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

      2014, 49(5):657-665.DOI: 10.13859/j.cjz.201405004

      关键词:水深 冬芽 白鹤 小天鹅 东方白鹳 白琵鹭 鄱阳湖 沙湖 生态位
      摘要 (2729)HTML (0)PDF 1.48 M (3418)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 ~ 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 (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 (Ciconia boyciana) 和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 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 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的平均水深为 (124.2 ± 12.0) 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 (白鹤:Z = 11.96, 小天鹅:Z = 4.69, 东方白鹳:Z = 14.44, 白琵鹭:Z = 29.33, 所有P < 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 (觅食地水深: Z = 8.56, 冬芽生物量: Z = 2.93, 取食深度: Z = 14.69, 休息地水深: Z = 4.34, 所有P < 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 (Z = 0.6, P = 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 (觅食地水深: Z = 10.60; 取食深度: Z = 9.35; 休息地水深: Z = 8.47, 所有P < 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能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 东方白鹳粪便总DNA五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2022, 57(2):300-309.DOI: 10.13859/j.cjz.202202015

      关键词:东方白鹳;非损伤取样;DNA提取
      摘要 (660)HTML (0)PDF 3.31 M (1636)收藏

      摘要:本研究比较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粪便总DNA的5种提取方法,旨在为后续物种性别鉴定和DNA条形码鉴定提供合适的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TAB法)、十二烷基磺酸钠裂解法(SDS法)、Tiangen试剂盒法、Qiagen试剂盒法和异硫氰酸胍法(GuSCN法)对取自天津动物园的东方白鹳新鲜粪便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比较5种提取方法在不同水浴(破壁)时间条件下提取获得的DNA浓度和DNA纯度(A260/A280值),以及用于PCR扩增的稳定性。5种提取方法均可以从粪便中提取出基因组DNA,但会受到水浴(破壁)时间的影响,所提取的DNA质量是不同的。其中,GuSCN法提取效果最佳,SDS法提取效果较差。利用GuSCN法在水浴(破壁)时间1 h下提取的DNA可以成功地进行PCR扩增和物种鉴定。综上所述,GuSCN法是东方白鹳粪便总DNA提取方法中相对最为简便、高效、可靠且成本较低的提取方法。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