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模拟增加潜在巢捕食风险对2种鸟类雏鸟生长发育产生不同影响

      2023, 58(2):173-181.DOI: 10.13859/j.cjz.202302002

      关键词:巢捕食;模拟实验;雏鸟;Logistic;生长发育
      摘要 (203)HTML (0)PDF 333.85 K (1215)收藏

      摘要:捕食风险是影响鸟类生活史对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应对捕食风险,鸟类进化出多样的反捕食策略。为探究北热带石灰岩森林地区鸟类生长发育对高巢捕食风险的适应机制,本研究通过利用蛇类模型模拟巢捕食者,增加潜在巢捕食风险,设置实验组,将未放置蛇类模型的实验设置为对照组。测量育雏期内黄腹山鹪莺(Prinia flaviventris)雏鸟与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雏鸟每日的体重、跗跖长与翼长,分别比较分析黄腹山鹪莺雏鸟与红耳鹎雏鸟上述体型特征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对符合正态分布的各日龄雏鸟生长参数进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参数进行非参数检验(Wilcox秩和检验)并求均值,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包对雏鸟各日龄参数均值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比较各雏鸟相同生长参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的“S”发育曲线。结果显示,黄腹山鹪莺雏鸟在实验组的体重、跗跖长与翼长的渐近线分别占成鸟量度的71.57%、94.10%与55.29%,对照组分别占成鸟量度的78.05%、97.49%与55.67%,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育雏期分别为11.1 d与10.6 d。实验组和对照组黄腹山鹪莺雏鸟生长在第2日龄开始出现显著差异,体重、跗跖长与翼长在实验组的生长率分别为0.59、0.64与0.41,在对照组的生长率分别为0.64、0.57与0.47。红耳鹎雏鸟实验组体重、跗跖长与翼长的渐近线分别占成鸟量度的55.29%、97.70%与49.60%,对照组分别占成鸟量度的53.83%、99.73%与52.17%,在实验组和对照组育雏期分别为11.4 d与10.1 d。实验组和对照组红耳鹎雏鸟仅第7日龄体重和第8日龄跗跖长存在生长差异,体重、跗跖与翼在实验组的生长率分别为0.34、0.39与0.38,在对照组的生长率分别为0.70、0.59、0.55。研究表明,增加潜在的捕食风险能延长黄腹山鹪莺和红耳鹎的雏鸟发育期,实验组红耳鹎雏鸟各项生长特征在离巢时较对照组发育程度更高,但黄腹山鹪莺雏鸟的发育程度比正常捕食风险时更低。增加潜在巢捕食风险对黄腹山鹪莺和红耳鹎的雏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导致黄腹山鹪莺雏鸟与红耳鹎雏鸟的生长发育模式产生不同变化,这为了解捕食风险对鸟类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认识。

    • 除草剂丁草胺对常见稻田蜘蛛毒性的测定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008, 43(5):110-113.

      关键词:丁草胺 浸渍法 毒力 生长发育 蜘蛛
      摘要 (2626)HTML (0)PDF 208.39 K (4273)收藏

      摘要: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除草剂丁草胺对室内饲养的4种稻田蜘蛛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和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的毒力,以及对拟水狼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丁草胺对稻田蜘蛛有较强的杀伤力,丁草胺对4种蜘蛛半致死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拟环纹豹蛛>拟水狼蛛>锥腹肖蛸>食虫沟瘤蛛,食虫沟瘤蛛对丁草胺最敏感,LC50为9.61605mg/L。用2mg/L丁草胺溶液作为水源喂养的拟水狼蛛体重、雌雄性比(3∶2)、幼蛛成活率(43.4%)均远小于对照组,其3~6龄总历期延长了10d,经统计检验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丁草胺对蜘蛛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