝胰脏中溶菌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在饥饿15、45、60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饥饿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饥饿30 d以后,维持恒定。由此可见,长时间的饥饿胁迫降低了草鱼的 免疫水平。相比较而言,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在反映鱼类免疫状况时比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可能更为灵敏。

    • 植酸酶对草鱼和新吉富罗非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13, 48(4):562-568.

      关键词:植酸酶草鱼新吉富罗非鱼蛋白酶淀粉酶
      摘要 (2951)HTML (0)PDF 1.36 M (3455)收藏

      摘要:植酸酶能水解植酸络合物,释放被植酸束缚的各种营养因子,因此能有效解除植酸与内源性消化酶的结合,促进消化酶的作用。本实验在全植物性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研究其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的影响。以全植物性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添加磷酸氢钙(dibasic calcium phosphate, DCP)实验组为阳性对照组,另设4个不同梯度的植酸酶实验组(250 U/kg、 500 U/kg、 1 000 U/kg和2 000 U/kg)。实验选取健壮、规格齐整平均体质量为(12.59±0.09) g的草鱼和平均体质量为(9.59±0.12) g的新吉富罗非鱼,分别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5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养殖8周后,草鱼平均体质量(18.29±0.63) g,新吉富罗非鱼平均体质量为(24.68±1.34) g,抽样取出胃、肠和肝胰脏用来分析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结果表明,植酸酶对无胃鱼草鱼和有胃鱼罗非鱼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相比较而言,植酸酶对罗非鱼的应用效果较明显,低剂量就能显著提高其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P<0.05)。当植酸酶添加量达到1 000 U/kg时,草鱼和罗非鱼淀粉酶及蛋白酶比活力均达到峰值,此时,罗非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植酸酶2 000 U/kg实验组,罗非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比活力与1 000 U/kg植酸酶实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草鱼肝胰脏蛋白酶比活力显著低于1 000 U/kg植酸酶实验组(P<0.05)。因此,本实验条件下,植酸酶在草鱼和新吉富罗非鱼全植物性蛋白质配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均为1 000 U/kg,生产实践中可通过添加植酸酶部分替代无机磷源。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