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46(4):1-7.
摘要:通过磁珠富集法分离了乌鳢(Channa argus)和斑鳢(C.maculate)的微卫星DNA序列,根据这些微卫星DNA序列的两翼序列,采用Primer 3.0或Primer 5.0软件设计出乌鳢与斑鳢的微卫星引物各31对。用62对微卫星引物对乌鳢和斑鳢自交与杂交F1代的4个组合进行扩增,10对引物无扩增产物,其余52对引物中,均能在4个组合的鱼中扩增出条带的引物有49对。位点CHA16在乌鳢中呈多态,在斑鳢中呈单态;位点CHM23在乌鳢中呈单态,在斑鳢中呈现多态;另外,位点CHM24在乌鳢中呈单态,在斑鳢中没有扩增出条带。检测到乌鳢和斑鳢的差异位点22个,其中18个均可单独有效鉴定出F1子代的乌鳢、斑鳢及包括正交和反交在内的杂交鳢,其余4个位点也可以通过组合鉴定出F1子代的乌鳢、斑鳢及杂交鳢。但是,杂交鳢中正交组合和反交组合不能通过本研究开发的微卫星鉴别。
2010, 45(6):9-18.
摘要:对中国南方海域的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赤点石斑鱼(E.akaara)、橙点石斑鱼(E.bleekeri)及蜂巢石斑鱼(E.merra)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对9个微卫星DNA标记的基因型测定结果进行计算,发现这4个地理分布重叠且形态相似的石斑鱼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观测杂合度(Ho)及平均期望杂合度(He)的取值范围分别为(8.22±5.02)~(18.67±9.38)、(0.56±0.21)~(0.83±0.13)、(0.62±0.03)~(0.85±0.02)和(0.60±0.07)~(0.86±0.04)。经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验,除橙点石斑鱼外,其他3种鱼的微卫星DNA位点都基本符合平衡。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和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对这4种鱼重建的分子系统树均显示,青石斑鱼与赤点石斑鱼的亲缘关系较近。以微卫星DNA标记对所研究石斑鱼的全部个体进行贝叶斯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4个鱼物种之间的分化关系明确。