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60(1):32-44.DOI: 10.13859/j.cjz.202424045
摘要:食物的质量对鸟类的代谢产热和消化道功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改变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质量百分比来调整食物营养程度,探究食物质量对日本鹌鹑(Coturnix japonica)产热和消化道功能的影响。将实验动物分为低营养组和高营养组,用实验饲料(低营养饲料:蛋白质34%,脂肪8%;高营养饲料:蛋白质51%,脂肪15%)饲喂14 d后,测定其体重、基础代谢率(BMR)和体脂率,以及肝、心、肾和肌肉的重量及其线粒体状态4呼吸(S4R)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小肠重量及其消化酶(纤维素酶、氨基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显示,与低营养组相比,食物质量改变14 d以后高营养组动物的体重显著增加、基础代谢率(BMR)有升高趋势、体脂率显著增加;肝、心、肾和肌肉的重量和其线粒体状态4呼吸(S4R)无显著变化,肾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显著升高,但是未发现肝、肌肉和心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的显著差异;消化道重量和小肠重量均显著降低,单位质量小肠的氨基肽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显著降低,整体小肠的纤维素酶、氨基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结果表明,当食物质量改变时,鸟类可以通过调整自身代谢产热和消化道功能的方式发生可塑性适应反应,这些调整贯穿整体、器官、细胞和消化酶活性等多个水平。
2015, 50(4):571-580.DOI: DOI: 10.13859/j.cjz.201504009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化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蛋黄或鱼油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共6个实验组,即未强化卤虫组、蛋黄强化卤虫组、鱼油强化卤虫组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蛋黄强化桡足幼体组、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仔鱼开口驯化14 d,动态监测和统计不同饵料组匙吻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并对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质量、体长、日增重和存活率4个指标,均为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尤其在存活率方面,鱼油强化卤虫组不足50%,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最高可达86.59%;不同饵料组生长模式方程都获得较好的拟合,从体重和体长生长曲线看,桡足幼体组从饲喂8天起体长和体重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卤虫组生长一直相对缓慢;胃蛋白酶活性在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饵料组对仔鱼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综上认为,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期以桡足幼体开口饵料驯化效果较好,特别是未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的存活率高,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生长速度较快,而以卤虫饲喂效果相对较差。
2020, 55(5):599-605.DOI: 10.13859/j.cjz.202005008
摘要:为探讨菊粉对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幼鱼生长、消化及免疫能力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设计,选取640尾暗纹东方鲀,体重(6.97 ± 1.32)g,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菊粉(0%、0.25%、0.5%、1%),连续投喂8周后测定鱼体生长、肌肉营养成分、肠道消化酶和肝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各菊粉添加组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0.25%组肌肉的粗脂肪含量(0.87%)显著高于0.5%组(0.82%)和1%组(0.76%);0.25%组肌肉的粗蛋白含量(18.75%)显著高于1%组(18.50%),与对照组(18.62%)和0.5%组(18.60%)无显著差异。暗纹东方鲀幼鱼肠道组织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着菊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0.5%菊粉添加组肝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P < 0.01)高于其余处理组;0.5%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极显著(P < 0.01)高于0.25%和1%组;丙二醛含量随着菊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呈递减的趋势。因此,菊粉添加量以0.5%为宜,对暗纹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其消化酶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
2019, 54(5):719-726.DOI: 10.13859/j.cjz.201905013
摘要:为探讨不同盐度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经过30 d养殖,应用试剂盒检测了盐度0、10、20、30条件下胃、幽门盲囊及肠道中胃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活力,肝和肌肉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胃蛋白酶活力在0盐度组最高,4个盐度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同一盐度组,胃蛋白酶活性在胃组织中高于幽门盲囊和肠道。随着盐度的增加,胃组织的α-淀粉酶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幽门盲囊和肠道的α-淀粉酶活力则逐渐升高。胃组织中,0盐度组脂肪酶有较高活性,10盐度组脂肪酶活性最低,20和30盐度组酶活性逐渐升高,并在30盐度组达最大值,4个盐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 < 0.05);幽门盲囊中,脂肪酶活力随盐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肠组织中,0盐度和10盐度组脂肪酶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 > 0.05),20盐度和30盐度组增加显著(P < 0.05)。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0盐度组活性最高,随盐度变化,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上随盐度增高有上升趋势。0盐度组和30盐度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观测值都较高。在肌肉中,丙二醛含量在10盐度组达到较高值,随后盐度增加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显著(P > 0.05);总抗氧化能力含量也在10盐度组时达到最高值,其余组均下降。本研究认为,花鲈幼鱼不同消化酶活性所需的盐度条件各有差异,同时抗氧化系统能够响应不同的盐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